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艷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教師在德育方面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班主任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可以實施激勵制度,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诖耍槍σ詣谳o德下小學德育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刻的探討,目的是讓學生在鍛煉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這對學生未來發展裨益良多。
關鍵詞:以勞輔德;小學德育;對策
德國的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蓖ㄟ^教育學家的觀點,可以結合小學生成長的特點,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以及肯定,促進班級多元化的評價、授課等模式的教學,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精神上的愉悅,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自信,進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使教師能夠有效地實施班級的激勵管理制度?;诖?,針對以勞輔德下小學德育的有效策略進行以下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一、勞動技能對德育的促進作用
(一)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勞動教育可以使學生建立勞動創造世界的基本觀點,使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勞動觀點和勞動方式,正確地認識自然、社會。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不斷認識生產力以及勞動工具的進一步變化,逐漸樹立所有的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念,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不斷感受世界的奧妙。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生觀是人們對待人生目標、人生態度的基本觀點。所以,人生觀和價值觀之間具有緊密相連的關系,在進行勞動技能的教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體會勞動成果帶來的喜悅感,這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勞動成果對他人和社會所作的貢獻,學生通過勞動獲得的成果就可以為社會貢獻,使學生可以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因此,教師對學生展開勞動教育,可以進一步帶領學生以科學的視角體會世界觀,進而正確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創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以勞輔德下小學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德育的基本體系
完善并且規范的制度能夠保證小學德育工作更加順利地進行。小學生處于成長的初期階段,他們都具有不穩定性。所以,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應該創建更加完善的德育制度,還要更加嚴格地要求學生遵守德育教師的基本制度,使得小學生都可以在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之內行事,不斷嚴格要求自己,使學生可以成為符合社會要求、遵守社會規則的社會公民。例如,除了處理一些日常的《中小學德育規程》等基本的德育規章制度之外,教師開展的德育還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情況。如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基本情況制定德育規章。比如,在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德育;利用日常的班會展開講衛生、愛勞動的德育,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基本意識。另外,教師在發現學生出現任何的不良行為時,應該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讓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及時改正。這樣做便可以切實保障小學德育的質量。
(二)重視勞動和德育的結合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可以充分體現出教育中尊重學生的這一深刻概念,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并且還要關注學生內心真正的需求。新時期的小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可能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新奇的,所以,傳統的德育方式對他們來說并不適用。所以,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勞動教育進行德育的具體教學。比如,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清理籃球場地,清理完成之后再進行籃球運動的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清理的運動場地就會更加珍惜,并且還不允許他人隨意破壞,這就是勞動的魅力,付出了辛苦就不想被輕易破壞。這時,教師可以不經意間講解一些保護環境、不亂丟棄垃圾的事例,讓學生產生一種感同身受的思維,進一步提醒學生要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這樣就在無形之中對學生進行了德育。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教育過程中,運用激勵理論可以有效地改善原有的過于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使得對小學生的管理更加先進。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對癥下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另外,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以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發揮其作用。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樹立信心,站在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所需的高度,將德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機結合,在勞動之中滲透德育,進而達到以勞輔德的小學德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肖映雪.淺談勞動技能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促進作用[J].教育探索,2000(12):25-26.
[2]肖映雪.淺談勞動技能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促進作用[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1999(4):3-5.
[3]張守亮.新課程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57.
注: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119)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