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高度地深入分析和準確概括了新的歷史時代我國西部地區開展現代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戰略意義和其發展的重要性,對新的一個歷史階段,我國西部地區開展家庭教育的現代化工作體系建設和西部地區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發展的現代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和其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家庭教育
1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點
家庭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所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或血親長輩是孩子的第一任直接教育者。我們在社會家庭這個重要教育的環境中,時時刻刻都在接受著父母或血親長輩有意識或無意識的一些思想和其他行為的影響,并且會自覺地進行有意識地對其加以模仿,耳濡目染逐漸地可以促使子女在生活中有意識地理解,形成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價值觀。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其示范作用越來越多的體現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現代經濟社會來說,家庭的重要社會地位和功能是物質社會文化生活的依托,家庭的物質文化功能、家庭的重要政治社會地位和示范作用都具有不可替代性。無論在什么樣的社會和年代,人永遠都無法完全地脫離家庭這個社會重要教育環境而單獨地存在,家庭教育的長遠發展意義和影響,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取向。
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已經明確指出家庭教育起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用,是因為其在個體道德品質養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第一所終身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學校,主要是對個體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過程。行為習慣的培養和引導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包括:良好的社會主義家庭思想道德生活習慣、勞動行為習慣、學習集體和個人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等,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的新青年。社會主義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優良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和和良好的道德素質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了很重要的教育榜樣示范作用,有助于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聯系,促進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健康發展。
就以目前我國留守家庭兒童教育的問題和近期在網絡上迅速引發熱議的“孫小果”案,以及高鐵霸座、中小學的校園霸凌事件等讓家長重新審視自己家庭教育的態度和方法。父母對教育的態度和方法決定了子女發展的道路和方向。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在我國的家庭教育中已經充分體現。一個長期在家庭暴力中成長的青少年,他的潛意識里認為暴力行為是正確的,沒有是非、善惡觀念之分。
經濟快速發展,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個健康的家庭關系環境自然也就因此顯得越來越重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國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數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除了常見的一些家族遺傳心理疾病外,其余很多的心理健康相關問題基本上是他們沒有一個健康的家庭關系造成的。共同點是父母雙方或者某一方對子女過于嚴厲和強勢,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和溝通的渠道,導致生理和心理造成雙重傷害,嚴重者發展為精神類疾病。對于這些問題,很多的父母認識不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問題,而是責備自己的子女太矯情。子女人生的第一堂課父母要是沒上好,將會影響子女今后一生的幸福,子女的人格將是不健全的。
2 新時代家庭教育要吸收優良傳統
古代社會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德原則是儒家文化的教育核心。家和萬事興是古代家庭教育之本,千年來我國傳統儒家文化充分詮釋、弘揚和提倡了社會主義修身齊家的思想和文化,教導了千年來的人們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中應該更加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優良的道德家風等等。家和萬事興就是對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和家庭生活道德教育的高度概括。真正的社會主義做到了修身齊家的根本條件和重要前提就是在于一個人要修身,修身就是在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價值觀和對思想的引導下對一切的社會和事物都能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價值思想觀和對社會主義思想的引導和認知,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道德扣子,在心里種下了真善美的第一粒道德種子,有了正確對社會主義人生價值思想引導和對文化的認知,人生價值觀念才能夠真正的做到了齊家。只有更加重視和諧家庭,才能真正形成與家教、家風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這是新時代的家庭精神文明和社會建設的寶貴資源和精神財富,家庭教育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取向更正確,社會才能更好的和諧發展。
3 良好的學校和家庭教育環境是培養和造就21世紀優秀人才的必要條件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對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展也越來越需要與本國經濟社會需求相適應。家庭教育也越來越深刻地需要我們堅持與時俱進,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是一項具有基石性的工程,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直接地關系到我們民族和祖國的發展前途和命運,提高全人類的民族素質,從加強青少年家庭教育抓起。
家庭教育的建設和其發展是對我國新一代優秀人才高等教育培養的一項重要奠基工程。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快速推進與發展和復雜的社會變遷,家庭教育的理念、任務和發展的方式以及其方法,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特別是近年伴隨著當代我國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事業的發展逐步進入新的信息化時代,家庭教育的建設和其發展作為與高等學校的職業教育、社會企業的職業教育有機地并立,現代化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在現代高等教育支柱之一的重要載體地位和其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顯;在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偉大的教育現代化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現代化教育的新歷史征程中,家庭教育所承擔和肩負的各項時代性責任和使命更加艱巨。
第一,家庭教育肩負著國家的發展使命。儒家思想特別強調了圣人的治家對于圣人治國的重要。《禮記·大學》已經第一次明確指出:“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這幾句重要的家庭系列講話,深刻地分析和準確闡述了與我們的國家、民族與黨和我國的經濟社會和我國人民億萬個家庭的關系進步的和諧發展關系密切,為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新時代開展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標和偉大的使命任務提供了新的開闊視野。
英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學者赫胥黎曾經說過:欲造偉大之國民,必自加強對父母和孩子的良好家庭教育始。說明“天下之本在家”。做好家庭教育,我們一定首先要把愛家和愛國的偉大理想和精神統一緊密結合起來,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精神融入到家庭教
育中。
第二,家庭教育肩負著社會進步的使命。黑格爾說:“家庭關系是人的最初社會關系,家庭作為一種倫理實體和基本制度,是現代社會倫理體系的邏輯起點。”我們始終認為良好的家庭是全人類社會共同建設,家庭和睦則自然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自然地形成了良好的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自然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和諧文明。良好的家庭不僅僅只是一個寄托人們的心靈和健康身體的良好家庭理想住處,更是人們精神和心靈的理想歸宿。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家長更加需要注重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家庭教育不僅要注重孩子教書育人知識,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幫助家長和孩子正確地邁好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臺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時代社會主義家庭的品德教養、家風教育是一個現代社會主義家庭的基本政治思想和其精神道德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人類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社會進步的縮影。新時代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貫徹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推動我國的經濟社會和諧進步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第三,家庭教育肩負著協同育人的使命。我國已進入信息化和先進的應用現代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時代,以先進的現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基礎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以其為主要代表的技術是移動互聯網和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發展速度改變著現代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生活方式,僅僅是依靠一些傳統高等學校的教育已經根本無法有效應對未來的挑戰。
社會主義教育實踐深刻地告訴我們,面對未來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現代家庭教育的發展趨勢,面對廣大的全國各族人民和群眾對于經濟社會單純地依靠于普通高等學校的家庭教育已不能很好地完全起到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形勢。必須尋求與社會主義家庭教育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共建、共育、和諧發展、共享的大社會主義家庭教育。需要重新地深入認識和思考當代愛國主義的青年高等學校家庭教育與當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學校基礎教育的根本性質區別和相互關系,重新思考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青年高等學校,家庭教育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中的重要力量和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明確地強調,基礎教育的建設和發展工作是全人類社會的一項基礎性發展事業,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的共同支持和相互配合。
總而言之,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既是家事又是國事。新時代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求我國的家庭教育視野從私領域走向公領域,與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利益緊密相聯。政府、學校、社會、家庭,都要從人才強國、民族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形成高度共識,重視家庭教育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從國家立法、政府職能、教育投入、部門責任、社會分工、宣傳輿論等方面,夯實這一奠基工程,使之與學校、社會相互協同、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形成整體性、系統性、一體化的協同育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