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耄宜
摘要: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公開寬松的學術和文藝探討氛圍中卷土重來,威脅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知。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力量,有必要樹立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正確認識和態度。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大學生;影響;應對
一、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本質及表現形式
歷史虛無主義由來已久,但近年來呈現出復萌趨勢并影響越來越大,歷史虛無主義主要是通過三種外衣的隱蔽,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1.學術外衣。學術研究致力于客觀公正地挖掘歷史事件、還原歷史原貌,并且從中了解和掌握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但是目前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將學術研究進行神圣化,假用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采用斷章取義等方法梳理出許多與真實歷史相違背的歷史情況,誤導人們的視聽,進而危害歷史敘事和正統觀點的傳播。此外,歷史虛無主義還假借學術研究的創新性,為了創新而亂創新,在基于史料和細節探究歷史問題時,不惜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歪曲真實歷史。
2.文藝外衣。歷史本身有其嚴肅性,因此通過文藝展現的方式有助于歷史事件的形象化以及歷史人物的生動化,提高人們對歷史的興趣和認知熱情,進而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但是歷史文藝化也會存在很多問題,這給了歷史虛無主義趁機作亂的機會。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關于中共黨史、革命史的文藝作品中,這些歷史事件被過度塑造成人性被抑制、人格被戕害的單一史,忽視了這些群體存在的犧牲和偉大成就;人物也被極端化成坎坷曲折的命運,忽視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在文藝外衣的包裹下,歷史虛無主義能夠更加肆無忌憚地模糊歷史標準和真實歷史事件,夸大甚至虛構某些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處事風格,從而挑戰人們已有的正確光明的歷史認知。
3.言論外衣。歷史問題和研究的表述往往具有嚴肅性和嚴謹性,但在言論自由、百家爭鳴的時代背景下,歷史虛無主義能夠找到更多的發聲平臺,傳播其極端思想。通常而言,他們會針對已有定論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情節,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辯駁和曲解,甚至為了引起人們注意不惜嘩眾取寵,獲得一些認知能力有限的民眾的支持。隨著線上傳播渠道的廣泛化,這些言論很容易擴散成公眾輿論,從而干擾民眾試聽。網絡上言論的追蹤和監督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些錯誤言論往往難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
1.削弱大學生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歷史虛無主義鼓吹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糟粕,奠定了近代中國落后就會挨打的文化基礎;并且過度宣揚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歌頌其價值觀念的正確性和合理性。這種僅僅看到中國歷史文化負面影響、而忽視其積極作用的言論,會激發大學生的民族失敗情緒,減弱對中國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沖擊大學生形成的主流意識形態。對于正在逐步構建三觀的青年大學生而言,歷史虛無主義的出現會分散他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精力。在歷史虛無主義不斷推崇西方價值體系的時候,散播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時候,貶損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意義的時候,大學生也會產生困惑和動搖,產生對主流意識形態中所提倡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懷疑,并且難以分辨不同思想的權威性和正確性。
3.動搖大學生走中國道路的信心。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應當使用革命史觀,但是歷史虛無主義卻偷梁換柱,使用現代史觀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誤導結論。他們從各個方面詆毀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這種過度極端片面的言論就會動搖大學生對國家建設和發展的信心,削弱大學生對中國道路的正確認識和支持。
三、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主要措施
1.樹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觀念。在開展歷史學研究中,一定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觀念,以此引導對歷史事實的正確認識。相比之下,歷史虛無主義者通常是基于形而上學的觀念,開展歷史學研究,在歷史人物的評價、事實的還原以及歷史發展規律的構架上往往存在固有化的特征,進而提出一些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歷史虛無主義的強大隱蔽性,使得其受眾和信眾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具有較強自主分析能力的人,甚至是一些長期接受唯物主義教育、開展科學研究的高校或機構的學者。教育界和媒體界作為掌握權威話語權的群體,應當著重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強化對歷史發展規律和趨勢的正確認識,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始終堅持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2.依托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校是大學生接受新知識和新觀念的重要場所,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高校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社會實踐對學生教育的切實作用。此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存在著方式單一、流程化、形式化等問題,缺乏一整套高效合理的實踐體系。因此,高校應當充分發揮其實踐育人的平臺作用,開設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例如,開設紅色主題的實踐活動,帶領大學生參觀歷史事件的遺址、走進歷史人物的故居,才能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真實感受歷史。
3.利用網絡平臺促進思政教育的渠道多樣化。網絡新媒體為思想交流提供了全新平臺,使得信息傳遞和觀點表達更加便捷且多樣。學生在網絡平臺中學習歷史和政治知識,不僅學習資源的獲取更加便捷,也會有更高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歷史虛無主義同樣選擇網絡平臺作為其擴散的重要戰場,激化社會矛盾。面對這種情況,思政教育工作者同樣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宣傳正確觀念,通過多樣化的宣傳渠道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人物和發展趨勢形成正確認識,提高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辨別能力。例如建立一些官方網站,用于權威信息發布,宣傳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論調;或者通過QQ、微信等通訊平臺,與大學生保持密切溝通,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正確觀念的樹立。
參考文獻
[1]梁柱.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特點及其主要表現[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3(10):120-128.
[2]楊寧寧. 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3]楊軍.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高校師生的現狀、原因口對策[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