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時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每天晨間鍛煉,校園內的街道經常會出現車與車、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在這樣一個無規劃、零規則的街道中游戲,非常不安全。因此幼兒們提出主動規劃街道,改善街道環境的想法,教師尊重兒童,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開展生成主題“MINI街道”。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兒童本位;課程實施
一、發現問題,激發興趣
晨間鍛煉時,幼兒們紛紛向我反映街道上出現的多起交通事故,幼兒們大聲說出事故的簡要情況。晨間鍛煉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們回到教室,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幼兒發現街道出現交通事故的問題后,能與同伴討論計劃、商量解決方法,有幼兒提出“我們可以做一下小小的設計呀”,教師抓住了幼兒興趣點,通過“設計前要,做些什么”將“球”拋給幼兒,引導幼兒嘗試解決問題,尋找方法。豪豪想出辦法,于是開始搜集資料,在搜集過程中也引導家長和幼兒們一同收集、搜索,家園合力幫助幼兒們為設計“MINI街道”打下基礎。
二、巧妙設計,共同分享創新
(一)自主設計
教師收集幼兒收集而來的多種街道設計圖、學校西操場平面圖,放在區域游戲中,幼兒觀察設計圖和平面圖,了解街道上有馬路,有交通規則,有商店、人行道等等,在進行討論后,幼兒們結合西操場的實際情況,通過模仿,進行設計。在區域游戲中專門設置了街道搭建區,讓幼兒們按照自身的設計圖稿嘗試搭建與交流,并將搭建而成的建構作品展示在班級中,讓幼兒們進行欣賞與討論。設計完成后,幼兒們將自己的作品與大家進行分享,幼兒們在展示、講述、交流的多種方式中介紹、分享自己的設計方案。
(二)誰設計得最厲害
教師決定將展示在區域中的圖稿一張一張地展示在班級的墻上,幼兒們每人一票,進行投票,將最終的投票結果進行對比后,選出班級中前五名的作品。投票結束后,幼兒們選出了最厲害的作品,根據作品,在建構區中運用積木進行搭建,根據搭建的內容進行商議與討論。教師發現幼兒們在建構區搭建的比較順利。幼兒們自主收集資料,在設計后嘗試將設計方案進行搭建,進行展示。幼兒們有非常高的自主性,樂于在搭建中發現問題,商量討論后解決問題。教師在幼兒們的探索過程中提供了支持性的經驗,例如:街道設計圖如何設計;街道的外形、布置是怎樣的等等,啟發幼兒街道設計的思考,在設計、投票、展示的過程中尊重幼兒的想法,充分利用班級環境展示幼兒搭建的街道作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
三、嘗試實施,大膽修正改良
(一)實施
幼兒們在進行早鍛煉時,會向教師提出想要在操場上嘗試搭建設計圖稿的模塊,為了滿足幼兒們的探究欲望,直接將格局布置在“MINI街道”上,根據現場的情況,幼兒們再一次發現了種種問題。教師收集到多種問題與想法發現幼兒們最為關心的是綠化帶占地、人行道的布置、街道的規則設置等問題,適當地引導幼兒們嘗試簡單的推理和分析,更好地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二)修正
1.綠化帶占地。幼兒們在發現綠化帶的問題后,在調查了解校園的綠化分布過后,結合操場大小、綠植的覆蓋面展開討論,教師及時記錄幼兒們的發言,尊重幼兒們解決問題的自主性,提供幼兒們投票的機會,更好地支持幼兒活動的自主性,在尊重兒童自主、自由,保證公正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們投票決定,最后得出投票結果。
2.人行道選址。教師在這一環節中給予幼兒們更多關于人行道的經驗知識準備,比如馬路上的人行道設置、步行街的人行道設置等,幼兒們在觀察,研究后,自主設計出三個方案,教師展示方案,引發幼兒的討論,大班的幼兒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尤其對人行道的設計位置非常重視,根據平時游戲中出現行人與車之間的交通事故,對這一問題的決定有更為全面的考慮,有三種較為合適的方案進行選擇,經過自主投票后,幼兒們決定選擇方案二。
(三)改良
從設計稿到搭建再到試行與實踐,幼兒們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豐富了街道布置的經驗,在進行討論、比較、實驗等多項活動中,幼兒們更好地理解設計的意義,更明確實踐出真知的道理。通過征求其他班的建議,進行統一整理,確定設計的最終稿,完成“MINI街道”的設計圖。
四、團結合作,共創新型街道
(一)材料準備
經過討論,我們總結出所需準備材料:噴灌油漆、手套、模具、口罩。要麻煩幼兒們回家進行收集;模具的制作需要大家伙的幫忙,在裁裁剪剪的過程中,直線模具制作完成,幼兒們躍躍欲試,個個都非常興奮。
(二)制作“MINI街道”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開始操作。首先進行分組,其次根據分組幼兒們進行噴漆實踐,幼兒們戴好口罩、戴好手套學習噴漆的正確使用方法,于是真正的實踐便開始了,他們耐心對照模具噴出黃虛線、人行斑馬線,非常能干!最后在我們的努力下,“MINI街道”經過一周的努力,終于竣工完成了。在制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制作模具,準備噴漆物品還是最后的噴漆活動,幼兒們是活動主體,教師是支持者,及時關注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對幼兒做出指導與幫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五、結語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幼兒們在探究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完成了街道的制作,在此過程中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活動中的操作性也非常強。教師信任幼兒們,大膽將活動交予他們,幼兒們則自由、快樂、安全地完成了街道的制作工作。
參考文獻:
[1]孫剛成,何曉溪.全面發展教育目的觀下的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2]周玉環.幼兒園語言活動游戲化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