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秋 (江西師范大學)
京歌給歌曲加入了京劇音樂元素,它是在京劇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進和革新,同時也為當代歌曲的做了補充和發展。京歌所體現的情緒大多是情意綿綿,又不失大氣磅礴。讓人一聽到此音樂,就感覺回味無窮,余音繞梁。京歌的演唱采取了京劇的唱腔、曲調、板式等,再加上一些當代音樂元素而構成的一種音樂體裁。一般來說,它的表演形式有獨唱、合唱和歌伴舞等。正因為如此,這首大氣的歌曲《我愛你中國》再配上京歌這個體裁,能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京歌的例子,如:《故鄉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梅蘭芳》、《好大一棵樹》等。
電影《海外赤子》首映于1979年,本文所要論述的作品《我愛你中國》就是該影片中的一部插曲,歌曲由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影片講述了在改革開放后不久,從異國他鄉回到中國的華人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拍攝下了這部反映愛國華僑心系祖國的影片。《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把華僑們對祖國的思念與眷戀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只要聽到這首歌,不管你在哪里,都能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都涌現出對祖國深深的愛。
京歌《我愛你中國》,是由曲京、陳毓滿在原曲的基礎之上進行改編,加入了京劇音樂元素創作而成的作品,由9歲的小女孩徐貝涵于2017年通過江蘇衛視《歌聲的翅膀》第八期的舞臺呈現給大家。
京歌《我愛你中國》是傳統京劇與當代創作手法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演唱這首作品會有它獨特的技巧與方法,不僅與傳統的京劇不同,又在行腔和韻味等方面與當代民族聲樂相區別。
語言對歌唱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它是歌唱的基礎。有一句話來自明代的魏良輔先生:“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為二絕,板正為三絕。”他把“字清”列為三絕之首,而字正腔圓,以字行腔,不僅是我國戲曲與民族聲樂的訓練方法,也是國內聲樂教學中重要的學術思想。
因此,想要演唱好這首作品,必須在咬字行腔方面做一些突破。加入了京劇音樂元素后,如何做到以字行腔,這就要求我們在演唱時,在處理字的歸韻上,不要把字的字頭唱得過長,而字腹卻唱的很短。我們應該做到一開口就由字頭轉到字腹,然后以字腹行腔到收韻,這樣做不僅能達到吐字清晰的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出京劇寬亮、飽滿的特點。
如例1所示,此處的“甜”字,不能把“ti”的音值拖的太長,而應當一開口就把字的歸韻落到“an”上。
例1:
京歌《我愛你中國》為E大調,4/4拍、2/4拍、3/4拍交替拍子,且速度稍慢,節奏較自由,細膩婉轉,圓潤流暢。這首作品以京劇西皮調式為主調,“西皮”的特點是旋律以跳進為主,其曲調歡快,唱腔剛勁有力,適合表現愉悅、堅定、憤激的情緒。這首作品又是西皮板式中的慢板,西皮慢板的特點實質上是指,在原板的基礎上,加入擴展、加花、延伸等手法而形成的板式。因此,在演唱過程中就對京歌韻味的把握就較為嚴格,歌詞與旋律相結合,在詞、曲的處理上,最重要的就是旋律加花的處理。
如例2所示,有很多旋律加花,在演唱時如何把京劇中細膩婉轉的韻味體現出來,要求我們要把旋律中出現的音符都唱清楚,不能含糊過去。但同時,也不能為了演唱好每一個音符,而忽視了旋律中的重音。
例2:
如例3所示,在第一句“啊”的長音“si”的最后出現了一個下滑音,在演唱時要求演唱者能夠收放自如地表現出來,此處體現了京劇獨特的神韻與精髓。同時,這兩句“啊…”,不僅要拖滿4/4拍的兩個小節,還有多處大跳,要求在演唱過程中不僅要提前做好唱高音的準備,還要保持氣息的流暢。
例3:
這首京歌《我愛你中國》,由瞿琮、曲京共同完成,主題非常的鮮明,在演唱時如何把握好情感的度,這是關鍵。這首聲樂歌曲共四段,第一段為引子,第二段是主體部分,第三段是插部,第四段為主題的變化再現。由此可見,在演唱這首歌曲時,音樂是一層層的推進,情緒也是一步步的變得濃烈,而不是一下子全部都傾瀉出來。尤其是到了歌曲的最后一個部分,作者將音區也提高了一個八度,在高音上結束全曲,這時候情緒達到最高潮,將作品中蘊含的全部情感表達出來。這種層層推進的處理,對我們在聲樂演唱中有極高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對情感的處理具有很好的把控能力。
這首歌曲,是一首非常濃郁想要表達愛國之情的歌曲,與改編前的原曲相比,這首改編后的版本中間插入了一段《歌唱祖國》的曲調與歌詞,表達出人們對國家繁榮富強的美好愿望。因此演唱者在演唱這首作品時,應該把作品中這種十分濃郁的對祖國的愛表達出來;同時也不能表現的過于夸張,因為從歌詞上看,作者的感情是委婉、深沉、而又內在的,使用了各種比喻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就要求我們在表演時必須做到張弛有度。只有較好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把握好作品的風格,才能在演唱時達到這首作品對于舞臺表現力的要求。
綜上所述,這首京歌《我愛你中國》,在曲京、陳毓滿的改編后以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本文是以對這首作品的演唱特色和情感表現的剖析為中心來撰寫的一篇論文,通過這一次的總結,可以看出,想要準確的完成一個作品,無論是演唱還是演奏,都需要深入了解該作品,才能夠抓住作品的特色,才能把握住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再結合自身特點,才能夠將作品詮釋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