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燕萍
摘要:在我國的民商法中,連帶責任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解決我國的民商案件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就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概述、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特點、連帶責任的使用情況以及完善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措施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對相關的專業人員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商法學;連帶責任;特點;使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D923.99【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在我國的民商法的內容上,連帶責任問題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相關專業人員可以利用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方面的內容,對實踐過程中的責任人的利益問題等進行有效的判斷,從而站在法律的角度上對相關的違法行為進行阻止和判決,因此,研究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問題具有較高的價值。
2.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概述
2.1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概念
現階段,我國在民商法中,對于連帶責任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相關專家學者在對連帶責任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結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簡要的解釋,將連帶責任解釋為需要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中,連帶責任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按照自己所占到的份額進行等量的劃分的。換句話說,也就是連帶責任人不僅需要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而且還需要承擔共同的責任。責任人所承擔的責任主要是以消除責任為主要目的,合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受害人的財務損失要進行一定的補償。
2.2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類型
2.2.1兩人以上侵權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
兩人以上侵權導致的連帶責任從概念上來講主要指的是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人因為自身的行為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被稱之為是共同侵權,這種行為即便不是故意導致的,也對他人的權益造成了影響,屬于共同侵權的范疇。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出現了兩人以上侵權導致的連帶責任的時候,需要根據行為人自身的能力對他人產生的權益損失進行責任的承擔。但是,在實際的承擔過程中,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就是如果這種行為不是多人一起造成的過失,是否需要多人一起承擔責任。對于這一問題一直是眾說紛紜,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如果不是多人造成的過失,則沒有理由要求所有人一起承擔責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員需要承擔連帶責任【1】。
2.2.2兩人以上危險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
兩人以上危險行為導致的連帶責任指的是由兩個人或者是兩個以上的人,因為自身的危險行為,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但是,因為不知道是具體哪些人造成的權益侵害,因此,需要所有人一起為危險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承擔連帶責任。
2.2.3合作或者是合伙產生的連帶責任
合作或者是合伙產生的連帶責任主要指的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因為某一個合作團隊所造成的權益損失,由團隊中的每一個合伙人承擔責任。另外,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的規定,要求合伙人在整個事件中主動承擔連帶責任。
2.2.4委托代理導致的連帶責任
委托代理導致的連帶責任主要包含著以下內容:第一,產生的連帶責任是由于代理人的權利不夠明確而導致的,在整個過程中,授權合同不夠清晰,使得出現連帶責任;第二,連帶責任是因為代理個人的欺騙行為而導致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代理人和第三方責任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第三,因為違法行為而導致的連帶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代理人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是在明知違反了我國的法律法規,但是仍然做出了違反行為,需要代理人和委托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3.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特點
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具體表現為:第一,共同承擔責任。指的是連帶責任的責任人一般都有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而且責任人之間是一種連帶的關系,只有責任人一方對外需要承擔責任,其他人就需要跟著承擔連帶責任;第二,補償經濟。連帶責任從本質上來講也屬于一種民事責任,不僅有明文規定,而且還有當事人的明示約定,利用這種方式來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在權益受到侵害以后可以依法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故而也可以說連帶責任制度的目的就是對權益人的經濟補償;第三,當責任人中的一個人完成了債務以后,其他的責任人則不需要在承擔債務責任,權利人不可以要求重復受償債務。
4.民商法學中的連帶責任的使用情況
4.1一起承擔的連帶責任
在相關的構造物、建筑物以及這些以上的相關設施出現了倒塌或者是墜落的危險對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和傷害以后,所產生的民事責任就需要這些建筑或者是構造的人一起來承擔連帶責任。因此,一起承擔連帶責任的現象,通常情況下都發生在建筑物、構造物以及附屬設施出現問題影響了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情況下【2】。
4.2代理關系下的連帶責任
代理關系下的連帶責任在我國的社會關系中也較為常見,在我國的民商法中,將代理關系下的連帶責任規定為法律事務下的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如果代理人明確知道被代理人利用相關的代理關系來做一些違法的事情,自己卻沒有進行阻止,那么在被代理人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了侵害以后,代理人就需要為其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但是,如果代理行為是符合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的,則不會產生連帶責任。
4.3公司設立下關系下的連帶責任
公司設立下關系下的連帶責任主要發生在相關的公司設計區域中,這種股份有限公司一旦成立,如果公司的發起人不具備在規定的時間內上繳足夠的資金的能力,那么則可以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提交其他的成立人,這個時候,發起人和成立人之間就形成了連帶責任。另外,如果公司的發起人所提交的用來抵押的財產不能用現金的方式將其補齊,那么公司的成立人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一旦成立,如果公司的股東出現逃避債務等違法行為,那么其他股東也需要為其的行為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5.改善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措施
5.1進一步完善連帶責任訴訟程序
當前,我國的民商法在法律程序上,已經對連帶責任的訴訟程序有了一定的規定,但是,還需要繼續完善。連帶責任訴訟程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對案件進行有效的界定,另外,在不同的刑事案件下,民事主體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相關單位在完善連帶責任訴訟程序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各項民事進行分析,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訴訟程序的進一步完善,對于一些繁瑣且意義不大的程序要予以刪除,不斷提高訴訟工作的效率。
5.2加強對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的保護
在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過程中,一切保護工作都需要嚴格按照我國的民商法提出的責任認定和培養要求進行。例如,當債務人數量較大時,在判斷經濟補償問題時,其定義應以債務份額大小為依據。運用這種判斷方法,可以保證債務糾紛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不斷提高債務糾紛解決的公平性。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處理這種情況時,需要把檢查工作放在首位,使民事主體責任更加合理,確保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3】。
6.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幾年來,我國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都較為完善,就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問題來講,其在構成要素和實際應用工作中都較為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趙文婧.現代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與有效對策[J].科技風,2018(1):247-247.
[2]劉季穎.淺析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法制博覽,2019(27).
[3]陳旭東.淺析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和處理[J].青春歲月,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