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瑩
摘 要:隨著我國數字化信息的飛速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教育的形式也正逐步發生著改變。以“身高與腳長關系”的教學實踐為例,深入探討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通過對多媒體以及軟件的綜合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發現、分析、探索、研究,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軟件應用;身高與腳長
一、多媒體教學,讓課堂豐富多彩
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過程。
(一)營造研究氛圍,引導深入探究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研究氛圍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上。在上“身高與腳長的秘密”這節課時我采用語音播報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來呈現這則案件報道。為了讓學生更加融入案件的氛圍,我在語音播報前添加了《今日說法》的片頭曲。果然,當學生聽到這個音樂的時候一下子沉寂下來,認真傾聽播音員講述著案件的經過。好的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課堂專注力。
(二)翻轉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么合理地分配課堂時間則顯得尤為重要!既然是探究身高與腳長的關系,那么肯定要測量身高與腳長。一節課只有40分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花時間講解測量身高與腳長該如何操作,那么課堂上學生研究的時間就會縮短。我專門拍攝了一段微視頻講解了測量過程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課前通過自學微視頻測一下父母的相關數據。用視頻講解測量的操作流程有幾點好處:(1)通過拍攝測量的視頻,使學生清晰地了解測量的全過程。(2)細節處,可通過視頻局部放大,讓學生能更仔細地觀察到。(3)課前自學,節約課堂時間,可反復觀看。
通過自學微視頻,學生不僅掌握了身高和腳長的測量方法,還付諸實踐,測量出父母的身高和腳長,為本節課進一步探究身高與腳長之間的關系,提供數據基礎。
(三)拓展知識,拓寬學生視野
在算出全班學生身高與腳長的比值之后,我出示了下面這則信息:2019年3月31日下午15:16分,湯老師在學校的菜園發現有學生在給蔬菜施肥,學生在發現有老師之后迅速離開現場,只在菜地里留下一串運動鞋鞋印。經湯老師描述,此名學生很可能是六年級的學生。鞋印經過測量為26 cm,你能幫助湯老師算出該生的身高大約是多少嗎?
通過之前的探究我們了解了身高與腳長之間的比值大概是多少,可是鞋印該怎么算呢?因此,請警察叔叔給孩子們錄了一段視頻,講解了運動鞋鞋印與身高之間的關系。
二、軟件應用,提高課堂效率
(一)在線共享文檔,資源實時共享
在研究本班身高與腳長的關系時,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小組成員的身高與腳長。在前幾次試上時,是讓全班學生6人為一組進行測量并填寫表格。為了節約時間,同時提高計算正確率,每組配備一個計算器,用于計算比值。接著請每組組長匯報本組成員身高與腳長的比值情況(只讀數據,不說名字),按照組序依次進行。同時在全班選取一名學生,在組長匯報的同時,把數據輸入Excel表格。
不論是組長匯報還是學生錄入數據,都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在后期我運用了“金山文檔”這一程序來替代我之前設計的學生匯報、錄入這一環節。“金山文檔”是一個可供多人實時在線查看和編輯的程序。當創建者生成文檔鏈接后,其他人即可通過鏈接實時查看或編輯。多人可同時在線修改,實時保存。因為它是WPS旗下的,因此可直接編輯Office文件不需要轉換格式流程,且與WPS電腦版、WPS手機版無縫整合,隨時切換。
因此,我直接把繪制好的表格生成鏈接分享到班級群里。每組配備一臺Ipad,學生通過點擊鏈接把測好的數據直接在表格中進行填寫,這時學生只需填寫前2項。全部輸入完畢后,無須匯總,直接在大屏幕上呈現全班數據。
(二)巧用Excel,快速整理信息
前期我是讓每個小組先用計算器算出組員身高與腳長的比值,再通過組長直接匯報比值大小,從而匯總出全班的比值數據。用計算器計算雖然與學生筆算相比,時間節約不少,但仍花費了時間且按鍵有時也存在錯誤,需要復查。
因此,后期我直接利用學生匯總好的“金山問道”導出到Excel表格。利用公式計算出身高與腳長的比值,再利用填充柄下拉,得到全班的比值數據。不僅提高了計算正確率,同時還節省出一部分時間,為之后的進一步探究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
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數據,學生能夠發現不同人的身高與腳長的比值不完全相等。比值雖然不同,但都很接近。所以教師緊接著引導學生:正因為它們的比值都很接近,所以我們才能根據人的腳長去估測身高,但由于人的比例都不同,我們應該用哪個數據去估測同學們的身高才比較合理呢?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去掉最大值、最小值取平均數。眾所周知,30多個數據,如果光憑借眼睛是無法迅速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但是Excel中的排序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選中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外,利用Excel中的公式求平均數,拉出我們想要的平均值,從而證實學生剛開始的猜想。
總而言之,在課堂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能濃縮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適應現代信息化社會,緊跟時代步伐!
參考文獻:
[1]孟楠.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0(40):165.
[2]張海英.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15.
[3]陸高原.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組織學生活動:以“1 mol氣體體積測定的再研究”課堂教學為例[J].化學教學,2020(3):45-49.
[4]霍清平.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的觀念更新與理論思考[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9(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