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結合二級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各非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案,對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進行探究。
關鍵詞:C語言;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大綱、內容、模式和評估方法在非計算機專業中是相同的:教學活動的安排是以知識講授為中心;課程目標的設定與企業對于學生的畢業要求之間存在很大差距;課程目標較難實現;教學模式單一且偏少;學生的成績認定也是按照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按照一定的加權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一般按照30%,期末成績按照70%分配。針對目前的形式,教學改革也是大勢所趨,且具有重要意義。
1 改進思路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的公共課,在學生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后,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后續的專業課程,能更好的的服務本專業,是學生學習和未來就業展示自己專業能力的基礎[1]。在當前的教育和就業背景下,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1 以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
分析研究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目標和機汽學院各專業就業企業要求之間的關系,對目標進行細分,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與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相對應的學習模式和學習內容,培養企業需要的具有實踐能力的學生。
1.2 改為以學生為中心
把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傳統模式中,老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改革后的教學模式是,學生不光要跟著老師寫,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學生自我的發展和專業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這就要求老師要培養學生得到來自正確學習的正反饋和積極學習的成就感[2][3]。
1.3 改進學生的考核方式
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機汽學院對于學生傳統的評價考核方式是上課考勤簽到、上課提問互動、課堂課后作業和期末考試等方式。在當前教育背景下,要求任課老師在上課前就要準備好各個學習區塊的評價考核明細、并與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學生相對應的內容和考核內容,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利用計算機、C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4]。對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和培養目標,進行數據分析,進行研究反思,對傳統的教學活動進行改進優化。
2 改進內容
2.1 對大綱進行改進
根據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設置的不同,訂制滿足各專業要求的教學大綱。對課程目標和招聘企業對于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畢業要求之間的聯系;對于對課程設置的知識點和各理工專業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目標有很好的掌握;掌握這些過程和考核方式的實現手段及方式。
2.2 更新改進教學內容
機汽學院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各專業課程,都是沒有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這些課程的后續要求,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在課程講授時,讓學生真正了解到當前本專業的實踐領域和市場環境,為后續學習提供更多學習動力和學習目標。對機汽學院各理工專業的C語言的應用方向和領域進行市場分析和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制定適合本專業學生的學習應用場景[5]。
依據機汽學院各專業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比如:數控技術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對學生的編程能力要求較高,C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數組、指針等重難點內容要多講;而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后續課程對于C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指針等知識點要求不多,就可以少講。
2.3 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和機汽學院各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選擇更多的符合學生個體差異性的教學方法。1)在開課之前就正確的理清和安排好具體的教學過程:從傳統的灌輸式的講授基礎知識,改為從基礎出發,讓學生能夠把學習當做樂趣為目標,寓教于樂,讓枯燥的知識點能夠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2)改變傳統的老師單一的漫灌式講授,利用課堂時間,更多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造更多的課堂互動和討論環節,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3)充分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多媒體硬件技術,充分利用好網絡動畫和視頻影像,讓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講抽象難懂的程序語法及算法等知識通過模擬演示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充分利用好自媒體網絡資源,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4)講課堂提問可以分部安排一部分到課前預習中,從基礎知識為引線,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根據機汽學院各專業的不同特點,在各個教學階段,選擇對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比如:1)在導課階段,將講授知識點改為培養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講一些當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例子,讓學生能夠更多的代入到所學的內容,引入各專業后續課程學習中C語言的重要性,讓學生對本門課程有更高的重視和學習目的性。2)運用更多更好的學習方式。例如:在給學生講授算法內容時,可以引入網絡資源,利用手機等自媒體錄制視頻進行課下復習,讓學生對于難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學習,鞏固知識。
3 改進考核方式
根據機汽學院各專業的特點,并依據課程目標和考核部分的關系,制定各專業相適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從傳統的考核方式出發,改進為偏重為對動手能力、分析解決能力及實踐能力的考核。將考核方式進行具體細化,制定整合合理的考核方式。任課老師依據各個專業考核分析結果,反饋到各個教學環節中。
4 總結
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是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是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滿足企業及后續課程的需要,本文對C語言程序設計的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以期為了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優秀的符合社會和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衛敏,王令.符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時代,2017(2).
[2]張小燕,鐘圣華.多媒體技術與系統課程的本科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9,292(04).
[3]王昌,汪建新,譚心.融合工程教育認證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
[4]馬保聰,田相克,張佳文.多元化學生學習評價模式在工程軟件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8,000(032).
[5]劉先明,宋余君,米賢武.以專業為導向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改研究[J].智庫時代,2019,192(24).
作者簡介
宋志飛(1985-),漢族,男,安徽太湖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蟻群算法及應用、計算機軟件及應用、職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