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粉艷
摘 要:首先明確口語交際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狀況,從組織辯論會、情境教學、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宜內容四個方面開展農村初中語文課堂口語交際訓練。
關鍵詞:農村教育;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訓練
與城市同齡學生相比,農村初中生所處環境差異顯著,在性格、視野方面的發展受到限制,相對于口語訓練,更加注重應試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多表現為不敢說、羞于表達甚至不愿意說。為此,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縮短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的差距。
一、在農村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
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技能,有助于學生塑造健全優質的人格魅力,在學校、職場中都能夠游刃有余。目前,城市教育開始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并針對實際教育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明確口語交際訓練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之下,農村教育在教學資源和教學理念上都相對落后,多數地區依然面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難以開展的問題,教師不重視語文課堂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分析事物的角度都受到了限制[1]。為此,教育部門應在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中普及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在農村初中語文課堂創新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對策
(一)組織辯論賽,鍛煉學生口才
辯論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辯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展現自身表現欲望,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辯論中。而且,辯論需要豐富的知識點來支撐論點、論據,學生為了在辯論中取勝,會自主選擇多種渠道進行相關材料的收集,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性。語文教師應針對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辯題,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引導不善言辭的學生參與辯論,進而鍛煉學生口才,強化其心理素質。例如,某農村語文教師以“如何看待中學生的勤工儉學”為題組織辯論賽,將學生劃分為正反方,幫助其確定辯論方向,給予其充足的時間收集資料,并將辯論的全過程以視頻的形式記錄,在課間于教室內反復播放,學生會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之后的辯論中進行調整,鼓勵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有理有據地反駁對方觀點,從而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二)創設具體情境,開展口語教學
口語交際訓練與一般語文教學不同,其實操性較強,需要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完成,但大部分學生羞于表達,可以創設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自由展開交流。另外,在構建情境的過程中,應該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的交流欲望,更好地完成口語交際訓練。以部編版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教師可以營造一個旅游的氛圍,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介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導游”,另一組扮演“游客”,通過課前預習,“導游”可以從場景、特點、人物、環境等多個角度向“游客”介紹,而“游客”可以及時對介紹中的錯誤提出異議,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實現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三)明確口語交際訓練目標
口語交際訓練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邏輯,但錯誤的開展方式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訓練之前,首先要明確其教學目標。新課標中規定的口語教學訓練目標為:學生能夠在不同情境下,理解具有爭議性的閱讀文本,并且可以針對爭議性話題有理有據地表達自身看法[2]。語文教師要堅持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其內容進行逐一細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對象意識,能夠靈活地使用理論依據去證明觀點,并在訓練中形成鮮明的語言風格。同時,學生要能夠理解對方陳述的觀點,明確二者在觀點上的異同,捕捉對方話語中的重要信息,并思考對策回應對方觀點,適時穿插內容評價,形成完整的語言邏輯體系,使自身所表達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四)因材施教開展口語交際訓練
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因材施教,熟悉部編版教材中的每一章節內容,并能夠針對性地制定口語交際訓練教學目標,將教材內容和口語交際訓練緊密相連,形成初步的一致性。同時,要注意口語交際訓練和寫作訓練相結合,對反應速度慢、羞于表達的學生,可以鼓勵其將想要說的話寫出來,并大膽朗讀,注意切忌站在高姿態對學生施壓,對其造成心理傷害。針對活潑好動、表現欲望強的學生,可以開展口語交際技巧的針對性訓練,注意表達方式和地點,確保口語交際訓練發揮其真正價值。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是提高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作為農村語文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農村學生的特殊性,并針對其實際情況開展口語交際訓練,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話,樹立清晰的邏輯思維,有助于其在未來職業發展中獲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媛媛.淺談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與寫作的整合教學[J].才智,2019(21):38.
[2]李沖霞.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口語交際教學研究[J].才智,2019(17):17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