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羅小瓊



摘 要:本文通過對企業生產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以裕元(安福)制鞋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當前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包括企業當前的采購和供應管理,生產過程中的存貨流,對材料、產品的庫存決策,倉儲決策,運輸管理等,再通過作業成本法對生產物流運營系統進行優化,對現存問題采取有效方法給予解決,并建立一個較好的生產物流成本控制系統,給該公司帶來經濟效益,降低物流的總成本,以此提高總收益。
關鍵詞:生產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法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經濟中,服務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加強對物流成本控制已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元集團公司)隸屬臺灣寶成集團,是全球品牌運動鞋營業額最大的集團,裕元(安福)制鞋有限公司為裕元工業集團建立之旗下子公司。
相比于集團公司,裕元(安福)制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元公司)物流的基礎也很薄弱,每個物流部分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同時,該公司缺乏物流成本控制的戰略意識,造成物流技術的落后,物流規模的不完善,物流管理目標的不明確,以及物流相關人才的缺乏,這使得物流成本控制的工作更加難以進行,進行科學合理地物流成本管控,更顯得勢在必行。
一、裕元公司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根據裕元公司對物流成本管控現狀分析,發現裕元公司缺乏科學、系統的管控手段;缺少科學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統,因此對物流成本的構成并不了解,自然也無法對物流成本項目進行細分與針對性的管理;物流費用的計算不準確,缺乏參考性;對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缺失;以及物流設備的陳舊,物流資源配置的不合理。
二、 裕元公司成本控制優化方案
1? 確認主要作業包括以下作業環節。
(1)裁剪工作。(2)制定套牌方案。(3)裁片。(4)交接登記。(5)捆扎編號。(6)流水線生產。(7)生產登記。(8)打包存儲。
2 確定作業中心
根據對裕元公司的生產作業流程,建立以下十個作業中心:生產準備中心、裁剪作業中心、設計裁片中心、平縫作業中心、加工作業中心、裝配作業中心、檢測中心、搬運作業中心、技術指導(維修)中心和監督管控中心。
3 作業成本的分配
在各個作業中心的確定之后,根據作業成本法的步驟,接下來就要開始根據資源動因,將資源分配到各作業中心,形成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作業消耗資源能直接追溯到作業中心內的資源費用,并直接匯總歸集。間接費用卻不能進行直接歸集。則要以資源動因為分配標準進行資源動因量的統計,緊接著進行分配和歸集。我們將其分為: 員工薪資、折舊費、維修費用、水電氣等費用、運輸費用、易耗品費用、其他費用。以上7種費用以外都列為其他費用,按照資源動因將生產資源分配到各個作業中心。(費用分配資源表略)
對于裕元公司去年生產的3件產品,通過查找去年對機器工時與人工工時的記錄,以各個作業中心為對象進行成本核算。對產品進行編號:Q1722,Q1661,Q1316。
根據上標的數據,使用成本動因分配率公式計算出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動因分配率,到裕元公司各作業中心成本分配率表格1。
4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核算
根據作業成本動因分配率將直接成本分配,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三、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優化效果分析
對比普通成本法,作業成本法具有明顯的優勢,相關優化效果如表3所示。
表3表明,由于作業中心的成本無法細化,普通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得到準確的成本信息,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發現差異率也很高,裕元公司在如此大誤差的數據信息下無法做出正確的管理。此時,作業成本法的先進性就得以體現,它可以跟真實地反映裕元公司的生產成本信息。產品Q1722與Q1661的成本呈負差異,代表一直以來,裕元公司對其成本估計過高,由此不難得出結論,同類型的產品的成本也被高估了10%甚至更多;而Q1316的成本差異大于0,這是因為由于其工藝更加復雜,在普通成本核算時,間接費用分攤低于實際成本。
四、研究結論
經過使用裕元公司現行使用的傳統核算方法和作業成本法對裕元公司三種產品的成本核算后發現,普通成本核算方法得出的生產成本存在較大差異,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造成的差異會給裕元公司帶來極大的成本支出。
第一,作業成本法可以更精細地分配物流成本到每一個產品,每一個車間,每一個工作流程,它得到的信息更準確。
第二,通過對裕元公司生產物流成本的核算,發現其存在著生產成本分配滯后、產品定價和預算準確性不高、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第三,通過作業成本法與裕元公司現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可以明確發現作業成本法對成本的分攤更加精細,對生產活動的控制與優化有很大的提升,可以將責任更精確地分攤到各個部門,能顯著地提高裕元公司的管理系統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