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摘 要:兒童繪本內容豐富,表現手法生動,符合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接受能力,結合繪本展開信息技術活動,能不斷激發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和創造力,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繪本;信息技術教學;活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打破教材資源的限制,積極拓展新的資源,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資源引導下,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一直以來,兒童繪本以其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表現手法深受學生的喜愛,是最適合在小學階段閱讀的圖畫讀物。基于此,筆者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活動開展中嘗試將繪本資源引入其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其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解決新知問題,理解新知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一、創設繪本情境,提升學習興趣
兒童繪本材料色彩鮮艷,畫面形象,文字簡潔,簡單的幾張圖就將故事表達得淋漓盡致,在信息技術教學導入過程中有效運用繪本故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提升。
【教學片段】師:今天我們欣賞的繪本故事是《兔子和胡蘿卜》。故事里小黑兔很善良,盡管受到大家的冷落,可他還是在為同伴們努力著,通過這節課我們一起學好本領,去幫助他們一起種滿胡蘿卜。
【設計意圖】片段選自《復制與變換》一課,三年級的學生思考問題多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技能、知識點融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中,繪本材料角色形象,生動有趣,可以讓孩子們與故事角色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
二、品味繪本美感,突破課堂難點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高,更側重于形象思維,尤其是一些難懂的原理,語言解釋無力,繪本則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簡潔地講述每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與之產生共鳴。教師可以依據這一特點將教學內容與繪本結合呈現,合理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夠輕松、明確地感知和領會所學內容。
【教學片段】
師: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生:感受到繪本帶給我們的寧靜之美。但是沒有標題。
師:是的,標題就好似眼睛,少了它,整本繪本形象就不靈動了,這節課我們一起完成標題設計,讓繪本更出彩。
【設計意圖】片段選自《畫龍點睛寫標題》一課,本課的難點是藝術字的綜合運用及培養審美能力,筆者想到了繪本運用。南子老師說過:“繪本,就是全腦思維的產物,閱讀之后,才是真正的開始。”課堂設計巧妙地運用了繪本閱讀,讓學生感受繪本設計之美,與故事人物產生共鳴,從而設計出富有藝術感的標題,給整堂課畫龍點睛。
三、模仿繪本故事,豐富原創表達
繪本故事沒有過多的語言描述,運用簡短的文字表現故事內容,其預留的內容又帶給學生意猶未盡之感。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繪本故事的發展趨勢,嘗試讓學生設計原創繪本故事,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片段】師:今天欣賞的繪本是《甜點真好吃》,這個故事傳遞出美國家庭幾代人的傳統美食回憶,要是也有我們中國孩子的美食故事該多好。今天我們就用演示文稿創作一本屬于自己的美食繪本,記載我們國家的美食世界如何?
【設計意圖】片段選自《制作演示文稿》一課,筆者先讓學生了解國外的文化創意,再引導學生發現我們國家的美食文化也值得推廣,最后鼓勵學生展開無窮想象,設計原創繪本故事,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挖掘繪本內涵,促進聯想思維
繪本極少有說理的跡象,卻蘊含著深遠的主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先感受繪本故事的內涵,再挖掘繪本故事的寓意,引發學生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及良好品質。
【教學片段】師:剛才我們看了關于臘八節的繪本故事,其實關于傳統佳節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可以將這些故事傳遞下去,將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完成節日繪本集的制作。
【設計意圖】片段選自四年級下冊《節日文檔制作》教學設計。現代生活中,“洋節”氛圍濃厚,但傳承的文化越來越少。筆者通過繪本勾起大家對于傳統佳節的暖暖回憶,通過理解繪本寓意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點燃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有效提升學生的良好品質。
總之,繪本是全腦思維的產物,繪本教學應用是創新型教育中的一種。將教學與繪本相結合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充分發揮繪本資源的作用,引導學生看繪本、讀繪本、理解繪本、思考繪本,不斷激發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興趣,拓寬學生的信息技術視野,使信息技術課堂豐富起來,活潑起來,最終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這門學科,讓信息技術在學生的生活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于洋.繪本資源在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8.
[2]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