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晴
摘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出學生熟悉的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建立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討論等形式理解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做好基礎教學,把發展學生智力與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用正面、積極的引導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落實生活化、創新化、實踐化等特性,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新課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向。傳統教學中存在著學生興趣低、效率低、課堂表現不積極等現象,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通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作業來鞏固他們的課堂所學,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過程乏味、枯燥、無趣,缺乏各種數學思想的滲透,與學生實際認知能力聯系得比較少,自我主觀意識教學的觀念太強,產生了想當然的思想,出現教學質量不高的狀況。那么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教師需創新教學模式,探索出有效的教學途徑,彌補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一、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引入課堂
新課改強調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創設出有意義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強化他們理解抽象化數學知識的能力。比如蘇教版四年級《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中,這節課主要包含了兩部分的知識:不含括號和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那么在講授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中,運算規則是先乘除后加減,教師借助一個常見的生活場景來講解:班級里要發放考試中的獎品,需要20支鋼筆和15個筆記本,1支鋼筆的價格是6元,筆記本的單價是3元,請問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引導學生聯系所學過的單價×數量=總價的關系式,自主列出題目中的算式,有些學生會采取分步列式的方式,有些學生列出了綜合算式,教師先講評分步列式,明確每一步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的講解,通過分步和綜合這兩種算式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其中的運算法則,之后變換題型指導學生進行鞏固練習,使學生清晰地知道沒有括號時的混合運算順序。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理解抽象化的數學內容,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導他們從生活現象中提煉出數學問題,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形成,對他們之后進行深度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設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氛圍
新課程中強調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應當成為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設計出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且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式的學習,讓學生在操作中觀察、分析和討論,經歷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依照著新課程中的教學理念,創設出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氛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增強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邏輯性和嚴密性,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
例如蘇教版《分數加法與減法》中,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探索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轉化思想。教師列出一個簡單的分數加法算式,讓學生根據以往做加法的經驗,猜測并質疑結果,有些學生直接將分子和分母分別相加,引導其他學生深入地思考:“他給出的結果對嗎?從什么地方看出結果是錯誤的?”讓學生知道直接相加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教師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在草稿紙上寫下自己的解題方法,然后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提示學生采取化整數、化小數、通分的方式來進行,指導學生在不同的計算方法中掌握轉化思想的運用,之后提醒學生進行驗算,同時強調計算結果要約分的最簡分數,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本步驟及注意事項,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處在引導的位置上,讓學生自主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三、依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法
新課程中提出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學活動需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獲取知識的成就感,樹立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增強他們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小學數學教師可采取分層式的教學策略,設計有梯度的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提問、觀察、談話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時做好學生能力的評估與教學方案的優化等工作,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高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講授扇形統計圖的一課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折線、條形統計圖的內容,鞏固學困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給學生一些緩沖的時間,使他們快速進入新知學習的狀態中,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這節課的內容。
新課程背景下要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高速提升,教師還需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注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趙金桂.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
[2]張真,李俠.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2).
[3]郭慶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踐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