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為新時期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而高職藝術類學生更具有其特點,文章將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的特征為出發點,尋找問題的根源,探索推進高職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關鍵詞:藝術設計;思想政治;高職院校
一、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特征
當代藝術類大學生普遍思想活躍,部分學生特立獨行,追求與眾不同的美。大多數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良好,家長期望奇高,造就了他們的性格大多數比較倔強,以自我為中心,容易偏激,甚至在課堂上言行也與老師相悖。尤其是高職學生,出現違紀現象比較嚴重。但同時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想可塑性也比較強,應抓住這一點,因材施教。
相對其他專業來說,藝術類學生政治上雖然要求進步,但參加政治學習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還是集中在課堂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本身相對學習自覺性較差,面對理論課,更加難以接受與消化。輔導員在對其進行思政教育時,過分注意說教,導致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并且,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抗壓能力較差,畏難情緒較大。面對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這些學生承受了很大的經濟壓力與心理壓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如今,在互聯網大數據高速發展的同時,100%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接觸使用電腦與網絡。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由于理想信念較淡薄,大部分學生紀律性自律性較差,熱衷于他們所謂的自由與與眾不同,經常會出現逃課去網吧或者沉迷于網路游戲,而思想政治教育課這種大課往往成為其逃課的目標首選,因為上課人數多,如果課堂考勤再沒有那么嚴格,他們則會反復逃課。如果思政課老師課堂考勤嚴格,他們則會擠出課余時間或者通宵游戲,導致課堂上精神無法集中,學習效率極低。長此以往,這些藝術設計專業班級的班風學風將會越來越差,慢慢地諸如“藝考生文化課差”“學藝術只為考學”這些詞就將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趨同化。
(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生工作輕教育重管理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針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尤其是輔導員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被檢查宿舍衛生、指導學生課余活動、獎助貸、處理矛盾等具體事務所占據,而學生的思想理論教育缺無暇顧及,與學生們談心談話的時間甚少,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學生工作人員的認知偏差。
(2)專業課教師的優勢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有很大的優勢,他們相對于思政教師與輔導員更能理解與了解藝術專業學生,因為他們畢竟也是從一名藝術類大學生走過來的,有著相似的經歷與體驗。有著相同的教育背景,共同的愛好,他們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也比輔導員大,學生似乎更愿意與他們親近交流。而如今,大多數專任教師只注重教書,而忽略了育人。可見,專業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3)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有待改善
如今,新媒體發展迅猛,以其開放性、交互性、虛擬性等特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藝術生”這個名詞本就已經為學生們帶來了一些輿論成見,在不少老師與其他專業學生眼中,藝術生就是行為打扮怪異,因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可以影響上課…如今,關于藝考生“學藝只為升學”、文化基礎薄弱這些負面新聞對藝術類學生在校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與尷尬,這些語言就快將所有藝術生“趨同化”。
(4)沒有發揮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專業優勢,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實踐教育
在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建設中,除了注重學生的理論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是現如今普遍高職院校并沒有考慮學生的自身特點,如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們具有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參與教學實踐的熱情高等特點,但是這些特點并沒有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而是一味地思政教育課堂化,并且忽略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文化課基礎較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特點。
(5)教育方式單一,沒有發揮網絡教育優勢
網絡新媒體發展的當下,以往老式“喊口號、寫作業”的教育方法,課堂講授這種老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所需。要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注重課堂的單一教學是往往不夠的。思政課教師往往都是下了課,就基本與學生沒有交集了,沒有運用網絡優勢,進行教育及溝通交流。
二、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中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學生工作人員角色認知,明確責任
輔導員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針對藝術設計專業,輔導員需對自己的職責進一步明確。首先,要學會用理論學習武裝自己,借鑒寶貴經驗,懂得規劃,不要總是“應激式”滅火;其次,提升時間管理能力,學會將自己從繁瑣的雜事中解放出來,理清工作思路,走進學生內心,因材施教,做好高職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發揮專業教師優勢,實現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
由于專業任課教師與藝術類學生有著共同的求學經歷,相同的興趣愛好,平時相處時間也較多,經過長期的情感累積,他們會更便于溝通交流,更愿意傾聽指導老師的說教。因此,專業教師更應該端正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潛移默化,以“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除了幫助學生學好自己的專業課,也要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增強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為推進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認識到高職藝術類學生的基本特性后,應讓學生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找到自己的短板,取長補短。大部分藝術類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校除了專業課之外,應多開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第二課堂”,增設如人文歷史、文學藝術等選修課,多召開豐富的藝術文化講座,完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機制,為學生創造實踐實習機會,在實踐中發現自我不足,改善提升自我,同時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成為社會棟梁之才。
(四)因材施教,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結合融入社會實踐中
由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存在的共性,教師是否可將思政教育的內容要點融入到學生們的專業實踐中,例如針對平面設計的學生,可適當布置一些像“學習踐行十九大”、“廉潔”教育主題的海報設計,這樣使得學生們同時深化自己的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不僅在課堂上,也可以讓學生們走進社會、走入企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領悟思政教育精華。如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開展“美化城市”的公益活動,涂鴉城市井蓋、繪制街道公共墻壁等。不僅讓學生們鍛煉了自己的專業技能,也能體會奉獻社會的積極意義。在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在工作開展中的共通性即是借助“第二課堂—實踐”來體現兩者之間的內涵。
(五)運用網絡優勢,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
為實現思政教育育人的目的,主流課堂固然重要,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也需改良教學方式方法,如創設教師個人網絡空間,構建新型育人陣地。在網絡空間里,可放置教師課件、重要案例及小視頻,同時能夠線上解答同學們的疑惑。同時,教師們可以組建自己的班級QQ群、微信群,在增加師生交流的同時,增進師生感情。教師還可推送一些有意義的網絡教育貼士的公眾號或文章,不僅能引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真正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進而使學生在多元化的熏陶下,不斷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文輝.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探析田[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
[2] 張宗磊,李貴.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變化及對策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6).
[3] 馮瑛.史亞麗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0).
[4] 李志強.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心理途徑[J].江蘇社會科學,2008(12).
[5] 鄭華麗.論專業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中的作用[J].青少年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