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問題高度關注,同時,結合最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從而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體驗,這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升學習效率非常有利。從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入手,主要分析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英語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英語素質,需要針對目前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展開深入探究。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雖然不少英語教師已經基于學科教學改革目標制訂了全新的教學方案,也通過努力學習掌握了一些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仍然難以將新思想和新方法有效應用起來。具體而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
在課堂上,教師仍然只注重知識講解,要求學生做筆記和快速記憶,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問題和參與課堂交流討論的機會,這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十分不利。
2.教學形式過于刻板
教師的授課方式沿襲舊有的“說教+板書”,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對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授課效率。
二、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1.利用互動性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以此引導學生大膽開口,促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對此,教師可以基于互動性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例如,在講解“Whats the matter”單元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圍繞文本主題內容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和討論。在此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圍繞文本內容展開角色扮演,以此增強課堂趣味性,同時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2.利用多媒體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教師不能只圍繞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而是需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合理引入課外內容,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如此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視野拓展的目標,而且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例如,在圍繞“Food and restaurants”單元內容展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其他國家的飲食和文化,使學生形成對他國文化的初步了解,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點。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能夠給學生呈現豐富多樣的內容,彌補教材缺失的部分,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深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3.利用問題式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問題式教學強調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后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和個人理解,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學生的思維能夠被有效激發,這對于他們思維品質的形成非常有利。對此,教師應該將問題化教學策略引入課堂,有效打破以往的課堂沉默,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例如,在講授“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單元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圍繞文本課題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假期經歷談一談假期體驗。同時,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思考與假期相關的其他問題,讓學生基于假期聯想其他的畫面,如燒烤、露營之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4.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當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時,他們的學科綜合素質自然就可以得到提升。在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交流和討論環節,從而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Im watching TV”單元知識點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自己在家中看電視的生活經歷展開講述,同時,用英語向學生提問,要求學生借助所學知識分析和回答問題。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于學習,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不斷發展。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同時利用互動性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利用多媒體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利用問題式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此幫助學生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遠鵠,牛麗娟.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四維目標下初中英語寫作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8(16):106.
[2]張艷,盧慶廣.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3):106-108.
[3]章曉燕.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初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20(17):126-128.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