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東
[摘要]數學學科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和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數學學科中包含許多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知識點,再加上學生認知水平、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等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存在差異性。為進一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老師可以將差異化教學方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通過多樣化輔助教學方法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鍛煉和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方法;探討
隨著新課程標準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實施,老師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更加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并積極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鍛煉和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數學學科,由于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導致一些學生在對該學科知識內容學習時存在一定難度。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取得相應進步,老師將差異化教學引入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數學學習需求,還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一、差異化教學內涵及特點
(一)差異化教學內涵
差異化教學主要是指老師在開展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差異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獲得進步和成長。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老師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教學中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于每個學生學習方式、知識接受能力等不相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
(二)差異化教學特點
1.個體差異化。初中階段學生基本已經形成固定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導致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這種差異性不僅體現在學生數學成績上,還體現在學生性格特點、學習行為上。因此老師實施差異化教學時,需要建立在學生個體差異化基礎上,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數學學習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2.目標差異化。老師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都有一個總體教學目標,學生進行學習依然也會有學習目標,并對學生起到激勵和督促作用,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老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每位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目標指引下,有層次地進行數學知識內容學習,進而取得學習進步。
3.輔導差異化。老師需要根據學生數學學習所體現出來的差異性,實施不同的課后輔導,在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課堂延伸和拓展,鍛煉和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幫助不同階段的學生取得不同進步。
二、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結合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需要對學生檔案進行查看,并通過家訪、座談等方式,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從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將學生分為A、B、C層次,每隔一段時間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重新評估,對學生層次進行調整和優化。最后為了避免分層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教師要對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原因和目的向學生及家長闡釋清楚,這只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輔助手段,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數學學習信心和機會,并在差異化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提高初中數學學習效果基礎上獲得個性化發展。
(二)多種形式互動教學
將差異化教學進行應用,為充分發揮其作用,除了需要老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以外,還需要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模式,達到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首先,多媒體教學。在數學學科中存在很多抽象性知識內容,老師運用口頭教授方式無法讓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這時候就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以更加形象和直觀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印象,還能夠增強學生理解。如:在對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開展教學時,學生非常容易出現知識混淆情況,為讓學生更好區別,老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以圖形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到一元一次方程主要表示X的值,并且這一值具有唯一性,而一次函數主要表示(X,Y)之間關系,存在無數解。其次,層層設問。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老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將層層設問應用到差異化數學教學中,在問題設置上需要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原則,在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基礎上,還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激勵學生不斷挑戰。如:在對全等三角形開展教學時,老師就可以通過設置情境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采用動手操作、交流等方式,對全等三角形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如:運用三角板在紙上畫出圖形,然后按照圖形剪下紙板,問:剪下紙板與三角板大小、形狀是否相同?你能否從ABC≌DEF中判斷所有對應定點、邊和角?最后給出隨堂練習,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不同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課堂知識內容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自身思維,豐富基礎知識結構,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以后每位學生也會有所獲得。最后,小組合作教學。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相互合作探究過程中認識到自身優勢和特點,并且在與其他同學溝通交流中發現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學習他人優點,實現相互幫助、相互進步的作用。如:在對數據的整理、調查與描述開展教學時,老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作業,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發揮每位學生自身優勢,在學生掌握主要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不同層次作業設計
作業對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和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充分發揮這一作用,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不同層次作業設計,這也是實施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老師也要遵循課本教材實際,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對作業難度進行綜合考慮,然后以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的方式呈現,以更好地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使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如:在對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進行學習以后,老師可以設置解方程基礎訓練、租車應用題和多種方法解題思考作業,讓學生通過基礎訓練對課堂所教授知識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而通過實際生活較常遇到的租車、打折等案例,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內容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最后讓學習較好的學生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可以實現知識延伸和拓展,并且使學生開動腦筋,強化數學思維和能力,使其獲得全面發展。
初中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具有至關重要作用,而將差異化教學方法應用到其中,不僅契合學生學習存在差異化特點,還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基礎上,學生數學自信心得到提高,并且在每次學習中都能夠取得一定進步,從而使初中數學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