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一直以來都是藝術當中相當受歡迎的一項,而民族聲樂更是音樂中的重點關注對象。在現在的教學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素養的滲透,通過學習提高文化素養成了直接目的,同時,文化素養也是各種類型的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才能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從而掌握更多的技能。本文通過探討民族聲樂文化的本身、文學素養在民族聲樂中的作用,分析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
【關鍵詞】民族聲樂;文化素養;教學
【中圖分類號】J6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187-02
【本文著錄格式】李艷.論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J].北方音樂,2020,01(Ol):187-188
中國的民族聲樂具有悠久的歷史,在聲樂藝術中擁有較高的地位。民族聲樂具有很鮮明的藝術特點,是在傳統藝術,如民歌民謠、相聲快板、京劇戲曲等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融入西方的聲樂藝術,但是由于根植于民族傳統藝術,民族聲樂與西方的聲樂藝術有很大的差異,是一種特點鮮明的獨立音樂藝術形式。民族聲樂的逐漸發展,形成了系統獨立的學科。近年來.民族聲樂藝術獲得了更深層次的發展,使民族聲樂對文化修養有了更深層次的需求。
一、民族聲樂發展現狀
民族聲樂經過許多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形成具有學術性的完整學科體系,民族聲樂的獨特唱腔成為其唯一性,中外藝術結合發展形成的背景也使民族聲樂穩扎在聲樂藝術中。然而,民族聲樂的發展并非一馬平川,這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民族聲樂形成發展的初期,是駐扎在大街小巷的一種接地氣的聲樂形式。時至今日,隨著民族聲樂的不斷發展,民族聲樂逐漸變成專業課堂上的高雅藝術,每年各高校聲樂專業的學生數量都在上漲,但是聲樂行業還是老藝術家一枝獨秀。另外,民族聲樂專業的門檻框架越來越高,導致很多民間歌手難以施展才華,使得民族聲樂藝術喪失了許多可塑之才。因此,要肯定民族聲樂深入發展的有利之處,也要正視民族聲樂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不利影響,如此才可以更準確地研究目前的民族聲樂藝術到底缺少什么,在以后的教學中采取什么方式補救。
二、聲樂學習中文化素養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養是民族聲樂的前提
聲樂是音樂和文學語言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演唱者先理解作品,再通過理解將自己的感情融于演唱,使觀眾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從而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感受到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由此來看,文學是聲樂的基礎和前提,然而在目前聲樂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許多演唱者對于文學性不甚重視,認為只要把音律學好,掌握演唱技巧,就可以掌握好民族聲樂藝術,在聲樂藝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這些演唱者忽略的是,一味追求演唱方面的技巧,會使表演千篇一律,毫無藝術性而言,沒有感情和文學性的聲樂表演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聲樂的發展只有把控好文化素養這個大前提,才可以得到穩固的發展。
(二)文化素養對民族聲樂有時時刻刻的影響
在剛開始學習聲樂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文化素養作為底蘊,表演者對作品的理解不到位,不止無法表達出作品內含的情感,甚至會在表演的過程中令觀眾感覺無趣無味,影響作品的表達。另外,隨著聲樂學習的逐漸深入,掌握到的聲樂技巧逐漸增多,接觸到曲目會更加專業,難度也更加大,只有靠文化修養作為支撐,才能提升民族聲樂水平的境界。民族聲樂作為文學和音樂的結合體,作品本身往往蘊含許多的文化信息,需要從作品字里行間的細節中捕捉到這些信息,才能將民族聲樂水平提高到更深的層次。從聲樂學習的初期到聲樂學習的深入,都離不開文學基礎和文化素養,文化素養滲透在民族聲樂的方方面面,對民族聲樂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
(三)文化素養幫助突破瓶頸期
無論是藝術的發展還是個人的藝術追求之路,往往都會遇到瓶頸期。瓶頸期是指在事物發展或進化過程中遇到了艱難的障礙,進入了平臺期。對于幾乎所有的發展來說,瓶頸期是一個很難熬的過程,在民族聲樂藝術發展方面,瓶頸期同樣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演唱者進入瓶頸期之后,雖然不斷地練習和學習,但演唱水平的提升十分微小,甚至根本毫無進步。這個時候就需要表演者靜下心來,去閱讀與民族聲樂相關的資料文獻,或者是單純閱讀文學的文章著作這些都會對瓶頸期的突破產生有利影響。
三、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提升文化素養
既然文化素養在民族聲樂方面舉足輕重,那么文化素養在民族聲樂的教學中也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文化素養的提高是在民族聲樂學習中一項刻不容緩的事情。當然,想要在民族聲樂的教學中提升文化素養,也要講求一定的方式方法。
(一)增加民族文化教材的學習
為了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有所突破,增強學生和民族聲樂的共鳴感,同時提高民族聲樂的感染力,在民族聲樂教學的同時,需要與民族聲樂相應的民族文化滲透。制定并增加相關的民族文化學習方案和計劃,令學生在感受民族聲樂魅力的過程中了解并感悟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厚民族文化,鞏固學生對民族聲樂的理解和印象,這是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提升文化素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制定統一的民族聲樂評判標準
民族聲樂在演唱技法方面具有強大的獨特之處,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民族聲樂的評判不能單純靠經驗累積的感覺,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評判標準,使所有表演者都具有同一目標線,減少門檻問題,使所有熱愛民族聲樂的人都有機會提高自己。另外,民族聲樂評判標準不應只局限于聲樂技巧難度的階梯性,還應對每一難度相對的曲目或作品的文學背景、文化內涵、蘊藏情感等方面進行考量,檢測學生對于民族聲樂的理解是否全面,是否可以達到更深層次的學習。
(三)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文學素養
民族聲樂教學中,文學素養的提升不止局限于對作品和曲目的理解,也不止步于民族文化的學習,學生還需要增加國內外各種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如賞析推敲詩歌,可以提高學生對書面化語言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又如增加對古文的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耐性和古典文學水平,使學生對歷史上優秀的但是距今年代已久的古典曲目和作品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補充文學知識,從獨立于民族聲樂的角度提升文化素養,從而才能增強學生對各類曲目的理解和情感感悟,將作品的風格和細節中的文學信息理解得更加透徹,使表演更加深入人心。
四、結束語
音樂文化是一個時代的面貌象征,音樂背后的文化反映著人們的普遍價值觀和精神世界,而民族聲樂是基于民眾生活,結合中外藝術的獨特音樂形式。民族聲樂的學習是一個需要逐漸深入理解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文學素養。作為民族聲樂的表演者,不僅要做到對曲目所表達情感的刻畫,更要做到與觀眾的心靈交流,用聲音讓觀眾感受到作品蘊藏的文學魅力,這不僅要求表演者自身的文學功底深厚,更需要表演者會引導文學素養的表達,想做到這一點是十分不易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民族聲樂的過程中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才能在民族聲樂學習中提升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馮冰.論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166-168.
[2]路雨.聲樂教育中荼文化素養的思考[J].福建茶葉,2018,40(5):233.
[3]康彥龍民族聲樂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和文化素養提升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7(23):205-206.
[4]唐辰.淺析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J].黃河之聲,2017(21):24-25
作者簡介:李艷(19 83-),女,漢族,中共黨員,山西太原人,講師,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