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分析英文報刊閱讀課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發揮備課組集體的力量,高效合理使用英文報刊閱讀材料;材料選取應聚焦英文嚴肅媒體,并遵循結構典型、難度適宜以及內容有趣的原則;同時,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閱讀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英語教學 英文報刊閱讀 常見問題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2-0134-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要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設計以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和關聯性原則為基礎,課程結構應包含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培養學生具備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選修課程系列課程中的“拓展類”中給出了“英語報刊閱讀課”的建議。英語報刊文章具有篇幅短、語言地道、信息量大、文章邏輯性強等優勢,有助于提升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講英語國家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拓展國際視野,從而更好地開展跨文化交流。近幾年高考英語命題越來越多地傾向于選取原汁原味的英文報刊原文。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高中英語教學引入英文報刊閱讀常見問題,并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
一、英文報刊閱讀課常見問題
首先,英文報刊的選取、運用對教師的水平要求高。如何在海量的紙質及網絡資源中選取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報刊原文,并加以系統性地運用,對教師的教學智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雖然《課標》給出了高中階段可以開設英語報刊閱讀選修課的建議,但并沒有適合高中學生認知水平的報刊閱讀類相關教材,這就意味著開設報刊閱讀課的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篩選各類報刊時文,并根據學生水平設計預習復習問題,編寫教案等,這無疑會給教師增加很大的教學負擔。
其次,英文報刊閱讀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高。媒體、報刊文章由于其獨特的文體特點,如短小精悍的標題、豐富的詞匯、字里行間的文化內涵、政治導向及其不同題材的不同報道方法等,對教師自身的語言功底、新聞專業相關知識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都有極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如何幫助學生深入分析報刊文章,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最后,學生對英文報刊閱讀課興趣與熱情不足。由于面臨高考,各科的學業負擔比較重,部分學生對非必修教材的補充材料容易產生輕視或忽視心理,不愿意把時間投入到對英文報刊文章的閱讀及分析上。此外,由于報刊文章涉及的知識面廣,文化內容豐富,再加上相關的英文新聞詞匯,新聞文體獨特的精練句、長難句等,容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畏難心理,逐漸對英文報刊文章閱讀失去興趣和熱情。
二、問題解決方案
(一)遵循團隊合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的力量,高效合理使用英文報刊閱讀材料
備課組定期組織英文報刊閱讀課集體備課,每位教師在備課活動時提供 1~2 篇英文報刊文章,共同分析每一階段教學內容、學生學情、文章難易度及趣味性等,討論并篩選適合的文章,并決定所選材料是適用于精讀還是泛讀,文章重難點分別是什么,課堂上應設置什么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以及課后的鞏固練習編寫,等等。根據討論結果,具體分配備課組教師備課任務。備課組在上完每一次英文報刊閱讀課后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不斷提升英文報刊閱讀課的教學質量。團隊合作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發揮教師特長,集思廣益,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材料選取應聚焦英文嚴肅媒體,并遵循結構典型、難度適宜以及內容有趣的原則
眾多的大報和專業刊物文章嚴謹專業,應是教師獲取英文報刊閱讀材料的首選,近幾年高考文章也多出自這些嚴肅媒體,詳見表 1、表 2。
教師可以從表中所提媒體的紙質刊物或相關網站上獲取英文報刊閱讀課所需要的文章。選取文章時,應注意以結構特征清晰的文章為主。比如,教學內容如果是培養學生閱讀英文新聞報道的能力,那么教師應注意所選文章最好具備新聞報道的特征。英文新聞報道一般包含標題(Head)、引言(Lead)和主體(Body)三部分,而在引言部分就已涵蓋全文內容(包括what,who,when,where,why 和 how),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英語新聞文章特點,有利于教師訓練學生閱讀英文新聞報道的能力。
(三)選取的英文報刊閱讀材料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閱讀的學習興趣
英文報刊種類繁多,內容新穎多樣,題材和體裁豐富,高中生初讀英文報刊文章時,可能會因為詞匯、長難句和文化背景知識等障礙而感到困難,繼而對閱讀英文報刊文章失去興趣。教師應選取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英文報刊,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漸體會英文報刊閱讀之美。具體如下:
1.鼓勵學生積累報刊詞匯,扎實打好語言學習基礎
教師在英文報刊閱讀課上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性學習報刊新聞詞匯,尤其注意一些固定習慣性表達,比如:
(1)disaster relief(災難救援);
(2)social distancing(社交距離);
(3)in the long/medium/ short term(長/中/短期內)。
除此之外,英文報刊中熟詞生義現象也非常普遍。例如:“The cities that fared best were the ones that started isolating patients early...”(摘自《華爾街日報》)。“fare”作為名詞的意思學生們都很熟悉,意為“車/ 船/機票費用”,但該句中的“fare”并非名詞而是動詞,意為“成功”。由此可見,教師應鼓勵學生養成通過上下文猜測熟詞生義的習慣,并及時收集積累和加以運用。
2.培養學生句子分析能力,輕松拿下長難句子
在閱讀英文報刊文章時,長難句也往往很讓學生頭疼。其實所有的長難句都是在簡單句的基礎上增加定語、狀語和補語,使句子變長,結構變復雜。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熟悉五種基本句型(主謂型、主系表型、主謂賓型、主謂賓賓補型、主謂雙賓型),教會學生在碰到長難句時,找出長難句的基本句子成分,如“主謂賓”部分,剩下的就是定語、狀語和補語。只要學會了劃分句子成分,長難句也就很容易看懂了。例如: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says a coronavirus vaccine developed in the country has been registered for use and one of his daughters has already been inoculated.(摘自《英語世界》)
教師在教會學生生詞“coronavirus vaccine(新冠病毒疫苗)”和“inoculate(接種)”之后,要求學生找出基本句型,該句為“主謂賓型”句式,主語為“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謂語為“says”,謂語后帶了“a coronavirus vaccine has been registered”和“one of his daughters has already been inoculated”兩個并列賓語從句,第一個從句主語“a coronavirus vaccine”被定語“developed in the country”修飾,“for use”為目的狀語。句子結構分析清楚以后,學生就可以很輕松地把句子翻譯出來了。
翻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表示,俄羅斯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注冊使用,他的一個女兒已經接種。
3.拓寬學生文化背景知識,避免文化差異帶來的干擾
每一種語言都是在自己獨特的文化環境中產生發展起來的,中、英文形成于不同的文化體系,在文化知識、內涵以及價值觀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導致交流時由于文化差異而帶來一定的障礙。新聞報刊涵蓋經濟、政治、軍事、人文、宗教、習俗、藝術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會出現在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不全面的情況下導致閱讀時理解得不透徹或難以理解的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文化因素,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如在上人教版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 第一單元 ANNES BEST FRIEND 時,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 NAZI 幫助學生了解納粹罪行和歐洲猶太人二戰時的生存慘況,相關的文化背景介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讀懂文章的深層含義。
有文化意識的學生會對不同文化更具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教師也可利用報刊文章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通過討論,了解不同文化在解決相同問題時會帶來的一些差異性或誤解,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新冠疫情期間,有關市民出行是否應該佩戴口罩的新聞國外媒體多有報道,教師在給學生閱讀相關報道后,拋出問題:“Why do many western people refuse to wear masks during the pandemic?(為何疫情期間眾多西方人拒絕戴口罩?)”學生大多給出“They are being silly/stubborn”等片面答案。教師接著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報刊中分析西方人為何不喜歡佩戴口罩的文章,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西方人不愿意戴口罩與他們的文化認知有關,他們認為口罩是為了保護他人而非自己。口罩背后的文化習俗,使學生意識到不同文化交流時一定要注意文化差異導致的認識偏差,在思考問題時才能得出更客觀公正的答案。教師還可通過開設英美文化專題講座、播放優秀英語影視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寬學生接觸不同文化的渠道。
【參考文獻】
[1]蔡皓生,楊麗霞.看高考題源 ?學猜詞技巧 ?讀外刊時文——以“閱讀理解猜測詞義題解題技巧”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11).
[2]杜 鵑.文化素質培養與提高蒙古族學生外刊閱讀能力[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3]端木義萬.外刊閱讀與文化干擾[J].外語研究,1999(3).
[4]鄧文韜.背景知識——閱讀外報外刊的一把鑰匙[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S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焦云韞.英語專業外刊閱讀的重要性及精讀方法[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9).
[7]李興樂.外刊閱讀中的幾處疑難探討[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4(1).
[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1[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孫 毅,于 瑤.芻議英語外報外刊閱讀[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4(1).
[10]高考題源:外刊,可能會越來越少[EB/OL].https://mp.weixin.qq.com/s/eL3Ib34mp8EA3sF8mIcHsw?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scene=1&clicktime=1598585904&enterid=1598585904,2020-07-13.
【作者簡介】楊桂杰(1972— ),女,籍貫廣西藤縣,中學高級教師,現就職于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學。
(責編 蘇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