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海
2018年9月,我同其他援藏支教老師一起來到了美麗的香巴拉鄉城縣,并積極投入到了各自的援藏支教工作中。通過前期的調研后,我和程乾華、陳勇兩位資深教師共同商議后提出了“借力瀘縣援藏教師,探索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模式,實現鄉城教育可持續發展”的“1+3”對口幫帶,促進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快速提升的發展思路。通過我們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上的傳、幫、帶,互研與合作達到快速提高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的專業及業務水平,從而輻射帶動全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并逐漸研究建立具有鄉城特色的年輕教師的培訓模式。真真切切為西藏自治區培養出一支帶不走的青年骨干教師隊伍。下面以我組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洛絨益西為縮影,介紹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
洛絨益西:甘孜州鄉城縣人,90后的他在鄉城縣尼斯寄宿制中心小學校擔任小學四年級4班(現五年級)數學教師及班主任工作。他風趣幽默,普通話非常好,性格溫和。
我選擇這位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進行幫扶,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經前期調研后,我考慮到鄉城縣尼斯寄宿制中心小學教師隊伍流失較大,急需要補強中間力量,幫助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快速提升他們的專業及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西藏自治區學校持續發展的需求。
(二)這位西藏自治區年輕教師可塑性強,比較容易接受外面的教育教學理念。
(一)開始對我們進課堂聽課非常抵觸,總是以“遲到、評講作業”等形式故意阻止我們進入他的課堂聽課指導。
(二)從我們來到尼斯寄宿制中心小學開展活動后,他就開始不上早上第一節課,只上后面任何時段的課。因為“不自信”“怕上不好”“怕學生不能正確回答問題”等原因,他總是在我聽他課的前面一節課把準備給我聽課的內容上一遍后,才允許我進入課堂聽課指導。
(三)一開始他課前準備很不充分,課堂教學較凌亂,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不高,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剛開始他工作主動性非常差,幾乎是說一步走一步的情況。
(一)從情感入手,加強感化
根據他的一系列表現,我多次與他座談交流,在情感上給予了非常多關懷,使他在較短的時間里融入到了1+3幫扶活動中,并與我們支教老師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進而從他內心深處不再對我有任何抵觸情緒,并愿意接受我對他的幫扶指導。
(二) 師傅引領,深入課堂幫扶
為了使洛絨益西老師能盡快成長為教育教學能手,并幫助他樹立信心,“1+3”幫扶組采取了“結對子”的方式進行幫扶。2018年11月6日我與尼斯寄宿制中心小學洛絨益西老師結成一對。幫其訂立目標、研究措施、幫帶業務、傳授經驗。根據洛絨益西老師前期表現出的課堂教學水平,我常常與他就某一課題開展一幫一備課,并幫助洛絨益西老師分析教材,教他如何備課;在備課中告訴他哪些環節應該怎樣在課堂上實施。在網絡上學習名師的課堂實錄,并將一些適合他及他班級的案例運用到他的課堂教學中,也是幫助洛絨益西老師盡快掌握高效的備課、上課的一個好方法。另外,我每半個月都要求洛絨益西老師在校內上一節公開課。因為公開課是快速提高他課堂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幫助他樹立信心的最佳機會。他上完課后,根據洛絨益西老師的課堂教學表現我與其他聽課老師開始提出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改進。這樣一系列的幫扶措施能盡快提高洛絨益西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讓他在很短的時間里樹立信心,從而能自信、自如地站在講臺上完成好每一節課?,F在益西老師有任何問題都會在第一時間找我,給他提意見、提要求,并會積極地邀請我去聽他上早上“第一節課”!
(三)搭建平臺,展現風采:
2019年10月—2020年6月,是“1+3”幫扶活動的第二年,洛絨益西老師在甘孜州2020年小學數學微課大賽中錄制的“有趣的測量”榮獲州級二等獎,并在鄉城縣教體局教研室組織開展的片區及全縣“教學設計競賽”“課件制作競賽”“教師教學論文比賽”“片區教研課大賽”等比賽中名列前茅,獲得了教體局及尼斯小學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特別是“自信心”的建立,使他現在成為了鄉城縣教育系統有名的節目主持人。
洛絨益西老師在“1+3”幫扶活動兩年的成長過程,對我產生了極大沖擊。他從一個沒有什么課堂經驗、懶于鉆研課堂教學的西藏自治區年輕教師,發展成為學校骨干教師、鄉城縣教育系統優秀的主持人。他的成長我想有以下因素:
(一)我逐步培訓他把握課堂的能力,并安排他積極參加縣級以上及學校組織開展的各類教學教研,使其在各項活動中去積累經驗。雖然一開始洛絨益西老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但我還是用發展眼光和真誠的態度去幫扶,為他的成長創設機會和空間。
(二)在洛絨益西老師成長中,我積極為他爭取各種機會使其進行鍛煉,并有幫助、有監督、有要求、有落實地履行幫扶協議準則。幫扶組千方百計發動各方力量幫助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成長進步,把工作落在實處。2018年12月鄉城縣組織教師到瀘縣跟崗培訓,我極力推薦他前往學習。其實他的上進心還是比較強,所以我每時每刻都注意去激發和調動他工作的積極性,并及時肯定他在工作中的優點,讓他通過“1+3”幫扶活動成長為尼斯寄宿制中心小學青年骨干教師工作典型,從而輻射帶動全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并逐漸研究建立具有鄉城特色的年輕教師的培訓模式。
總之,作為“1+3”幫扶活動的指導教師及援藏支教老師,我只有真誠地愛護、無私地奉獻、耐心地幫扶、及時地鼓勵及肯定去引導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使他們在短時間既掌握如何更好地上好每一節課,如何去聽課、評課,從而成長為鄉城教育的中堅力量及西藏自治區學校的骨干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