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娜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在老年醫學科中的應用。方法:將2019年8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模式,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個體化舒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舒適狀況評分(GCQ)、自查焦慮評分(SAS)、生活自理能力評分(ADL)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患者的住院天數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的GCQ評分、ADL評分、護理總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個體化舒適護理模式能有效縮短老年患者的住院天數,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降低其緊張感與焦慮感。
關鍵詞:舒適護理模式;老年醫學科;應用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住院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分組方法,將研究對象按年齡先分成3層:74~80歲(36人)、81~87歲(66人)、≥88歲(18人)。根據比例(50%)確定每層抽樣人數,其中74~80歲按比例應抽樣本人數18人;81~87歲按比例應抽樣本人數33人;≥88歲按比例應抽樣本9人。采用抽簽方法,從每一層抽出上述樣本數量人數,將其組成試驗組,剩下的組成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及文化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了解患者情況,密切觀察病情。(2)試驗組患者采取舒適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具體分為3個時間段進行干預:8:00—18:00為白班當班護士進行干預;18:00—2:00為前夜值班護士進行干預;2:00—8:00為后夜值班護士進行干預。為避免對研究結果造成干擾,將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分成兩個區,試驗組患者安排在A區,對照組患者安排在B區。
1.2.1飲食舒適護理
根據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飲食護理方法,指導和幫助患者選擇合理的飲食,每天4次。例如,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吃低鹽、低脂肪的飲食,飲食應清淡、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建議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少吃豬油、油膩食品;糖尿病患者應多吃糖尿病餐、高纖維食品、富含鈣的食品、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低糖蔬菜,以及油炸、油炸、脆皮、豬皮、雞皮等高脂肪食品,鴨皮等;冠心病患者提倡清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盡量用植物油作食用油,適當低脂、低鈉、多膳食纖維等;老年癡呆患者,鼓勵多吃魚、瘦肉、雞蛋、豆制品,谷類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常吃含有高卵磷脂的食物,如花生、堅果等,可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
1.2.2舒適的睡眠護理
視聽內容應輕松、柔和,避免強烈的身心刺激影響睡眠。如有必要,可使用藥物幫助睡眠。醫護人員應合理安排護理時間,盡量減少睡眠的影響。日常護理工作應安排在白天,避免在病人午睡時進行。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夜間睡眠環境。在夜間巡視時,輕輕地走,輕輕地關上門。護士應盡量減少可能影響睡眠的噪聲,包括治療和處置的聲音、設備碰撞的聲音,并減少電話鈴響和監測儀器報警的音量,盡量關閉其他易產生噪聲的儀器設備。對危重、夜間需要治療、需要密切觀察、打鼾嚴重的患者,應與其他患者分開。
1.2.3心理安慰護理
對于焦慮癥患者,應營造舒適安靜的環境,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我們可以使用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的方法,例如參加活動、唱歌、玩游戲、看電視、愉快地交談、下棋和繪畫;也可以使用音樂療法。優美的旋律對降低心率、疼痛、血壓、焦慮和抑郁有很好的效果。根據患者的個性和喜好,可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對于淡漠孤獨的患者,我們應該積極與他們溝通,耐心傾聽,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滿足他們的被需要感。
1.2.4藥物指導
護士應建議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邀請家屬監督、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藥物的療效、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測量血壓和血壓。為今后調整藥物品種和劑量提供實用依據,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有效控制疾病發展。
1.2.5健康宣教
老年病的治療過程非常漫長,一些病人不按照醫生的指示按時、按量服藥,自行停藥或換藥,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健康知識的護理對于幫助患者正確治療自身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知識護理的內容包括:積極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如病因、發病機理、治療及護理模式等,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正確認識疾病和準確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給予患者正確的用藥指導,并通過反措施再強調讓患者認識到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及其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不良事件,應立即通知責任醫師進行針對性處理;糾正和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習慣,并邀請患者家屬監督,以促進患者養成良好習慣。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天數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住院天數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舒適狀況評分比較
干預前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GCQ評分、ADL評分、S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GCQ評分及AD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樣本量小、樣本代表性有限、操作人員相關知識缺乏、夜班護士安排緊張等原因,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今后,舒適護理培訓的內容可以更加廣泛,包括專業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舒適護理時間的安排、持續舒適護理的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