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艷
摘 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能夠增強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的效用。基于此,詳細闡述利用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通過地理知識講解培養學生品德素養、優化教學模式實現自覺紀律德育、充分挖掘教材內的德育元素、做好德育知識的延伸講解這幾種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德育;品德素養
德育是指為培養學生品德而展開的針對性教學工作,其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自覺紀律教育、科學世界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通過將德育滲透到初中地理教學中,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優化發展。因此,教師應深入分析德育滲透方法,以積極尋求優質的地理教學模式,強化地理教學在德育方面的作用。
一、利用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教學活動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主體性教學模式,其在德育的視域下,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有助于提高學生認知、學習良好道德、品德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主體道德素質的發展。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將教學活動作為連接學科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紐帶,能夠使學生通過主觀的行為來探究、認知、認可德育內容,達到良好的德育滲透效果。以部編版初中地理“匱乏的水資源”一課的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課程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主調查教學活動,要求其通過詢問家長、自主上網查閱資料,來收集我國水資源匱乏問題的信息,并歸納出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及后果,使其能夠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形成節約用水這一公德意識,基于此引導其養成節約用水這一社會公德行為習慣,實現德育的滲透。
二、通過講解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品德素養
在德育中,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培養是重點內容,其主要是指主體對科學世界的認知、判斷、反應與思考,教師通過傳授學生科學合理的認知邏輯,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使其可以準確地理解抽象于生活世界的科學世界,促進其形成符合社會環境發展的科學素養,以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需改變傳統的陳述式知識講解模式,注重知識點形成過程思路、邏輯的講解,幫助學生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理解、探究思維框架,使其形成成熟、正確、科學的理解思路,并具備從生活世界中抽象出科學理論的能力,確保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理解各類科學現象,形成理性思考的習慣,最終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實現科學品德素養培養。
三、優化教學模式,實現自覺紀律德育
在德育中,活動德育模式是一種常見的德育模式,該模式側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活動行為,即使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夠保持在社會公德約束以及自我約束等范圍內,能夠起到培養學生自覺紀律性的作用,有益于其未來的終身發展。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學生主體教學模式,來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使教育工作聚焦在學生的自主活動行為上,以幫助其逐步樹立自覺、自律意識,達到自覺紀律德育培養的目的。以翻轉課堂這一最具代表性的學生主體教學模式為例,教師需先錄制好教學短視頻,并在視頻末尾提出問題再在課上發給學生,要求其進行自學。等學生自學完畢后,再讓其圍繞視頻中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并以問題引導其開展自主探究,幫助其養成自律意識,實現了德育的滲透,有助于初中地理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充分挖掘教材內的德育元素
在我國教育發展早期,毛澤東同志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就曾提出,受教育人員的德育、智育、體育都應在其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由此可以看出,一直以來滲透德育都是我國教育方針中的重點內容。因此,在當前所有學科教材內容的編制中,編撰人員均融入了大量的德育元素,為教師滲透德育提供文本資源。基于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教材德育元素的挖掘工作,并以此為起點進行德育滲透,以豐富學生的德育知識積累,增強地理教學的效果。以愛國主義這一德育元素為例,在部編版的初中地理教材內容中包含了眾多對我國環境的介紹,如“從世界看中國”“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等,其所占篇幅在一冊書的量以上,其中,我國的地理優勢、資源環境優勢等教材內容元素,均能夠讓學生領略到我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懷,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具體地闡釋上述元素,可以有效落實愛國主義德育的滲透,提高地理教學效果[1]。
五、做好德育知識的延伸講解
延伸講解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在該環節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將其放置在課堂教學的末尾,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將德育元素設置在延伸講解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其知識面,而且能夠增強德育知識滲透的靈活性,提高地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效果。此外,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現狀以及知識、情感接受能力,規劃相應的延伸講解方法,以增強內容講解的感染力及地理德育的有效性[2]。
綜上所述,做好地理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有助于學生終身的良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基于德育的地理教學方法可以實現主體道德素質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增強學生的自律自覺意識,提高教材內容的利用率,優化講解環節的效果,從而全面提升地理教學工作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湯琪,劉智.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36(2):71-74.
[2]李遠航,郭志永,姬璐璐.初中地理教學中德育滲透路徑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8,5(27):358-359.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