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瓊臺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qtjg201501。
摘 ?要:《山溪唱歌》是一本攝影主題的圖畫書,以攝影圖片為主,文字補充,圖文有機結合的方式,講述了大山里的一條溪流的故事,彰顯出詩意美學。作品表現了集中凝練的自然之美,產生了敘事的節奏韻律之美,蘊藏著濃郁的抒情意味和深切的人文關懷。
關鍵詞:詩意;自然之美;敘事;抒情;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羅敏(1979-),女,四川合江人,瓊臺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兒童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2-0-02
《山溪唱歌》是兒童文學作家彭懿的一本攝影主題的圖畫書新作,通過一系列攝影圖片,配以詩歌文字,講述了大山里的一條溪流的故事,充滿詩意,它集中凝練地體現了自然之美,富有節奏和韻律,抒情意味濃郁,表達了深切的人文情懷,升華了圖畫書自然的主題。
一、集中凝練的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遼闊廣大的,大自然之美豐富燦爛,文學作品如若對自然之美進行描述,在浩繁的篇章中窮盡文字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呈現,何況是一本短短的圖畫書。而以圖畫為主要載體的《山溪唱歌》則用一系列攝影圖片,概括、濃縮了自然廣闊豐富的美,體現出了圖畫書直觀形象表達對象的優勢。《山溪唱歌》一開始便以植被豐厚的綿亙的山脈圖片展現了自然的繁茂、寧靜、深遠、古老和神秘,接下來以溪流作為對象,以一幅幅不同的圖片表現了自然的明媚、多彩、清幽、奔騰、繽紛、生機、靈動、永恒,表現了自然的光、影,自然的雨、霧,自然的風和雪,自然的平淡和絢爛,自然的離別和新生。
詩學一個突出的特征便是美的凝練,詩歌因其體制結構的限制性,只能集中凝練地表現美,讀者通過對高度概括而韻味雋永的語言的體味而產生聯想和想象,通過與自身經歷與體驗的結合而還原這種凝聚的美的本來面目,從而產生審美的愉悅。《山溪唱歌》是一本以攝影圖畫作為語言來表現自然的圖畫書,更是一首走進自然、觀賞自然、感受自然、體驗自然、贊美自然的以自然為主題的詩歌作品的直觀形象化,它就是一部用圖畫語言創作的詩歌作品。因圖畫語言的特殊性,圖畫語言比起文字語言,融入了形象、構圖、色彩等元素,加之圖畫書的體制特點,在表現對象方面,它比以文字為主要載體的詩歌結構要宏大得多,給讀者的感受不僅直觀,而且更加豐富和深邃。《山溪唱歌》描述了自然四季、山水草木、光影明暗、雨霧風雪、絢爛與平淡、新生與死亡,僅僅用短短的一些圖片進行有機組合,便全面概括了自然之美與特質,宏大地呈現了自然之豐富,加之在圖片處理上有全景、局部、遠景、近景、特寫,自然之美得以完整、清晰、深邃而震撼地呈現出來。
詩學的凝練之美常通過對語言的聯想和想象還原世界的本真,產生語言之外的悠遠審美體驗。《山溪唱歌》的語言主要是圖畫語言,輔佐以文字語言,二者相互配合,便還原了一個完整的、靈動的、有生命力的、有余韻的大自然。圖畫書以山溪為主角,這不是一條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山溪,而是一條活潑的有生命力的山溪,因為這是一條在山里“唱歌的山溪”,整個自然因為這條山溪的歌唱而靈動活躍起來,生命充盈。唱歌的山溪流過自然四季,流過自然的每一個地方,流過每一個日日夜夜,自然便不再寂寞,不再沉默,安靜卻不呆板,即使平淡也不乏味,因為有了生命,自然便有了詩意,有了余韻,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言“一個寒冷的秋日,我在林木森然的山谷里與一條山溪撞了一個正著,那一瞬間,我真的是被驚艷到了:一片片紅葉,落在溪流中長滿了青苔的石頭上,那么輕盈,那么靈動,仿佛是一群翹著腳尖在起舞的精靈……”“現實中還真有這樣一個宛若童話般的仙境”。
二、敘事的節奏韻律之美
圖畫書是由繪畫和文學語言兩種媒介相互補充,通過圖與文的有機結合而產生完整故事的特殊的兒童文學門類。彭懿也認為,圖畫書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圖畫書在文體本質上是有敘事特質的。《山溪唱歌》是一本以大山里的山溪為主角的以自然為主題的攝影題材的圖畫書,相比敘事性文學來講,情節和細節的演繹并不那么詳盡充分,相反,詩性特質比較突出,同時也保留了弱化了的故事性,作者采用童話的手法,創作了一首圖畫語言為主體的童話詩,在講述一條關于山溪的故事時,也產生了故事的詩性節奏和韻律之美。
圖畫書一開始便是一幅大山圖,大山植被茂盛,深遠遼闊,古老神秘,然后便聽見山溪的唱歌聲,故事的主角將要出場。接下來,在一片密林里,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長滿青苔的石頭,石頭上面鋪上了落葉,林中草樹蔥郁鮮活,生意盎然,一條溪流穿林而過,被林中石頭一分為二,“是誰?是誰?是誰在山里唱歌?”有聲音問道。接下來的圖畫里,山溪合二為一,匯成激流,氣勢奔騰,兩邊的青石上落滿紅葉,隕落與生命在此碰撞,有聲音回答“是我,是我,是我在山里唱歌,我是唱歌的山溪。”一問一答產生了生動的富有趣味的故事情節,也塑造了活潑、歡愉、富有生命力的山溪形象。接下來,山溪繼續蜿蜒前行,兩旁大大小小青石雜布,落英繽紛絢麗,山溪時而緩緩流淌,時而湍急澎湃,時而涓細,時而寬闊,溪水澄清透底,水面雜英鮮亮耀人眼目,直射進人的心靈深處,正如配圖的文字,講述了山溪的心愿:“唱歌的山溪,你為什么深深地藏在山里?”“我在等你來找我。你在外邊的世界待得太久,心在干涸,心在沉默,所以,我要住進你的心里,為你流淌,為你唱歌。”接著,深山里的山溪繼續流淌,它在流淌的過程中碰到了雨,遇見了霧,與風、雪相遇,流經綠葉雜草時體驗到了自然的平淡安靜,流經燦爛花葉時感受到了自然的絢爛鮮麗,目睹了自然的離別與新生。山溪在流淌的過程中一直很快樂,因為它一直在快樂地歌唱,它感受到了生命之美,生命不僅因為自身的存在而美麗,更因為它的永恒而美麗,“生命,就是這樣美麗而永恒,從春到夏,到秋冬。”而快樂的山溪帶著對生命之美的感悟“住進你的心里”,并且希望“你”告訴每一個人,讓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山溪,然后把它裝進心里。
整篇作品敘事節奏是非常清晰的,一條唱歌的山溪出場,是“要住進你的心里,為你流淌,為你歌唱”,山溪帶著“你”,一路感受自然生命的美麗并住進了“你”的心里,山溪希望“你”能告訴每一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山溪。作品在敘事中也產生了美妙的韻律,這種韻律一方面體現在,圖片伴隨著敘事的節奏呈現出的場景內容或安靜或喧鬧,或樸素或華麗,或熱烈或清冷,或寬廣或狹窄,或遠或近,或明或暗,或繁或簡,即便是特寫,也分為一大片鋪滿地的層層繽紛落葉,和單獨一枝上零星幾片樹葉,或是幾朵空中飄飛的蒲公英。這樣,圖景在張弛之間便靈動地表現了自然的音樂律動。另一方面,圖畫書的輔佐文字部分,本身就是一首結構完整、富有韻律的童話詩,詩歌文體的體制特點之一便是要求鮮明的音樂韻律,《山溪唱歌》的文字從“哎嗨,哎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開始,敘事的過程中整首詩歌體現出了強烈的音樂特質。同時,因為語言的跳躍組合,也產生了歡悅的音樂律動。作品末尾,附有一首作者經由正文文字部分精簡的歌詞、多秒教育作曲的以“山溪唱歌”作為歌名的歌曲,也可以看出《山溪唱歌》的配文詩歌的美妙音律。
三、濃郁的抒情意味和深切的人文關懷
作者彭懿出生于東北一個既沒有山谷,也沒有山溪的地方,他在后記中談到與“山溪”的際遇時說,十三年前就在開始尋找這條山溪,“我之所以這么執著,是因為我想用這樣一本攝影圖畫書,告訴我的小讀者,世界上真的有這樣一條美麗的山溪。我還想說:這樣的山溪,從前,有很多。現在,卻很少。”這段文字是對《山溪唱歌》創作的總結,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自然情懷,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感悟和贊嘆;二是人文情懷,表達了在當下生活中找回自我,回歸自我的真實、自由、獨立和幸福。
自然是美的,美的自然在圖畫書《山溪唱歌》中被一幅幅攝影圖畫直觀地清晰地呈現出來,大山、溪流、青石、雜樹、落葉、陽光、清晨、暗夜、雨霧風雪等主角,它們的存在以及存在的隨意恣肆姿態、色彩和個性,都美不勝收,這些圖片不止是一幅幅客觀的圖片,每一幅圖片都蘊藏著作者心中對這條山溪、對這片密林、對整個自然的欣喜雀躍、無比熱愛和向往之情。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是作者對于自己的生活體驗的有感而發和藝術傳達,反映的是主觀的東西,“唱歌的山溪”反映的是作者對自然的快樂體驗,以山溪的流淌帶出的整個自然之美的流動,反映的是作者對自然的強烈熱愛與向往體驗。在拍攝手記和后記中,作者談到了一些拍攝過程片段,作者融入自然、體驗自然的迫切、執著和熱情溢于言表。“自然,就是這樣美麗而永恒,從春到夏,到秋冬”自然,它并不只是一種客觀存在之美,更是一種永恒生命之美。正是因為作者對自然的感情,所以《山溪唱歌》里的每一幅圖片都充滿著濃郁的詩意情感,不只是對自然本身存在之美的向往,更是對生命的體驗,對永恒生命之美的贊嘆。
《山溪唱歌》表達的不只是一種自然情懷,更是一種人文關懷,人文主題增強了圖畫書的內容承載,深化了圖畫書的圖片內涵。《山溪唱歌》呈現的自然是一個深山里的獨立、寧靜、安逸、自由、生趣盎然、本真的自然,這樣一個世界與社會的喧囂、嘈雜、忙碌截然不同。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人們在對生活的追求中往往隨波逐流,逐漸迷失自我,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感慨道:“這樣的山溪,從前,有很多。現在,卻很少。”這句話一語雙關,一方面是自然的逐漸被開發,隱藏在深山里的原始自然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也隱喻著山溪所代表的自我的本真、自由與獨立在社會的發展洪波中逐漸迷失在對生活的追求與欲望中,然而,這樣的迷失并不讓人感到快樂,它讓人變得遲鈍、麻木,沒有生趣。圖畫書是由繪畫和文學語言兩種媒介相互補充、有機結合來完成敘事的,《山溪唱歌》文字的補充使圖片想要表達的內涵更加明確和清晰,“我在等你來找我,你在外面的世界待得太久,心在干涸,心在沉默,所以,我要住進你的心里,為你流淌,為你唱歌。”“山溪,謝謝你,謝謝你住進了我的心里,讓我的心和我的歌永不分離。”“不管他是一個大人,還是一個小孩,他都有一條屬于自己的山溪,請找到它,然后把它裝在心里。”作者極力地表現山溪的生命力、生命色彩和生命趣味,實則在極力地呼喚人的心靈、自我的回歸,回歸到一種本真、自由、充滿色彩、生機、活力和趣味的狀態,因為,只有找到自我的“山溪”,讓它“住進心里”,才不會是沉默的行尸走肉,人的生命才會復蘇,才會獲得幸福和快樂。山溪在唱歌,唱歌的山溪住進人的心里,人的心里也便有了歌,人的生命才會變得明亮鮮活。
參考文獻:
[1]彭懿.山溪唱歌[M].南寧:接力出版社,2017.
[2]方衛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