賈詠琛
摘 要 現今,建筑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導致大部分建筑企業發展艱難,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就顯得異常關鍵。如果建筑施工企業能夠有效結合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將十分有利于企業生存與發展。基于此,本文闡明內部審計、財務風險管理概述,以及兩者間的實際關聯,表明內部審計對財務風險管理的主要作用,然后提出幾點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施工企業 審計管理 財務風險管理
當今時代,建筑行業魚目混珠,雖然其中有很多有實力的企業,但現代社會發展速度極快,短時間就會出現數十家新興企業。它們在發展過程中會遭遇多種風險,一旦作出錯誤決策就會給企業造成巨大影響。為了正常發展,建筑企業就需要加強對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視。由于財務風險類型較多,若企業不利用內部審計作用對其展開全面管理,依然無法切實避免財務風險。以下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進行深層探析。
一、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概述
(一)內部審計概述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認為:可以將內部審計理解為一種完全獨立且客觀的咨詢與確認活動,主要作用為提高價值與改良組織。所謂內部審計,主要是通過規范方式或方法,針對財務風險管理進行評估與改良,促使組織能夠更加明確發展目標。如今,社會各類企業發展范圍與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內部運營及業務開展等也越發混亂,通過內部審計就能夠幫助企業各部門明確自身職責,在持續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提高企業自身價值。[1]
(二)財務風險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企業中所謂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在企業運營活動中,由于各種因素所形成的不可控風險,如投資、融資、回收資金等活動。雖然財務風險不可控因素較多,但如果沒有針對財務風險展開管理與預防,就會導致企業出現嚴重損失。[2]財務風險管理形成原因較多,以下針對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展開闡述:其一,主觀原因是指部分小型建筑施工企業在管理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過于老舊,在人員培訓上也不夠重視,最終導致大部分人員財務風險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容易發生疏忽,導致企業需要承擔財務風險。其二,客觀原因是現代市場情況變幻莫測。只要企業在資金周轉上出現問題,或自身管理意識與能力不足,就無法立即制定合理對策適應市場快速變化,最終導致企業內部形成財務風險。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中小型企業內部,最終導致其在市場發生變化時形成財務風險。
(三)兩者關聯探析
在現代建筑施工企業中,內部審計屬于獨立存在的客觀評價部門,在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屬于關鍵部分。通常,內部審計對財務風險管理而言屬于監督人,甚至還涵蓋了評估,并確保財務風險管理程序、確保評估結果準確度,針對財務風險報告與管理做出評估等多方面內容。如果將建筑施工企業整治重點看作財務風險管理,那么內部審計就屬于整個企業的政治監督部門。只有兩者都得到徹底整合,才可以為現代企業發展、管理與控制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加強自身管理,提高運營效率。[3]
二、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對財務風險管理的作用
(一)辨別企業財務風險
“風險”一詞本就含有“不確定性”之意,財務風險更是隱藏在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所有環節中。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定期針對企業整體經濟收益展開全面審計,還可以通過項目調查與審計針對企業項目展開審計,并在督促企業財務情況以及投資、融資過程中,通過全面審計找尋隱藏其中的財務風險,再通過專業知識與處理手段,針對財務風險實際情況做出詳細了解。這樣企業管理人員就能夠在第一時間針對財務風險制定防控對策,從而在徹底規避或降低風險影響的同時,為企業實際發展提供保障。通過內部審計,建筑施工企業能夠在流失大量資金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因此,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內部審計可以對財務風險起到辨別作用。
(二)引導財務風險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內部審計工作執行內容是由董事會或最高領導決定。這就促使內部審計在開展工作時,整個部門處于董事會與各個部門間。這個部門與其他部門完全不同,在審計工作中獨立性較強。通常,在內部審計部門中,所有員工都具備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等多方面專業知識,在確定財務風險對其展開全面管理時,內部審計員工可以參與其中,甚至能夠擔任風險規避決策協調者。此外,由于內部審計工作內容都是直接報給董事會或最高領導,這對財務風險管理而言就會起到引導作用,在決定管理策略時提供真實信息與數據,引導建筑施工企業針對財務風險展開有效管理。
(三)完善企業內部管理
內部審計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屬于獨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針對運營活動展開審計時,需要詳細核查運營情況、生產信息、財務數據等多方面內容。甚至會到活動現場實地勘察各方面數據,然后站在科學角度對審計內容展開客觀評估,最后通過績效分析找尋其中隱藏問題,之后就可以制定內部審計工作詳細報告。此外,內部審計還會監督相關企業或部門對審計結果的接納與改良情況,從而確保企業內部管理更加完善。
三、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策略
(一)降低企業承擔風險
對現代各類企業而言,若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發展空間與地位,就一定會遭遇各種風險,不可能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風險。當這種風險來臨之際,只要企業能夠及時制定合理對策,就能在企業承擔風險時起到降低作用。而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內部審計的工作職責,就是推動企業朝向發展目標靠近的同時,持續改良企業運營、發展等多方面條件,從而在大幅增加企業整體價值的同時,保證企業收益最大化。這就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做好自身工作,針對企業所有活動展開實時監管與督查,并針對企業財務風險制定預警機制,以企業內外真實信息與數據作為基礎,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全面核查,最后為企業財務提供安全數據。在核查信息數據時,管理人員能夠立即了解財務部分的詳細信息,一旦發展其中存有任何風險或即將面臨某種風險時,就會通過預警機制得到相應信號,促使企業上下針對風險制定規避措施,從而在根本上降低企業承擔風險。
(二)發揮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作用
當今經濟市場與環境越發混雜,建筑施工企業該怎樣在風險與機遇中合理規避所有風險,從而有效促進企業整體發展,對此,就需將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作用發揮出來。第一,建筑企業需要通過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仔細判斷企業目前運營中的所有活動,分析企業當下經營中是否存有財務風險,并明確企業在后續運營中會面對哪些財務風險。在此過程中,企業內部需要提供絕對支持,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準確數據與信息,保證內部審計能夠發揮出關鍵作用。第二,除內部審計核心工作外,還需定期針對企業活動展開監管,確保所有活動在運營階段不存在任何風險,從而在規避財務風險的同時降低企業損失。
(三)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員工的素質、能力與水平,可以直接對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效率、準確性等多方面造成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著重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首先,內部審計工作不僅需要員工具有審計與財務意識,還需要涵蓋經濟、法律等多方面專業知識,這樣在審計工作中就會更加全面地去看待財務風險。對此,企業需要定期組織內部審計員工進行交流學習。在此環節中,可以與其他企業相互合作,讓企業內部審計員工到其他企業中與內部審計員工相互交流,在交流工作或相關知識時,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素質。其次,內部審計工作涵蓋內容較多,需要與企業各方面相互結合。對此,企業可以在內部審計領域聘請專業人士,這樣專業人士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就會為其他員工起到示范作用,引領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提高整體素質,而且還能在減少建筑施工企業管理資金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內部審計效率。最后,21世紀,人才最重要,只有企業內部人才濟濟,才可以推動建筑施工企業朝向良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在當地挑選一所有建筑專業的高質量學校進行合作。企業讓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實習,學校讓企業員工進入學校繼續學習。這樣,學生在提前掌握工作經驗與知識后,畢業后就可以直接投入此建筑施工企業工作中,員工也可以在繼續學習中使專業知識得到鞏固,促使學校與企業實現雙贏,從而切實提高內部審計員工整體素質。
(四)確保內部審計獨立
內部審計得以在建筑施工企業開展的關鍵基礎,就是需要確保內部審計完全獨立。只有當內部審計部門在工作之中完全保持獨立,才可以更加客觀、如實地開展內部審計,最后所得結果才可以十分公平、公正。站在現代建筑施工企業角度而言,如今,大部分企業內部審計內容與流程各不相同,部分大型或上市企業在內部不僅開設內部審計工作部門,也會定期邀請審計委員會到內部審計部門中提供指導。但是,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中僅有內部審計部門,而且此部門通常直接由董事會或理事會統一管理。這就更需要在確保內部審計獨立的同時,提前對內部審計部門進行標準定位,無論部門員工還是委員會人員,都需要規避管理人員或財務管理人員參與其中;內部審計工作報告與結果也需要直接上交給董事會或管理層,從而在真正意義上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完全獨立。在進行內部審計時,不可以讓管理或財務兩部門的相關人員加入,確保內部審計工作過程、報告以及結果的準確性與客觀性,從而在保證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完全獨立的同時,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風險準確數據。
(五)妥善處理部門關系
若想切實發揮內部審計作用,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就一定要妥善處理部門間的關系,適當加強部門間的交流與協調,這對內部審計工作而言十分關鍵。當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開展日常工作時,一定要和其他部門保持良好關系,尤其是和財務部門之間更需保持緊密交流。只有內部審計與財務部門間關系密切,審計工作才能在第一時間收集財務信息數據。當內部審計部門開展工作前三天,就需給相關部門或員工下發通知書,如果需要進行突擊審計等特殊情況,可以在開始審計工作前下發指數。當各個部門接收到通知書時,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為內部審計提供全面支持與配合。除此之外,企業若想適當提高內部審計效率,更需在工作之中與外部審計部門保持交流,合理通過外部審計工作過程與結果擬定交流報告。這樣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范圍就會得以確定,從而在提升審計效率的同時規避財務風險。
(六)健全內部審計內容
建筑施工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審計內容。首先,需要將以往財務支出與收入審計內容,變成內部管理、控制等多方面審計內容,促使內部審計工作內容更加多元化。而且在針對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審計后,就能夠根據企業發展情況提出相應建議,引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更加完善,從而有效提高企業運營與發展效率。其次,需要將以往排查錯誤糾正弊端審計內容,變成企業管理風險評估內容。針對建筑施工企業運營資金運轉、債務問題、盈虧信息等多方面進行審計管理與全面評估;并隨之將評估過程與結果制成內容審計報告交給管理人員,這樣就能在其中立即找出隱藏在企業中的財務風險,并對其展開有效處理。最后,需要對企業財務部門起到規范作用,在審計收益、成本時,鞭策財務部門工作針對資金、成本等多方面展開有效管理,從而在提高財務會計整體效率與質量的同時,促使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部門限制制度有所提高,切實將財務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
四、結語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要想生存并發展,都需要承擔相關風險,這種風險與利益處于并存關系。只要企業有效規避所有風險,就能在確保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推動企業良好發展,但這需要企業對內部審計進行全面了解與合理利用。企業利用內部審計降低企業承擔風險,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確保內部審計獨立等,從而在確保企業發展與決策準確的同時,在根本上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并以此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理問題,對企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為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國際工程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國敬.內部審計在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8(12):126.
[2] 虞塘.風險導向審計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40(Z):53-54.
[3] 莫堯,盧毅.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8):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