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萍
摘 要:青騎士是一個由眾多藝術家組成的松散的團體,繪畫創作的理念和初衷不同程度地受到同時代各種藝術流派繪畫風格的影響以及傳統民間藝術造型的沖擊,其核心目的是對畫面的表現形式進行探索,希望通過內在的精神賦予抽象以形式,并在1911-1914年進行作品展出。他們認為藝術是心靈的活動,從而融為一體豐富我們的感官世界。青騎士社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現代繪畫起到了推動作用,為其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關鍵詞:青騎士;康定斯基;表現主義;抽象
青騎士指的是德國一群創造抽象風格表現主義作品的藝術家。這個集團由俄國人瓦西里·康定斯基與佛蘭茲·馬爾克在1911年創立于慕尼黑,因為康定斯基一幅馬和騎士的作品,康定斯基在與馬爾克的談天中很自然地想到了這個名字。他說:“青騎士這個名字是我們當時在辛德爾斯多爾夫的花園涼亭中的一張咖啡桌上決定的。我們倆都喜歡藍色,馬爾克喜歡馬,我喜歡騎士。這名字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一、青騎士
1909年,43歲的瓦西里·康丁斯基和一些藝術家組成了“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因在創作理念和畫面形式的探討交流中意見不合而爭執不休,和馬爾克先后從新藝術家協會退出。1911年,45歲的康定斯基和馬爾克共同創立了“青騎士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青騎士社”是由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演變而來的。
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匯聚在慕尼黑,各種創作理念和觀點相繼涌現,產生激烈的碰撞,有融合也有沖突。一方面這里的藝術家出于對新探索的熱忱,使得慕尼黑的藝術氛圍富有朝氣又充滿活力,同時他們的目標的復雜性、國際性的交織使得其難以具備穩定性,圈子頻繁的聚散也給當地的藝術發展帶來了較多影響。在當時,怎樣更好實現藝術理想是他們最為關注的。而另一方面,康定斯基離開新藝術家協會后迫切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們組織新的活動,從而加速了“青騎士”的創立。
在“青騎士”中,康定斯基是靈魂人物,因為絕對的領導地位使他在這一段時間的藝術創作成為“青騎士”的主要組成部分。康定斯基對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了抽象和精神的探索嘗試,奠定了“青騎士”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對藝術發展進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康定斯基作為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在西方藝術圈地位極高,給了這個藝術組織發展方向。“青騎士”作為一個存在時間不長的藝術團體,喚醒了人們的感官和心靈,從而打開精神世界交流的大門,享譽中外。事實上與其說是由于“當時社會藝術的多樣性現象比肩并行”,倒不如說是由于康定斯基偉大的貢獻——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突破性發現。
二、瓦西里·康定斯基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年)出生于莫斯科,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被稱為西方現代抽象藝術的鼻祖。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法律和政治經濟學的康定斯基,出于對繪畫藝術的熱愛,1896年離開被他稱為“童話莫斯科”的故鄉,奔赴德國慕尼黑,全身心地投入繪畫的學習研究當中。他曾為了了解各國的藝術發展狀況在歐洲和北非實地考察,在那里受到各地繪畫藝術流派的影響,不同的階段對他后來的藝術創作都產生了相應的影響。他認識到,色彩作為繪畫構成中最基礎的語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格外強調色彩在整個畫面中的美感和張力,注重顏色在整個畫面中的對比和應用。他還領悟到,色彩與線條具有象征性的意義以及如何更好地將其表現在自己的作品當中。
早期他的作品呈現出印象派絢爛的光和色的繪畫形式,又受到野獸派強烈畫面效果的影響,開始研究抽象繪畫的表現手法,為了更好地表達情感洗滌心靈,他選擇了與音樂融合,所以我們在欣賞他的藝術作品時就像聆聽一場音樂會,例如《色彩的交響》。他的一些主要作品也使用了樂曲名命名,例如《即興曲》《構圖》等。他的系列組畫《秋》和《冬》以旋轉、飛躍的抽象線條,濃烈的色塊,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的繪畫形式,生動、活潑地表現了季節變換特征帶來的內在情感。不可否認,康定斯基是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中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同時他與馬爾克共同組建的“青騎士”對抽象藝術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因成長經歷,他的作品較多以情節性的童趣繪畫和俄羅斯民間故事為特點來表達內心情感,浪漫且有詩意。偶然間,一幅倒置的畫讓他發現色彩和形體所具有的美感充滿了一種內在光芒,可以不受外部形體左右,于是開始研究具象物體進行抽象形體的轉化,嘗試用新的創作手法,借助色彩本身的表現力完成藝術創作。他更傾向于追求內在精神,通過與音樂的對比結合表達情感,形成共鳴。例如作品《藍山》,對白馬的形體輪廓略作幾何式處理,加上紅衣騎士,紅白疊加在藍色的背景中,極具動感和視覺沖擊力。而森林里的綠葉和山形輪廓用了點彩法,如同彩色拼圖,具有浪漫主義特色。而在《構圖》這幅畫里,騎士已經抽象成線條和色點圖案。畫面的構圖,旋轉的色塊,抽象的圖案中透露著激情。與此同時,已經領悟色塊和線條運用含意的康定斯基,開始用樂曲名來命名作品以表達情感。而后,他又大膽地用粗細不一的線條和強烈的色彩形狀創作了一幅激情澎湃的水彩畫,讓人仿佛置身音樂世界,這也是他創作的第一幅抽象畫。至此,康定斯基開辟了抽象繪畫表現形式美學的新道路。
他是藝術家,也是詩人、理論學家,信奉通神學和通靈術,認為信仰和意志是精神內涵的本源。康定斯基的作品中,除了團塊狀的色彩,流暢、奔放有張力的線條,音樂的節奏與旋律,幾乎看不到其他的藝術形式,但依然可以通過作品感受到他熾熱的內心情感。康定斯基還將具有夢幻般色彩的淡淡的奶油色作為畫面的底部,運用輕盈和歡快的筆觸表現隨性和自由,似乎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有過一閃而過的、稍縱即逝的美好幻想,耐人尋味。
1913年康定斯基創作的《構成第七號》是他七幅構成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畫面中構圖巧妙,無數幾何形體重疊在一起而形成形體的變換規律和方向,畫面中央黑色的點和線成為畫面中最突出的部分,與鮮艷明快的色彩自由融合、交織在一起,使得整個畫面既有運動感、節奏感,又有韻律感,如同交響樂、協奏曲、奏鳴狂想曲,直擊人心,一種無窮的巨大力量激蕩著觀者的心。他通過音樂去編排色彩和形狀,通過作品,觀者可以非常輕松地感受到康定斯基的快樂、憂傷或熾熱,如此清澈透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依然用抽象的手法在畫面中表現內心追求,強調本質感情,喚醒純粹的靈魂,達到心靈的共振。他非常喜歡用 “構圖”這個詞,他覺得這個詞更為“神圣”。康定斯基是一個神學理論的信徒,他堅信,通過色彩、形狀、音符般的創作元素以及內在情感的表現形式,可以激發震人心魄的力量,能夠激發觀者的情感,從而進行精神交流,最終通過藝術實現天人合一。正如他說:“藝術所賴以生存的精神生活,是一種復雜而又確切的、超然世外的運動。這種運動能夠轉化為天真,這就是人的認識活動。”
不論是抽象的表現形式還是意象的表現形式,其實都是在強調藝術家的內在精神世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康定斯基在多年繪畫創作的基礎上,結合對繪畫藝術的理解和追求,創造了抽象藝術理論,引發了藝術界的一次思想革命。康定斯基的藝術理論著作有《關于形式主義》《論藝術的精神》《點、線、面》《論具體藝術》等,闡述了抽象藝術的內涵、意義以及表現形式,使得抽象藝術走向成熟,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1年以后,康定斯基受至上主義和構成主義的影響,嘗試把抒情的抽象和幾何的抽象進行巧妙的結合,在整個結構中,運用明亮的光和多變的色彩,營造出幻想的、神秘的色彩。他曾說:“ 一張紙上蓋滿按照某種次序排列的色彩與線條,在不懂的人的眼里,等于是一張白紙。 ”
康定斯基對色彩顯意識的熱愛,一如他所說:“色彩是琴鍵,眼睛是錘子,而心靈則是鋼琴的琴弦,畫家是彈琴的手,彈某個琴鍵時,就會引發心靈的震撼。”給人以深刻思考。
三、青騎士的解體及其影響
赫伯特·里德在其著作《現代繪畫簡史》中,用了一段意味深長的文字來說明“青騎士”成員在藝術見解上的分歧。馬克的文章表明,他本來要同康定斯基一道走向抽象表現主義,但是,當馬克說,他力求繪制“大自然的內在精神方面”時,重點是在大自然;而當康定斯基說,藝術是內在需要的表現時,他所思考的是人的精神方面。當然,可以爭論說,人和大自然同屬于現實,藝術中的問題不是這種現實的此一方面或另一方面,而是藝術家對于現實整體的任何方面所領會的程度。但是筆者在本章中試圖追溯現代繪畫的特別發展,是涉及到人自己的精神狀態,而大自然的重要性僅在于它可以被用來表現這種人的狀態。
青騎士在柏林突擊畫廊舉行最后一次畫展后,隨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青騎士消失在戰火中,而48歲的康定斯基受動蕩的社會局勢以及戰爭的影響,輾轉回到了故鄉。
然而,康定斯基精神和“音樂”的概念有序地闡明了他的純色彩抽象藝術和形體的關系。他的繪畫風格中內向的、直覺的、奇妙的色彩抒情手法發展了象征主義和野獸派藝術。他在藝術中的精神和內省因素對德國表現主義向不同方向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至于在人類美術史乃至整個藝術長河中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里德.現代繪畫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2]沃林格.哥特形式論[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3]杜貝.表現主義藝術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作者單位:
萬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