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芳
摘要:聽力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零基礎或者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聽力教學是他們了解漢語、走進漢語的門戶。只有聽得懂,才能說得出。盡管我們都知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但學生的聽力學習并不是一個單純依靠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教師在學生聽力理解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初級聽力教學。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從目前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著手,重點討論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聽力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對外漢語 聽力教學 教師作用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7-0198-02
楊惠元先生認為:“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練會的,從而提出教要為學服務。既‘授魚,又‘教漁,而且‘教漁重于‘授魚。”即教師不僅要傳授高質量的學習內容,還要提供科學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引路人、燈塔的重要作用。
一、目前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一)對外漢語聽力課的教學方式
從目前的留學生聽力教學方式來看,一般是教師依照教材先教授生詞,然后進行聽力訓練,最后教師對答案。教師會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有時多放兩遍聽力內容,直到大部分同學能聽懂。如果個別同學有個別錯誤,有些教師也會單獨指導。在這種測試性的聽力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悶著頭做題,重復進行聽力訓練。而這樣長時間的聽力訓練,學生難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心俱疲的現象,致使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師在聽力課中的角色
從一般的聽力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在留學生聽力教學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學生了解生詞、放錄音、對答案。有的教師覺得聽力課非常簡單,有現成的聽力材料,有答案,聽力教學更多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很多教師沒有清醒認識到聽力技能訓練的實質,忽視了對學生聽力能力和方法的指導,沒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二、提高教師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聽力理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不僅包括語言知識,還有常識、個人學習方式、記憶方法等,這就要求聽力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外,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理論指導。
(一)聽前
1.熟悉生詞
掌握與本課聽力材料相關的生詞,是理解聽力材料的基礎。教師應先指導學生如何掌握這些詞匯,鏟除詞匯在聽力理解中的障礙,而不是走形式,簡單幫助學生讀一讀生詞。
2.指導學生閱讀聽力題目及答案選項,預測聽力內容
聽力題目一般是聽力內容的中心思想或者概括總結。有意思的題目可以引起學生的聽力欲望。有些題目涵蓋了聽力的內容,有些題目本身就是要作答的問題。閱讀題目,可以激活學生的漢語知識體系,使聽者在感知這些信息后,與漢語的音義表達結合起來,快速進入漢語思維,進行漢語聯想和回憶。
眾所周知,聽力教學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選擇,甚至沒有太多理解思考的余地。如果沒有教師聽前的預習指導,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漢語聽力課堂,不但對將要聽到的內容毫無概念,在做題的時候也是一團亂麻。教會學生讀懂題目及預測聽力內容,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聽時
以《發展漢語》聽力教材為例,對外漢語聽力教學訓練題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聽句子選信息、聽長短對話選答案、聽長短獨白選答案和判斷對錯。一般高校聽力教學多是按照漢語水平考試HSK模式,播放兩遍聽力材料。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需要,對于較難、較復雜的對話或者獨白,也有播放三遍或者更多次錄音的。漢語聽力考試的要求,決定了對外漢語教師在聽力教學中,必須掌握正確的聽力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漢語聽力水平。
1.培養學生跳躍生詞障礙的能力,消除學生的心理恐懼、擔憂
楊惠元先生指出:“學習第二語言的外國人在聽目的語時,都會遇到聽不懂的詞語,沒有經驗的聽者遇到生詞往往很急躁,一急躁就聽不進下文,而有經驗的聽者能夠從容處理。他們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大概意思,猜不出來,也不著急,繼續往下聽。有時聽到后來對前面的詞語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本族人在聽母語時也會遇到生詞或者不熟悉的內容,有時受到環境噪音的影響,個別詞或句子也可能沒聽清,但一般不妨礙理解,這說明他具有跳躍生詞障礙的能力。我們的聽力教學也要訓練學生跳躍聽力障礙。”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跳躍生詞障礙的能力,是我們對外漢語教師聽力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具體來說,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大膽猜測,進行記憶聯想等。
2.鼓勵學生做簡要筆記
聽力播放轉瞬即逝,單純依靠腦子記憶(下轉第197頁)(上接第198頁)會有很多困難。筆記有提綱挈領,幫助記憶、推斷等功能。如聽力教學中,我們經常碰到一些包含數字、日期、時間等的聽力材料,答案選項中給了很多的近似選項,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要求學生在時間點的旁邊做好記錄。鑒于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及個體差異,記錄的方法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拼音、圖畫、民族母語等。聽力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袖手旁“聽”,理論方法的指導,是教師參與聽力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發揮教師教學引導作用的方式之一。
3.引導學生抓關鍵詞,領會文章主旨
關鍵詞是聽力材料中起關鍵作用、表明文章核心信息的一些詞語?!瓣P鍵詞教學法”是聽力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聽力教學并不是要求留學生能聽懂聽力材料里面的每一句話,而是要他們抓住關鍵詞。只有掌握了關鍵詞,學生才能從語篇段落中找出重要信息,作出正確判斷。通過教師適當引導,把握文章關鍵詞,積極主動思考,概括文章大意,進而提升學生的聽力技能。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文章標題,答案選項,材料中的重復語句、重音等尋找關鍵詞。
4.注意教學講解
注重學生練習,忽視教師講解,這是目前聽力教學中的常見現象。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根據可懂輸入理論,語言輸入不僅是大量的,而且必須是可懂的,才能形成第二語言習得機制,才有可能進行語言輸出。初級階段的留學生,教師的講解、板書、重復、復述直接影響留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教師必須重視聽力教學講解,例如,對于一些有文化背景的詞語,只有通過教師講解,學生才能理解詞語背后文化的含義,才能理解整篇文章。如果學生在聽了兩遍或者三遍之后依然不理解,就需要教師講解,而不是通過暫停、放慢速度、重復等方式強迫學生理解。教師在初級階段的聽力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三)聽后
學生雖然在課堂上完成了聽力任務,但并不意味著聽力教學的結束。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只要選出正確答案,就達到了教學目的,這是遠遠不夠的。聽力作為聽說讀寫的首要技能,關系著其他漢語技能的產出。除了課堂訓練之外,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其他的問題,例如讓學生總結聽力內容,聊聊對所聽內容的看法,等等。這樣可以從不同角度掌握學生的聽力水平,也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防止陷入聽材料、對答案這樣的單一教學模式中。
鑒于聽力課本身的特點,很難布置書面作業。因此,聽力訓練大都在課堂上完成?;诖?,開發研究合適的聽力作業,也是聽力教師參與指導學生提高聽力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安排學生聽一些電影片段、視頻等。
三、結語
聽力教學是教師引領下的學生活動。教師采取正確的聽力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漢語聽力能力,而且直接關系著學生漢語聽力課的學習方法的形成。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每一位對外漢語教師認真鉆研,直到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楊惠元.論《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的練習設計[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3).
[2]楊惠元.聽力訓練81法[M].北京:現代出版社,1988.
[3]浮根成.有聲作業與聽力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3).
[4]施盼瑤.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學刊,1992(4).
[5]孔文.教師在聽力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2(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