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
【摘要】在現當代的PISA閱讀數據調查來看,學生四項閱讀基本閱讀能力數據并不理想,部分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但他們的閱讀能力是遠不足以匹配的。再觀西方的閱讀數據,美國的閱讀數據從數量和能力評價上,都是我們的6倍,這為什么呢?因為閱讀能力與閱讀數量并不正向成正比,閱讀的能力要求會逐年上升,在課程標準當中有明確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個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做出了明確規定, “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遍喿x數量上升時,同時要對孩子的能力產生要求,而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兒童今后獲得學業成就和事業成功的基礎,所以,我也在不斷地努力和琢磨多樣化閱讀形式,如何能夠讓4-6歲階段的孩子,愛上閱讀,大量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量;多樣性閱讀形式;兒童閱讀能力
一、閱讀的原因
根據大數據調查顯示,人們閱讀的動機有以下幾種:(1)強烈的閱讀興趣;(2)閱讀的巨大價值促使;(3)閱讀會拓寬思維廣域,所以人們去閱讀。其實這些都是學齡階段閱讀或更深遠閱讀的輻射點,至于最開始的閱讀動機,特別是兒童閱讀動機,是閱讀能帶來愉悅感而并非功利性。
兒童的閱讀不應該只是浮光掠影般地掃過一排排的文字,更是應該是適合他們的能力水平的興趣閱讀,而激發他們興趣的一項重要心智活動。制定適應兒童年齡特點的閱讀計劃,給孩子一個精心設計、陳列大量讀物的環境,準備的都是他們喜歡的書,很大程度會讓孩子進入閱讀的“狀態”,為孩童未來學校、家庭、社會導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熱衷于某籃球對的孩子,已然是一位投入的學習者,他會帶著那份專注和既有的知識閱讀報紙上的體育新聞。地球上的每件事情都有很多狂熱的愛好者:觀鳥者、內野手、偵探、詩人、巖石收藏家,他們涉及這方面的閱讀也會變得活躍。
二、閱讀的多樣化形式
1.無字的書
3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先用洞穴畫來傳達故事,他們當時還沒有使用文字,如今的無字書也是利用這種傳統來表達的。這類書不使用文字,只用圖畫來傳達整個故事。
1.1想象閱讀
無字書沒有文字,而是用一些連續的圖片來講述整個故事。無字書是給初級讀者“讀”的書,獻給那些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隨意翻書的成年人。成年人在“講”故事時,可以用書中的圖畫作為故事的線索。無字書的特點是書中大量線條夸張的圖案,沒有文字,4-6歲的孩童總是忍不住翻開來玩,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去關注形狀、線條及顏色,孩童可以根據多種元素去想象,想象圖中人物準備干什么(想象猜測),人物的情緒變化對故事的發展的影響等(邏輯關系)。當然,想象閱讀訓練他們的想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
作為父母,如果能成為提問者,就是更好不過的角色,家長可以引領孩子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想象、找不同的線索支撐自己想象。多次反復下來,孩子會發現,一本書不只只有一個角度去想象故事,更不是只有一條主線,它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待故事的本身,譬如繪本故事《三只小豬》,沒有人規定故事應該怎樣的發展,家長打開自己的腦洞,啟發孩子多種維度去思考多個故事,三只小豬有了可以奔跑的無限空間。這就是無字的書的魅力,孩子還可以試著改變主人公的一個小小的選擇,想象后面產生巨大的變化。孩子的想象力是需要被呵護的,呵護了孩子的探索、觀察、想象的能力的無字書,一本能頂得上一百本。
1.2情景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 “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也培養不出這種情感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情感形成,與他的人生經歷以及體驗感受是相關的?!笨梢?,情景閱讀是至關重要,例如,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做情景閱讀,模仿西方文學繪本《樹屋》中作者的角色,通過天然的素材一步步搭建起充滿自然魅力的神奇屋子,在完工之時,家長可以跟幼兒一同宣布這個偉大的創造。孩子的年齡特征促使他是直觀思維,他喜歡與眼前的事物產生聯系,甚至發問,眼前的自然景觀,就是幼兒情景觀察的重要部分,甚至成為他們創作的源泉。此時若家長再準備一套顯微鏡,讓幼兒對樹屋旁的生物界發出探索的信號,初始階段幼兒會帶回一些大片樹葉進行觀察,中間階段幼兒開始用標本貼貼一些死去的昆蟲,顯微鏡下觀察肢節絨毛,皮膚紋理等。這是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構建的閱讀社區,是孩童自主創造的世界,獨立閱讀工作坊的課程目標就是讓作為公民的我們共同生活在豐富多彩的文學世界。
1.3游戲閱讀
4-6歲的孩子對形狀、線條、色彩比較敏感,家長可以嘗試讓他們用點、線、面結合的游戲來引領他們創作故事、閱讀故事。例如,兩條線體的交點為陸地,兩邊為河流沿岸,人類文明的開源地,人類故事以此展開,環保等故事也可以通過這個游戲來講述,幼兒通過多種游戲形式創作微故事,戲劇表演微故事。閱讀繪本《潔琪上月球》時,家長可以使用“引導式觀想”的形式,鼓勵幼兒去嘗試成為當中的一片羽毛、一只飛鳥、一個孤單的馬戲團成員等。幼兒很自然地走進故事當中,在故事中體驗到當主角的樂趣。
2.有字的書
無論是問題的針對性、知識的系統性、內容的豐富性還是闡釋的深邃性,一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此外,文字對人的想象里和思考力的考驗是圖片的直觀無法替代的。在思維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在語言風格和品質上,有字的書更具備它的魅力。
2.1多媒體識字閱讀
幼兒閱讀有字繪本時,可適當增加識字卡或識字視頻作為輔助。識字視頻可以為家長及幼兒提供直觀化識字平臺,通過字體象形的變化,更為形象地讓幼兒了解記憶字形字義,創設了學習情景,拓展了幼兒的學習視野,提高了幼兒學習興趣。例如,幼兒在認識“淚”字時,家長通過識字視頻將“淚”字的象形演變展示給幼兒,進而幼兒可以從“ ”“目”字中得到啟發。最后家長陪同通過多媒體閱讀,回歸到幼兒的生活場景,聯系生活的實際,共同閱讀眼淚產生的原因及其作用,從識字閱讀到聯系生活得到啟迪,幼兒的學習遷移能力會得到提升。
2.2經典閱讀
幼兒經典閱讀的選材要家喻戶曉,由淺入深,圖文并茂。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思維方式所決定,他們需要更直觀的圖文,輔助他們閱讀及理解。例如,《聲律啟蒙》《弟子規》《西游記》《笠翁對韻》等,非常適合幼兒閱讀學習。家長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吟唱,并且對幼兒對當中不了解的字、詞或者場景發問的地方進行詳細的解答,幼兒聯系圖文理解,多感官參與,促進了親子陪伴的質量,幼兒也在聽書的過程中跟讀,凝造了自由誦讀的氛圍,讓孩子隨手可以拿到自己喜歡的經典書目,讓這些經典書目成為幼兒生活的一部分,進而培養幼兒的誦讀理解能力。
2.3對比閱讀
所謂對比閱讀,就是家長引導幼兒就同類型題材進行內容、結構、人物形象、敘述特點進行分析對比,幫助幼兒閱讀時,聯系兩篇或者多篇文本進行比較,加深幼兒對文本的全面理解,提高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類比較能力等,幫助幼兒在日后的自主閱讀當中有明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繪本《我遇到了一只小灰狼》《小紅帽》,同樣的小紅帽角色,但是故事的設定不一樣,故事的走向也就截然不同;不同的人相同的經歷,也會有不同的抉擇。繪本中的“狼”是兩種不同的標簽,不再是壞事做盡、萬惡不赦的代表,所以幼兒可以讀到不同角色身上的生命力、完整性。幼兒在對比閱讀時,可以聯想到無限的可能,想象力會以此提升。
幼兒階段兒童的閱讀能力、創作力及想象力發展速度非常快,只要我們抓準關鍵期,找到合適幼兒閱讀的形式,將其閱讀能力和閱讀量有效融合,善于發現他們的進步點,肯定他們的閱讀行為,相信幼兒會在自由的閱讀空間里自由翱翔。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17年度課題“基于校園APP閱讀平臺提升小學生閱讀素養的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201750889】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
[2]露西·麥考密克·卡爾金斯.如何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5.
[3]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98-256.
[4]露西·麥考密克·卡爾金斯.如何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與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8.
[5]褚樹榮.開卷有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