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淋淋
摘 要:文章立足于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教育意義,以為廣大參觀人員提供高質量的講解服務為目標,以博物館講解員的作用作為切入點,探討了博物館講解效果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博物館講解員;作用;教育意義;知識傳遞;效果;策略
1 博物館講解員的作用
如果說博物館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和文化符號,那么講解員就可以被喻為是這座博物館的形象代表,是博物館的名片和文化符號。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工作是建立在館藏陳列基礎之上的通過科學準確的語言和語言之外的其他表達方式將自己熟悉領域的知識傳遞給參觀人員的一種具有宣傳教育意義的社會公益活動。講解員的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責告訴我們,他們是一座鋪設在社會民眾與博物館之間的起著知識傳遞功能的橋梁,是一條牢系在社會公眾與博物館之間用以維系情感的紐帶。一邊是職責所系,一邊是性質使然,如何提高講解質量、如何取得理想的講解效果、如何讓參觀人員滿意、如何給參觀人員留下難以忘懷印象,就成為博物館中每一個有責任心、有上進心、有敬業精神、有奉獻精神的講解員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客觀的說,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質量和講解水平,的確會很大程度的直接影響到參觀人員的參觀質量和參觀感受,所以說,面對眾口難調的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知識結構、不同認知水平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廣大參觀人員和社會群體,要想把自己培養為一名優秀的、全面手式的博物館講解員,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一方面需要廣大講解員長期不懈的努力專研業務,另一方面還需要廣大講解員長期不懈的與參觀人員進行情感層面的溝通與交融。這正如革命導師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在科學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向上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對于博物館講解員來說,身后徐徐尾隨的廣大參觀人員,就好比是一趟馳騁在知識軌道列車上的乘客,而講解員就好比是駕馭這趟知識列車的司機,能否讓知識列車上的眾多乘客在參觀完博物館之后滿載而歸,就看講解員的功課做得怎么樣了。在戶外導游圈里有一句慣用的說法,雖然頗具調侃意味,卻也不無道理,那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這句話語,“祖國上和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這句頗具調侃意味的話語,雖然糙了一些,但也從一個側面向人們揭示出對于一個導游來說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然而若是將博物館講解員與戶外導游做比對,則對博物館講解員在各方面的要求標準都比戶外導游高出了很多,而這也正是博物館講解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之所在。因為對于一個博物館講解員來說,僅僅掌握了語言駕馭技巧是不能勝任講解工作的,博物館講解是一項將語言與知識高度綜合在一起的行為藝術,在博物館講解員身上凝聚著教師、演講、話劇、表演、播音等眾多方面的藝術造詣,所以說,博物館講解是專業性與藝術性在博物館展廳的交匯展現。
我們都知道,參觀人員在走進博物館之后,首先看到的、接觸到的、認識到的就是博物館的講解員,從那一刻起,博物館講解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笑一顰、甚至是一個不經意間的眼神都會成為左右參觀人員視線和腳步的信號,都可能于有意無意間向參觀人員傳遞出了某種文化知識的信息。博物館講解員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毫無疑問,若博物館講解員再擁有優雅的氣質、從容的儀態、豐富的知識、動聽的聲音和專業的職業水準,那就更能給參觀人員帶來美不勝收的視覺享受,就更能給參觀人員帶來有文化、有內涵的館藏參觀體驗,從而激發出廣大參觀人員對博物館及館藏展品的敬重,對科學知識和歷史遺產的敬仰,對博大精深的祖國文化的敬愛,和對博物館講解員職業的由衷敬佩。
2 博物館講解效果的提升策略
依筆者看來,要更好地提高博物館講解效果,還需要講解員從這樣一些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第一是要樹立服務意識。講解員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具備全心全意為參觀人員服務的思想意識,無論接待對象是什么樣的參觀人員,講解員都要報以同樣的熱忱,給予同樣的熱情,一視同仁,平等相待,主動對接,有問必答,用真誠的服務贏得參觀人員的好感,用真誠的服務向參觀人員傳遞出公益事業的正能量。
第二是要加強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對職業行為的內在規范和要求,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諸多方面,是工作人員在職業生涯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講解員作為連接博物館與參觀人員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必須要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建設,顧大局,識大體,愛崗敬業,克己奉公,這樣才能保持講解工作的專業水準。
第三是要充實知識領域。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么博物館講解員就是館藏展品靈魂的工程師,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都是要把寶貴的知識傳遞給傾聽的對象,所以,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領域,不斷為自己“充電”,這是每一個博物館講解員都必須具備的工作素質,只有那些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在求知的路上永不停步的講解員,才有資格贏得參觀人員的尊重。
第四是要注重儀表儀容。博物館是莊嚴肅穆的地方,是知識的神圣殿堂,博物館講解員儀容儀表與博物館形象有著緊密的聯系,一個整潔大方、儀態端莊的講解員會更容易抓住參觀人員的視線,會更容易讓參觀人員靜下心來認真傾聽你的講解,會更容易帶領參觀人員在知識的海洋愜意的徜徉,所以,注重儀容儀表也是博物館講解員取得良好講解效果的利器。
第五是要運用語言技巧。博物館講解員對語言技巧的運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語音和語調方面,這是因為語音和語調能夠有效地調節講解現場氛圍,能夠盡快的把參觀人員帶入靜心聽講的境界;二是在吐字發音方面,這是因為講解員只有用標準普通話進行講解,才能讓來自四面八方各個地方的參觀人員都能聽得懂,才能發揮出講解的作用來。
第六是要善于溝通交流。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對象是參觀人員,是一個個有情感、有頭腦的鮮活個體,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目的是“把有傳給沒有”,“把已知傳給未知”,博物館講解工作的這一特殊性要求講解員必須要善于溝通與交流,通過溝通與交流讓自己的講解工作變得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讓靜態的館藏作品在自己的口中和參觀人員的心中活起來。
第七是要處變靈活機動。博物館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博物館講解工作中永遠不的是講解員的堅守,永遠變化的是館中參觀的群體,每一群參觀群體的到來,或者是每一名參觀人員到來,對講解員都是一次新的開始,所謂眾口難調,聚訟不已,所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觀眾流水線面前,博物館講解員只有處變不驚,靈活機動,應對自如,方能“hold”。
第八是要借力多媒體優勢。俗語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物館講解員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準固然重要,但是在信息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下,僅憑傳統的功力和技巧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參觀人員的多方需求了,所以,借力多媒體優勢,充分發揮出現代化設備的優越性能,對于博物館講解工作來說,當然是一件錦上添花之舉。
參考文獻
[1]文志平.淺析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及其提升途徑[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0(06).
[2]羅雨笙.淺談博物館講解員的素質要求與培養途徑[J].中國培訓,2006(12).
[3]黃萍.試論如何提高專業性科技博物館講解員的解說水平[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8(06).
[4]盧翠梅.關于基層博物館講解員綜合素質修養的幾點看法和建議[J].大眾文藝(理論),2009(05).
[5]蔡文卿.簡析博物館講解員的吸引意識和反饋意識[J].大眾文藝(理論),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