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知識越來越呈現多元化。近幾年,社會上對藝考的認識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特別是自媒體出現百花齊放的好苗頭后,人們對藝術的認可度大增,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論的話題。外圍環境直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和影響,這也更加堅定了音樂方向藝考生的自信和職業夢想。筆者從當前藝考現狀進行分析,對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也讓更多人了解藝考,理解藝考。
【關鍵詞】認識藝考;藝考問題;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239-02
【本文著錄格式】張冰雪.話談藝考——音樂方向藝考所面臨的困境[J].北方音樂,2020,Ol( Ol):239-240
一、音樂方向藝考的現狀
近幾年來,全國各省市參加藝考的人數在一百萬左右,其中,音樂方向的考生人數約占15%左右,個別省市已經占到了20%以上。下面是近三年河南省音樂統考成績分數段比較。
我們從表格可以看出,音樂藝考人數逐年遞增且每一分數段人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有藝考這一全新道路固然是好,可是也無形中加大了藝考的競爭壓力,拿高分的人越來越多,優秀的人也越來越多,藝考早已不再是“易考”。與此同時,各省市藝術類文化科的提檔線也在提高,特別是一些藝術名校。如去年,《聲人人心》一檔音樂類節目讓美聲音樂劇走人大眾的視線內,一批年輕的音樂劇演員脫穎而出,小眾的聲樂領域受到大眾的關注,曾經“荒涼”的劇院也變得有了生機。2019年上海音樂學院報考人數也因此創新高,音樂劇專業考生增幅高達46%,可見競爭力是多么強。
二、為何藝考
即便如此,為什么還要選擇藝考?恐怕答案很多,有圓夢的,有興趣使然,有受某個事物影響的,當然也不乏有走捷徑的。現如今藝考人數的增多,強大的競爭力給孩子們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筆者也曾做過隨機抽樣調查,發現選擇藝考的孩子們主要有兩類。一是他們真正熱愛藝術,自媒體帶來短視頻的熱潮,傳播了各種各樣的知識與能量,很多人因為熱愛又了解到有藝考這樣一條道路可以幫助他們進而毅然決然地去選擇,最晚的在高二才開始藝術專業方面的學習。另一類學生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考取大學,眾所周知好的學校對學生發展有極大益處,有更廣闊的視野和很多機會,在文化課上比較吃力于是想換個思路,而很多綜合類大學恰好開設藝術音樂美術等專業,所以選擇藝考。
三、正確認識藝考
(一)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全面奔向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人們開始由物質追求轉向精神追求,而我國專業類人才奇缺。因此,開設有藝術專業的各大院校便肩負著培訓此類人才的重任。近年來,老一輩藝術家相繼退出舞臺后,便涌現出一大批如楊麗萍、宋祖英、盛中國、郎朗、李云迪等走向世界的尖端人才。而高雅藝術也慢慢地滲入人們的生活,大到交響團、音樂會、演唱會,小到酒吧樂隊、駐唱,生活中無處不見,特別是惠及中老年的廣場舞、旗袍秀等等,社會的多元化需要有一支強大的人才隊伍做支撐。。
(二)摒棄藝考是捷徑的錯誤思想
過去,藝考是“高考捷徑”的代名詞。一段時期內,學生都抱著走“捷徑”的心態,想通過藝考圓自己的大學夢,或者考取理想的大學。直到進入21世紀,娛樂行業、體育行業等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且發展前景相當可觀。這些厚積薄發的藝考生終于有了自己的舞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家長們更加傾向從小對孩子進行各種興趣的培訓,以豐富孩子的情操,并不惜重金。這時候,便出現了新生行業——興趣班。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大環境下,這些通過藝考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優勢一下凸顯出來,多年練就的專業有了用武之地,很多人利用業余時間選擇了兼職興趣班老師的職業,不僅個人發展不錯,收入也頗豐,更有的人把此當作事業來發展。
四、藝考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
音樂素質教育的普及漸漸擴大,藝術音樂教育等受到廣大群眾的重視,各個城市有了越來越多的音樂培訓機構,琴行大量增多看似給音樂帶來了“春天”。但據調查,通過藝考考進大學的學生中,琴行或培訓機構出來的學生基本功較差,跟著專業老師學習的學生,基礎功夫則強于前者。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沒有過強的專業水平如何育人。
(二)急于求成,基本功不扎實
學生缺乏系統性訓練和培養。很多從小養成的興趣,到初高中因為學習任務繁重或間斷訓練或放棄。藝考時間緊張,很多學生的基本功并不扎實,且為了藝考選擇一些超過自己本身能力的曲目進行演奏或演唱,老師保姆似的教學生練習曲子也大有存在。趙瑞林教授曾說在前幾年的招考工作中有些省外城市的琴童甚至連二十四個大小調都不能完整的演奏下來。器樂演奏,若沒有良好的基本功就像小孩子連走都走不穩,如何去跑步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生思想包袱重,壓力大
即便走上藝考道路也有眾多顧慮。一是學習藝術花銷很大,據了解有關藝考培訓花費不少,一節小課的費用實屬不便宜,因而很多孩子害怕學了也沒有考好,到時候“錢”“才”兩空。二是如何平衡學藝與文化課是很重要的一點,很多學生因為沒有兼顧好二者,到最后因為文化分不夠還要再復讀一年。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解決方法
(一)規范培訓機構、培訓師資隊伍
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學到更加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規范培訓機構、師資隊伍也是刻不容緩的。培訓機構在選擇老師時一定要嚴要求,招聘老師要盡量選擇專業水平較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訓,讓他們也不斷接受新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二)端正學習態度,嚴格要求自己
藝考,歸根結底是要考學生的專業素養。因此,思想上絕不能抱僥幸心理。要嚴于律己,注重加強自身的基本功訓練,腳踏實地,不急于求成。要松弛有度,放寬心態,減少自己的心理負擔。相信只要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認真對待,就會有質的提升。要學會欣賞經典。盡可能多抽出時間欣賞大師的演奏和表現方式,有條件的可以去聽現場,與大師近距離交流。要認真對待文化課。不能因為藝考,就認為文化課無所謂了,很多考生就是因文化課未上一本線退求其次。
(三)學會揚長避短,投“機”取巧
首先,是從選曲上取勝。因為很多曲目的難易程度不一樣,不能為了高分而追求難度較大的曲目。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點,多請教老師,找到合適的能駕馭得了的曲目。其次,從演繹上取勝。有很多考生曲子彈得很熟練,但分就是不高,這是因為他們忽略了對曲目的表現。要堅信樂曲是有生命的,會呼吸的。拿到一首曲目,一定要了解作者創作時的背景,盡可能地走進作者的內心.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做到人琴思想合一。再次,從儀態上取勝。考試就是考綜合能力,你的一言一行都關乎到評委老師給你的分數,也就是印象分。從進入考場,與老師打招呼,眼神交流,演奏完,離場等,每個細節都要盡量做到禮貌,端莊,得體,大方,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六、結語
沒有什么事情是輕而易舉的,但是我相信做事情更重要的是態度,藝考不易,文化課也不易,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單單是考學。藝考有不足之處,但也正是因為它,給了學生們過高考的獨木橋的另一種方法。不論選哪一種方法都有其艱辛所在,只要有心,學生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上接第237頁)眾多的異己力量。太學生群體不僅未在司馬氏改朝換代起助力作用,而且在西晉建立后相當長的時期仍令司馬氏不安。
“正因太學在造晉過程中未起積極作用,晉武帝即位雖在太學舉辦過學禮,但是對于太學的發展則是持限制的態度,轉而另設國子學”。[12]西晉咸寧二年,國子學設立。國子學生源為大臣子弟,博士則由皇帝的近臣擔任,王肅學說作為官方學說。國子學是新成立的完全由司馬氏操縱的學校,雖然名義上隸屬于太學,但實際上已經代替了太學的主要功能。太學的學生規模不僅遭大幅壓縮,而且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淪為單純的庶賤階層的教育機構。至此,司馬氏完成了對太學及太學生群體的清算,反抗司馬氏的力量可謂絕矣。
三、小結
嵇康被殺前,太學生群體上書營救,暴露出他們是最后的反對司馬氏的力量。嵇康哀嘆“《廣陵散》絕”,表面上是悲嘆《廣陵散》將會隨著他的被殺而失傳,深層寓意則是哀嘆反抗司馬氏力量的最終滅絕。在嵇康死后,司馬氏對太學進行了大規模整頓,太學生再也無法對司馬氏政權構成威脅,反抗司馬氏的力量至此完全滅絕。
參考文獻
[1]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劉昀,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王德塤歷代《廣陵散》眾說綜論[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8(2):45.
[4]戴明揚.嵇康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
[5]樓鑰.攻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6]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3
[7]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8]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冊)[M].北京:線裝書局,2008
[9]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0]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7.
[12]李磊魏晉之際國子、太學之議與司馬民政權的合法性建構[J].江海學刊,2016(6):168.
作者簡介:王冰封(1987.2-)男,漢族,安徽阜陽人,暨南大學文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唐文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910475148)項目組成員:張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