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 要
團隊導向教學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學生的素質提升為根本動力。通過團隊導向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探索,對團隊導向教學的內涵、理論依據(jù)進行分析,并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比較,對基于團隊導向模式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特點進行重點闡述。
關鍵詞
模擬電子技術;團隊導向;自主學習;互教互學
中圖分類號: G642.4;TN710-4?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0 . 43
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是電子信息、自動化、測量技術與儀器等專業(yè)的基礎課程。目前大多院校還是以傳統(tǒng)的授課為基礎進行學習,導致這門課程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很難,難在概念抽象、原理復雜,初次接觸感覺無從下手。但這門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又有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何讓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就能較快地入門,能保持較高的效率進行學習,并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其教學模式進行了許多探索[1-3],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有關于團隊導向教學模式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探索很少,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再以教師為主體,而是以團隊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挖掘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發(fā)揮學生自主性,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團隊配合意識。
1 團隊導向教學的內涵
團隊導向教學的教學模式最初是主要用于解決學生人數(shù)增加的情況,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在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了以學生團隊為核心導向的基礎教學模式[4],并在美歐發(fā)達國家的醫(yī)學等課程教學中逐步地推廣應用,近些年,隨著這種教學模式不斷地發(fā)展,其在不同的學課教育中得到了應用。
團隊導向教學過程通過設計多樣的課程形式, 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組建學習實踐小組,明確任務分工,針對課程知識點進行討論學習,并完成課程實踐任務。學生通過團隊協(xié)作來解決課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角色轉換完成互學互教型的學習模式。 這種教學方式,在老師的引導下,著重發(fā)展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團隊形式消化學習基礎知識,同時關注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實現(xiàn)基礎理論與實踐能力雙重培養(yǎng),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交際表達能力。
2 基于團隊導向的教學框架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在電路原理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引入了非線性元器件組成了新的電路形式。由于這門課程有很多較難的電路概念,對于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大困擾。尤其是學生單方面接受老師的課堂教學后,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電路原理和概念,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制造了更多的障礙。
團隊導向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團隊為基礎,主動開展課程中各單元重要概念的學習,通過“個人預習—團隊互學互驗—團隊互教” 三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以及實踐應用,確保“課前—課堂—課后”學習的連貫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在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中,在老師的初步引導下,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該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點測驗,并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小組學習討論,總結知識難點,再以團隊為基礎,學生輪流進行講解互教,由老師評估學生學習以及講解情況,對小組討論進行及時反饋,并結合實際問題進行點評。其教學框架如圖1所示。
3 基于團隊導向的教學方法設計
團隊導向教學過程中,先由老師指定學生預學習的章節(jié)內容,學生準備講解材料并進行準備度測試,再通過團隊討論的形式將所學知識應用在解決實踐問題上。針對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整個教學模式的進行過程可從分為兩個階段: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
3.1 準備階段
3.1.1 教學總綱設計
根據(jù)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對各個章節(jié)的教學進行設計,給出教學指導大綱。首先把模擬電路技術這門課程各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設定,針對章節(jié)知識點為學生準備自主預習的內容,例如半導體的章節(jié)學習,可以先給學生準備一些參考資料,讓學生自己查找其產(chǎn)生、作用以及發(fā)展過程;其次老師要結合章節(jié)知識點以及參考資料,制定學生準備度測試題,發(fā)現(xiàn)學生預學習的問題;最后要認真準備學生在課堂上要討論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應用進行實踐練習。
3.1.2 團隊的確立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團隊導向的一個核心部分,要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確定團隊的組成結構,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充分發(fā)揮團隊導向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團隊確立過程中要關注以下幾個要素:團隊凝聚力、小組成員任務分配、成員的穩(wěn)定性。例如在對基本放大電路的教學中,可以在基本參數(shù)學習討論后給團隊成員分配不同的基本電路學習任務,最后通過小組討論達成總的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保證團隊協(xié)作的高效性。
3.1.3 測評方案設計。
這一部分涉及兩個方面,個人測評和團隊測評。個人測評包括平時的預習準備度測試、個人平時表現(xiàn)得分以及期末的考試成績;團隊測評主要包括平時團隊表現(xiàn)得分、團隊測驗成績、小組成員互評。例如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除了對電子技術知識點的考核外,還要進行團隊電路實踐考核,小組成員評價等,各個團隊成員根據(jù)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成員參與度、活躍度、貢獻量等多方面進行等級評價。
3.2 實施階段
3.2.1 自主預習階段
自主預習階段就是學生根據(jù)指導資料自主學習新的章節(jié)內容。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是這個階段的重點,自主預習不是簡單的看書學知識,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習內容進行引導,使得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同時學生在這個階段要嘗試對章節(jié)內容的自我探索和拓展,并對內容進行總結,將知識內容進行分類,并為小組討論以及后期的互教環(huán)節(jié)進行準備。
3.2.2 團隊互學互驗階段
首先學生要完成預學習準備度測試,重點關注基本知識點的了解程度,從而分析學生的預習情況。其次是把學生準備度測試情況分到每個團隊小組中,小組成員相互討論測試結果,并進行團隊成員間的互測,強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整理出小組的知識概念難點和問題,例如哪些電路中的元件是以前接觸過的,哪些是新的,作用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等。然后學生可以根據(jù)小組討論結果向老師進行匯報,并提出團隊的疑問。最后由老師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綜合指導,及時反饋學生團隊的問題。例如根據(jù)全體小組情況進行整體講解或者對不同小組進行分別答疑。
3.2.3 團隊互教互動階段
在這個階段學生重點關注的是如何把所學所準備的基礎知識點與實踐活動進行結合,有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踐環(huán)節(jié)和互教環(huán)節(jié)。首先學生需要實際運用模擬電子技術中的概念來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要積極參與實踐過程,并認真記錄整個過程,對結果進行分析。其次是各個團隊間的互動,各個小組選出團隊代表與班級中其他團隊進行交流討論,并演示自己的分析結果。另外小組可以選代表進行互教,轉換教學角色,由學生來進行知識的講解,并回答其他小組的問題。例如在模擬電子技術的電路圖分析過程中,可選派團隊代表進行演示講解,分析電路的關鍵參數(shù),電路的原理以及組成的原則等。最后由老師總結該部分學習的整體情況,并對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
4 結語
通過團隊導向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在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互相討論,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引起整個團隊的良性合作,從而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團隊導向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所有知識點的學習,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多方式靈活教學,從而提高整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貞凱,王敏,陸南,et al.工程認證背景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19,97(01):133-135.
[2]于軍.基于CDIO 模式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4,8:129-131.
[3]宋艷.基于項目驅動式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3(9):204-204.
[4]胡兆華,艾文兵,簡道林.TBL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及其在我國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和前景[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