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羅兼 吳黃懿 花海燕 池德汝 陳世輝 周景亮 羅敏峰


摘? ?要:《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近機械類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先修課程《機械制圖》、《工程材料》、《金屬工藝學》等基礎上,完成機械的機構原理、機械零件及其設計的學習。該學習的內容信息量大,知識點多,而學習的過程相對枯燥、難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主能性較差。本文主要通過總結《機械設計基礎》核心素養的基本描述,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各要素,改善了教學環節中原有的相對枯燥的教學環節,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 機械設計基礎?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a)-0185-02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近機械類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先修課程《機械制圖》、《工程材料》、《金屬工藝學》等基礎上,完成機械的機構原理、機械零件及其設計的學習。該學習的內容信息量大,知識點多,而學習的過程相對枯燥、難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主能性較差,以考試為導向的教學,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但在知識的應用上,能力提升不大,特別是在此之上的創新則更難實現。哈佛大學等高校在很多學科上采用了案例教學模式,對教學手段、內容、方法、目標、過程等各個要素進行重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借鑒案例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本身對課程教學設計進行重構。
1? 課程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緊緊圍繞培育發展全面的人,這個核心目標,涵蓋了三維度、六素養、十八種具體能力。核心素養的著眼點,不再是各學科的任務簡單地分解,而是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的“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在文獻[1]中,王為民教授提出了當前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涵了人文的底蘊、科學的精神、學習的習慣、實踐中的創新、責任的擔當等,本人結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基于課程特征識別和歸納出若干描述點如圖2所示。
2? 案例模式下的提升實現
如圖3所示的例子,在工業設計班級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以案例模式驅動,以文創和生活作品為設計目標。學生在學習了各種機構的原理后,進行機構組合和集成創新。圖4的例子就是以中國傳統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和許仙及江南西湖作為造型設計的出發點,內部應用機械結構原理,再現浪漫、美麗的愛情傳說。設計過程中的動作編排,音樂設置,則要求學生很好的去體現人文精神,而機構的組合則考驗學生機構原理的掌握,設計出來的零部件則考察學生對現代設計方法的掌握情況,最后完成的商業計劃書,則要求學生要有較好的市場意識[2-6]。
3? 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總結《機械設計基礎》核心素養的基本描述,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各要素,改善了教學環節中原有的相對枯燥的教學環節,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總結如下。
(1)機電類課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環節,讓教與學的互動提升;(2)案例教學應設計好考核指標,以提升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3)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教師要逐步提升教學案例質量,以更好地為教學各環節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為民,趙國祥.當代中國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基于普通本科院校開學典禮寄語文本分析[J].大學教育科學,2018(7):20-26.
[2] 臧玲玲.國際視野下大學生核心素養研究—基本文本分析的視角[J].現代教育管理,2017(12):102.
[3] 張琴.論全面發展視域下的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J].江蘇高教,2017(9):79-80.
[4] 譚建平,王卓.論“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在機理[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9):52.
[5] 孫偉,陳濤.以參與者為中心的哈佛管理案例教學法及其啟示——基于哈佛商學院PCMPCL項目的述評[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1):97-103.
[6] 肖燕芳,核心素養視域下大學生創客社團實踐的研究[J].智庫時代,2019(9):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