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雷 周敏 顏夢嫻

摘要:首先通過網絡招聘廣告統計、企業問卷調查等方式,分析長三角地區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現狀及能力現狀。隨后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嘗試構建商務英語人才能力模型,為外貿企事業單位、高校等教學單位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提供有借鑒意義的參考意見。研究發現,用人單位重視英語口語與翻譯能力,對從業人員的辦公軟件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較為關注。
關鍵詞:商務英語 人才需求 能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165-02
從目前就業市場的反饋來看,商務英語學生并不完全符合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呈現出人才結構較為單一的特點。了解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人才能力需求情況和能力滿意程度,構建商務英語人才能力模型,具有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分析理論,我國學者束定芳將“需求”分成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兩類,社會需求是指用人單位和社會環境對ESP學習者的各項知識和能力的要求[1]。對于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分析近些年來也有研究。王艷艷等通過比較分析發現,商務英語在校生和用人單位在工作崗位需求和商務知識重要性評價上存在較大差異,在英語基本功、商務能力和商務實踐課程重要性評價上相對一致[2]。王卓等提出,把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與“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做好相應的專業師資建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和質量評價等方面的創新[3]。
現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層面,未能對商務英語人才能力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學界有必要以更開闊的視角調查分析長三角地區各行業對商英人才的社會能力需求,以評估和完善當前商英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國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層面,沒能對商務英語人才能力要求進行深入研究。本文會將長三角地區人才需求分析結果與人才能力模型相結合來開展研究。
二、需求調查
該研究在招聘網站上對長三角企業的人才招聘廣告進行了質性研究,除此之外,我們對長三角地區數十家外貿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抽取了其中幾家進行了半開放式訪問,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我們可以直觀到,80%企業普遍認為口語與書面表達能力、良好的談判溝通技能和熟練應用辦公軟件是商務英語人才必備的專業素養。60%的企業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商務知識技能及證書,例如BEC或者托業證書等。根據現有企業的反饋來看,企業對目前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能力滿意度較低,認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書面表達能力較差,缺乏跨文化的溝通談判能力和實踐經歷。企業重視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書面表達能力的原因是基于這一學科的特殊性。語言不同于商務知識,聽力、口語、書面表達都需要長年累月的教學積累和實踐積累。
此外,部分企業認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缺乏良好的溝通與談判能力。這反映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文化素養不足,對跨文化知識了解不夠,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目前很多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的高校仍然限于在理論教學,實踐環節匱乏,很多知識仍舊停留在課本中,學生缺乏一定的靈活變通性。
三、模型構建
根據企業的反饋,我們整理歸納了商務英語人才所應具備的能力,并構建了商務英語人才能力模型。此模型涉及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能力的六大需求,自下而上依次為吃苦耐勞的品質、扎實的英語綜合能力、辦公軟件的熟練應用、商務英語知識技能、第二外語和較高的跨文化素養。
不畏辛苦的優秀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從事任何一項活動都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亟待提高的方面。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崗位上直接輸出的是語言知識,是從事對外貿易活動最直接也最直觀的表現,較強的英語能力是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前提條件。對電腦的熟練操作,包括各種辦公軟件的應用,各種國外社交軟件等。例如,跟單這一活動就基于電腦的熟練操作,以及通過各種不同的軟件與對方進行溝通。熟練掌握商務知識技能,包括對商務談判、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法律等專業知識的了解。第二外語的掌握是一項重要加分項,除英語以外,熟練掌握一門新的語言在就業市場能增強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技能。跨文化素養能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對外活動,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需要通過對兩種文化或者多種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獲得;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它是整個商務英語活動中最容易積累也是最難掌握的。
四、人才培養建議
在人才能力模型的基礎上,我們對教學單位、企業政府等相關部門提出兩點意見:
1.深化產教結合,開拓校企合作新模式
商務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能夠服務于企業的實用型人才,各高校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應該堅持以就業導向型的人才培養創新為落腳點。將學校教學資源優勢與長三角地區的企業結合建立合作機制,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學校與企業共同確立人才培養方案,協同雙方利益,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從雙方共同人才需求出發,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2.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商務技能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硬件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這一課程設置從根本上造成高校培養的商務英語人才與就業市場脫軌。
首先,在有限的課時中合理安排課程設置。語言學習的周期長,學校在低年級時應側重語言基礎的培養,在高年級時應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多開設實踐課程、商務知識的擴展課程,例如增設國際商務法律,跨文化禮儀交際等課程。
其次,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在現代社會,以知識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新變化。為豐富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學校應引進商務模擬平臺,通過情景模擬,強化課堂知識,加深對于商務實踐的理解。
最后,組建“跨學科,開放式”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應定期組織老師參加商務知識培訓,鼓勵老師進修商務方面的專業課程。通過校企合作機制,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應積極到公司進行商務實習,企業也應提供資歷深厚的外貿人才定期為學生授課。
五、結語
本研究發現,商務英語人才在對外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趨于專業化、標準化。在未來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中,學校應重視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培養,增加商務實踐環節,注重商務英語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不斷充實提高自我能力,成為合格的商務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若干研究課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446-455.
[2]王艷艷,王光林,鄭麗娜.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和培養模式調查與啟示[J].外語界,2014(2):34-41.
[3]王卓,陶珂.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2017(12):118-122.
責任編輯:趙世鵬
[基金項目]江蘇科技大學2019年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作者簡介]肖雷,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商務英語;周敏,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商務英語;顏夢嫻,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