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英語課堂也引進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職英語教學展開研究,分析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開展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信息化發展。同時,本文也強調了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避免出現不當使用或者濫用的情況。
關鍵詞: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互聯網+”時代;課堂教學
一、引言
目前,教學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也在不斷地把信息技術融入實際教學中,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1-4]。但是在實際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探索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又或者是對其的運用僅限于PPT等,沒有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功能,本文將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議。
二、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被融入教學中,引起諸多人士的關注,教育部門也下發了一系類的教學改革文件,其中就包括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新課程標準,以及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使教育教學進入深入改革。不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手段,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改革。對于本課題的研究,筆者閱讀了當前已有的研究文獻,同時也調查了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對信息化技術的利用僅限于PPT。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教師大多都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PPT[5-8]。一些教師可能還會在制作PPT課件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專業豐富教學的內容,而一些僅僅是把書本的內容搬到PPT教案中,還是沒有改變傳統的你聽我講、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二是濫用信息技術,過于依賴信息技術。一些教師針對教材內容,沒有提煉重點,就開始在網上大量搜索一些教學資源,并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學習。這些海量資源,沒有經過篩選處理,也沒有經過提煉總結,讓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反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三是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把信息技術引入教學中對教學的作用,同時也忽視了當前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影響。所以在實現信息化教學上,還存在很多不足。
三、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實現
(一)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研究
一些教師經過日常的教學情況和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給出一定的經驗和意見,對于如何實現信息化教學有一定的見解。目前,關于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研究文獻有很多,如向敏薈的“信息化時代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和晏詩潔的“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等[9-10]。對于高職英語如何實現信息化教學,相關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教學方式,比如將即時通訊軟件運用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以微課、移動學習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信息化教學的發展。
本文的研究并不是局限于一種信息手段,也不是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是在新課程標準下,結合當前教學的新理念,把信息技術與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在并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同時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的信息化、多元化。其中,教師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
(二)加強對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重視
對于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從學校來講,學校要給予高度重視,一方面要重視英語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重視英語教學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時,為了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并且可以把信息技術融入實際教學中,學校應通過組織培訓活動或者提供外出學習機會,讓教師深刻認識到實現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
從教學本身來講,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教學理念,結合實際的教學工作不斷進行創新。同時,教師要熟悉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比如,在擴展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職業需求,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此外,學校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創建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信息化教學場所,為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保證。
(三)高職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
本文提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結合當前已經存在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形成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所涉及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包括當前人們經常使用的QQ、微信、微課、合作學習、情景教學和任務驅動等。
1.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應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創立一個高職英語公眾號平臺。該公眾平臺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其次,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制作教學課件,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制作微課視頻,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材料,并且利用微信傳輸給學生,作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資料。再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應該發揮班級干部的組織作用,以宿舍作為一個小組合作單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學習。在制作微課時,可以穿插一些教學任務,以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最后,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狀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豐富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2.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計劃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任務驅動、合作學習等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在課堂之中,教師應結合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學習“shopping”時,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應創設不同的情境,比如對于市場營銷專業,可以以如何向國外友人推銷產品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并且結合專業特點分析相關詞匯和表達;對于旅游專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視頻或者圖片創設情境。
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課前的預習情況進行總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了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班委干部、學習能力、男女比例、性格特點等)以及學生自身的意愿,劃分成固定的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為了方便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成員要坐在一起,并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任務,通過學生合作完成,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課前預習狀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最后,教師要及時總結小組的學習狀況,進一步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3.創新教學活動
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創新教學活動。比如,對于旅游專業來說,可以用英語創設一個情景模擬,可以用英語介紹景點、回答游客的提問。另外,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要讓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并且把這些活動納入綜合評價體系中。
四、結語
本文重點探討了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有效性,通過分析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對于信息化教學的實現,并不是簡單地應用信息技術,而是一種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為目的。
參考文獻:
[1]向敏薈.信息化時代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22-123.
[2]晏詩潔.“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47):265-266.
[3]章林.信息化教學下的高職英語多元化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1):3-4.
[4]劉潔.“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J].海外英語,2018(14):46-47.
[5]吳佶凌.“互聯網+”時代下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課堂設計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2):35-36.
[6]馬玉紅.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信息化教學實踐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110-111.
[7]謝海玲.“見微知著”教學策略在高職旅游英語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以瘦西湖景區英文講解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9,3(5):67-70.
[8]申巧鋒.信息化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及策略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8):162-163.
[9]劉明輝.高職英語閱讀信息化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We Can Make a Difference”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9):57-61.
[10]周璐.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基于對常州高職院校的調查[J].海外英語,2019(18):230-231.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課堂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XJK17CZY034)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陳瑛(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陳瑛(1981—),女,湖南長沙人,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