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科技與金融對接的結構性矛盾、銀行與科技型企業信息不對稱、金融環境和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了銀行對接科技型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貸款準入門檻偏高、金融產品單一以及內部審批流程繁雜等一系列融資問題。
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為進一步幫助科技型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西安在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專門成立了“高新科技支行”,積極推進科技型小微企業服務的專營化,并為其配套了眾多專項政策,如實行信貸資金差別定價,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給予成本優惠;降低投向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占用信貸資金的考核核算資金價格,以資金價格的傾斜推進科技型小微企業業務的增長。同時,還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建立差別化的風險考核機制,對該類貸款的風險容忍度高于一般貸款的2倍。
其他各銀行也均推出創新信貸產品,涌現出了建設銀行“高新貸”、浦發銀行“微小寶”、北京銀行“智權貸”等多種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創新產品,有效滿足了小微科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長安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金融、訂單貸、三板貸等適合科技企業的金融產品。
2018年,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西安銀行設立科技支行15家,科技支行貸款余額106億元。科技信貸業務合作機構擴大到28家銀行、25家擔保公司;科技保險業務維持和8家保險公司、2家經紀公司合作,拓展了銀行傳統業務,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科技支行創新金融服務的模式成為加強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促進西安以及陜西地區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