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要:高校圖書館開通微信公眾號,提升服務質量,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通過相關文獻調研,分析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存在的問題,從重視平臺建設、組建專業團隊、加大宣傳和推廣、優化推送內容、增強平臺交互功能等方面提出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提升策略。
Abstract: The opening of WeChat public address in university library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also exposed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WeChat public addres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rough related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WeChat public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latform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teams, increasing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ptimizing push contents and enhancing platform interaction functions.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提升;策略
0? 引言
微信公眾號作為當下最熱、最便捷的移動服務平臺,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所采用,給圖書館變革服務方式帶來極大的便利,拉近了讀者與圖書館間的距離,提升了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助力圖書館完成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的重要使命。
1?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基本情況
1.1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通的相關情況
2019年1月11日,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第十二屆新聞出版業互聯網發展大會發布了《2018年閱讀行業“兩微一端”運營報告》,公布了《閱讀行業微信TOP20榜單及六大榜單》,其中“圖書館類微信公眾號排行榜”有207個圖書館類微信公眾號上榜;據戴靜[1]的統計,安徽省普通高校圖書館在2017年4月10日前微信開通率達60%以上。據潭海兵[2]統計,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通率在2018年8月前達63.4%。另據張成樑[3]的統計,浙江省高校圖書館2018年4月15日前微信公眾號開通率在69%以上。通過大量研究成果綜合分析可知,我國高校館微信公眾號開通率已達60%以上。不同類型學校開通率有所不同,大體來看,普通本科院校高于專科院校,公辦院校高于民辦院校。
1.2 微信公眾號類型與認證情況
微信公眾號被分為訂閱號、服務號和小程序,運營主體是組織(比如企業、媒體、公益組織)的,可以申請服務號,運營主體是組織和個人的可以申請訂閱號;不同類型微信公眾號所具備的功能與權限是不同的。我國高校館多使用訂閱號和服務號這兩種類型,其中以訂閱號的使用更為普遍。服務號和訂閱號各有優缺點,選擇哪種公眾號類型,主要依據各學校圖書館的自身定位及服務目的而定。2013年騰迅公司全面開啟微信實名認證,規定粉絲超過500的公眾賬號,企業及個人均按負責人身份認證。微信公眾號在認證后,即可獲得認證標識,并同時開通高級接口權限和更多的輔助功能,同時也可提升公眾號的可信認度。
1.3 微信公眾號服務內容設置
基于微信平臺的各項服務功能,圖書館可通過自定義菜單功能直觀地展示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查詢服務:如館藏信息查詢、讀者自助查詢(包括讀者證號、當前借閱、待繳欠款、歷史借閱、預約信息等等模塊)。②閱讀推廣:如新書通報、圖書薦購等。③其他:如座位預約、聯系我們、常見問題等。各個圖書館的側重點不盡相同,有的側重于圖書館數字資源推送;有的側重于讀者服務;也有些高校館基本保持了公眾號菜單的原生態,沒有進行二次開發。
2?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存在的問題
從論文[1]、[2]、[3]、[4]等研究成果可知,雖然開通微信公眾號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很多,但大多都處在起步、探索的初級階段,有待完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重視程度不夠,宣傳推廣力度不大
高校館開通微信公眾號的目的是延伸圖書館服務,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但公眾號如果缺乏足夠的讀者關注,平臺再好,服務再佳,也不會有好的效果。目前多數高校館對微信公眾號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缺乏對微信平臺功能的認知,宣傳推廣力度不大,沒有將它作為圖書館的主要服務窗口。例如:許多高校官網首頁沒有設置二維碼,有些高校只在圖書館首頁設置了二維碼,還有一些高校圖書館的二維碼藏在圖書館頁面不顯眼處;使讀者獲取二維碼的難度加大,降低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可識度,造成公眾號的關注率及使用率不高。
2.2 公眾號平臺維護不力,推送頻率不合理,不重視與讀者的交流互動
調查表明:多數高校館公眾號平臺因缺乏專業、專職的人員維護,故存在公眾號的發布頻率較低,平臺交互性不強,回復不及時、交互不深入等問題,造成讀者對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失去熱情,極大降低其持續關注的意愿及興趣。
2.3 欄目設計缺乏新意,推送內容質量不高
大部分高校館微信公眾號欄目設計缺乏新意,主要集中在館內資訊、新增數據庫、講座預告、新書推薦等信息發布,只能滿足讀者的基本信息需求;沒有去努力挖掘最可能吸引讀者的信息,推送內容不懂得迎合讀者心理,加之缺乏自主創新性,缺乏原創信息;推送內容形式表現單一,多以“文字+圖片”為主,沒有很好地利用微信平臺自帶的的視頻、語音等功能。以上問題的存在使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愉悅度大大降低,使微信公眾號的認可度和吸引力大大降低,進而使高校館的服務質量也大打折扣。
3? 提升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策略
3.1 重視微信公眾號運營團隊建設,強化公眾平臺管理
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媒體平臺,需要一個高水準的團隊持續不斷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我國高校館普遍存在館員數量少,人員老齡化的現狀。因而,①領導層面要從思想上重視微信運營團隊建設,加大運營資金投入;②增加專業人才的引入,也可從館員內部挖掘和培訓青年館員;或從學生中招募微信編輯志愿者。③加強館際間的合作交流,學習好的運營與管理經驗。④制定符合館情的管理與獎懲制度,確保運營團隊工作順利開展。使高校館微信公眾號號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不斷擴大。
3.2 加大對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提升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價值
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首先需要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力。這就要求高校館在加強自身對微信公眾號服務認知的同時,必須重視微信平臺的宣傳與推廣。具體方式包括:①將宣傳推廣融入到圖書館的宣傳教育中:比如每年開學季的新生入館培訓、四月的“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主動宣傳微信公眾號,邀請學生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這些宣傳推廣方式可在短時間內吸引讀者關注,既簡便又高效。②利用微信平臺開設閱讀推廣、讀者互動、微視頻等,吸引學生關注。③在館內多處設置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展板;制作帶有微信二維碼的漂亮書簽發放給讀者,同時在學校及圖書館頁面的醒目位置提供二維碼掃描。④制定宣傳推廣的長效機制,定期開展活動,將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活動作為圖書館的常規業務。
3.3 優化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增加特色服務板塊,提升服務價值
高校館的目標群體是本校師生,因而定位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常規欄目如:館內資訊、新增數據庫、講座預告、新書推薦等,遠不能吸引當下學生讀者的眼球;必須從欄目設置,到推送內容的規劃、文章的標題、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很下功夫,全面的推陳出新,如增加優秀稿件刊登、讀者答疑、咨詢與反饋、重大活動通知、勤工儉學工作招募、特定節日相關內容推薦,也可向本校師生讀者約稿,增強推送稿件的原創性等;還應充分挖掘自身館藏資源與特色,將自身館藏優勢推廣出去,才可滿足當下讀者的各類信息需求,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學校的資源中心、學習中心、信息中心。實踐表明,高校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功能越完善,信息服務質量越好,讀者對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和使用率才會高,用戶的體驗感才會更好,才能得到讀者的長期”青睞”。
3.4 增強微信公眾號的交互功能,提升讀者體驗感
公眾號的運營核心是內容,重點是互動。內容是為了吸引用戶、留住用戶,互動是為了增加與用戶的感情,讓用戶變成粉絲。騰迅公司為微信平臺提供的交流互動功能,為高校館吸引讀者,留住讀者提供了可能。應充分利用這一功能,策劃學生讀者感興趣的活動,吸引讀者,拉近距離。例如在重大節日搞互動調查、有獎競猜、有獎征文、有獎征集(如征名、征宣傳語等)等活動,不僅能與讀者互動交流,還能搜集各種數據,了解讀者興趣與需求,提升讀者的用戶體驗,提升高校館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戴靜.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利用現狀與完善策略——以安徽省普通本科院校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02):104-109,112.
[2]譚海兵.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9(03):24-30.
[3]鄧穎.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服務現狀與發展對策——以海南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21):70-73.
[4]余奕,周雅琦,梁瑩瑩.軍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應用實踐——以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84):293-296.
[5]田莉,吳婷媛.浙江省重點暨優質建設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現狀調查與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