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摘要: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大量的閱讀儲備,形成了比較全面的閱讀體系,對于語文學習核心素養(yǎng)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所以,在開展小學高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優(yōu)先選擇整本書閱讀指導,引導學生在系統(tǒng)化的閱讀中開拓視野、鍛造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教育界對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始終予以高度關注。在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就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進行不斷探究與深入思考,逐漸創(chuàng)新和完善整本書閱讀教學體系,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整本書閱讀中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將以小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闡述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開展方法。
1 導讀激發(fā)興趣
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閱讀范圍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故事童話,而是更加多元化。所以,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導讀基礎課的價值意義,讓學生通過課程指引對閱讀充滿期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推薦書目的實際特征對導讀教學的模式進行適當調整,避免套用千篇一律的模板,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對書籍的閱讀產生強烈的興趣。比如說,倘若書籍具有鮮明生動的封面設計和插圖,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圖片資源來為學生進行閱讀導入指引,讓他們對書目產生良好的印象。以《夏洛的網(wǎng)》一書的導讀教學為例,書中涉及到大量的精彩片段,插圖水平整體較高,而且書籍方面也比較容易吸引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書籍中不乏小女孩兒搶奪爸爸手中斧子,這種具有強烈沖擊力的畫面,小孩子的力氣較小,但是通過傾斜的身體動作、緊握斧頭的雙手、飄飛的辮子可以看出小女孩已經(jīng)用了全身力氣。通過這樣的一張圖片,學生們可能會對小女孩的性格特點做出大膽猜測,猜測的結果如何并不重要,但是他們定會在這一過程中對書籍中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后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夯實了基礎。再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中融合故事講述和情節(jié)推斷,鼓勵學生大膽的發(fā)揮想象力對整本書集中故事的發(fā)展走向進行合理推斷,并在閱讀過程中對和自己想象不一樣的故事內容做出合理的質疑,既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又激發(fā)他們的質疑能力,確保其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刻理解。總的來說,有趣的閱讀指導應該設置充足的懸念,能夠真正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一步步引誘他們到達主題探討環(huán)節(jié),幫助其實現(xiàn)精神的升華。
2 品析文章語言
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式的閱讀已經(jīng)很難滿足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閱讀需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大量的閱讀不僅僅是開拓學生的視野,更是為學生的寫作訓練積累大量的素材。所以,教師應該在整本書的閱讀指導中,引領學生對優(yōu)美的深刻的語言表達進行深入評析,讓其接觸到不同特色的語言表達方法,并將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能做到熟練應用。當然,對文章語言的賞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受到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的影響,即便是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也不可能從初始階段就對書中一些優(yōu)秀的表達具備深刻分析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學生具備整本書閱讀興趣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鼓勵圈畫積累和批注理解,為學生布置整本書中某個橋段的主題討論,讓他們以自己的語言對書籍中的內容進行講述,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推動其在語文閱讀道路上走得更遠。一般情況下,高年級學生所閱讀的書籍語言表達的優(yōu)美已經(jīng)不停留在表面意義上,而是體現(xiàn)在其所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中。比如說,在引導學生整本閱讀《傅雷家書》《哈佛家訓》等書籍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他們快速找準閱讀的切入點,鼓勵學生在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小故事中去探究故事哲理,讓孩子們的思維接受名人思想的啟迪,發(fā)揮閱讀教學拋磚引玉的作用。
3 鼓勵閱讀交流溝通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會對某些人物形象乃至具體情節(jié)產生自主的認知,而這份認知會帶給他們如臨其境一般的代入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營造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按照新課程標準所推薦的書目要求班級內的學生每月至少閱讀一本書籍,并且以讀書交流會的形式為他們提供交流閱讀感想的平臺,讓他們在思想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獲得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談到的讀書感悟交流并不是讓學生刻板的對書籍的內容進行總結、對故事進行復述,而是要從大局出發(fā),對整本書的脈絡以及思想進行總結與升華,引領他們去找尋每一本書中蘊藏的他們所期待的自己,發(fā)揮主題閱讀的全部價值意義。比如說,曹文軒的絕大多數(shù)書籍都很符合當代學生的成長需求和價值傾向,以《草房子》的整本閱讀為例,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抽絲剝繭中分析“細馬”和“禿鶴”的人物形象,去分析他們的鮮明個性,通過自己的合力設想猜測,作者為什么要為主人公取這樣的名字,其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因素是什么,最終將主題升華到對“責任”和“尊嚴”的解讀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其終身影響重大,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始終堅持整本書的閱讀,通過量的積累實現(xiàn)質的飛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冬蘭.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3).
[2] 凌琳.基于整本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3] 董淑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
[4] 張敏.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廣州市從化區(qū)江埔街聯(lián)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