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課程思政 教師 目標設定 價值遵循 融入方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規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課題“應用型大學思政課教學話語體系的建構研究”(項目編號:TJSZZX17-03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楚莉莉,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09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新局面”,在談到高校課程建設時,他還特別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這次會議為新時代我國高校各類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即“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傳播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隨著對各類課程如何實現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如何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同效應?如何使各類課程都擔負起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等一系列問題的深入思考,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也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的焦點。筆者認為要搞好“課程思政建設”首先應該厘清下面三個基本問題。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究竟是不是簡單的語序重排?能不能將“課程思政”理解為“思政課程”的發展或延伸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所謂“思政課程”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簡稱,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為依托,在我國高等學校本專科及研究生中開設的一系列公共理論課程,覆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六個二級學科。其中專科層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課程,本科層次開設包含上述兩門課程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四門課程,本專科同時開設“形勢與政策”課。本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均為公共必修課程。碩士、博士研究生分別開設開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和“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兩門必修課程和三門選修課程。所以“思政課程”絕不是“思政”+“課程”,而是具有嚴謹的學科依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其主要任務是對講清講透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階段性成果形成的時代背景、理論及現實意義、科學的理論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課程體系中是落實社會主義大學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關鍵課程、核心課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所言“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
“課程思政”絕不是“思政課程”的簡單文字順序重組,更不是從“思政課程”中發展而來的,將專業課、綜合素養課與思政課重新結合起來建構的一套新的課程體系。“課程思政”不是專業課程、綜合素養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化,而是要實現其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這里的課程就是原有的大學教育課程體系。我們講“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在尊重大學教育原有的專業課、綜合素養課本身學術框架和學理體系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學術推動價值引領,引導學生在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人才。可見“課程思政”是高校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整個“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含綜合素養課教師)”分別承擔什么樣的角色?各自應該承擔什么樣的任務呢?回答上述問題,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無論是“思政課教師”還是“專業課教師”都應該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參與者。
思政課教師應該成為“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最佳配角”,成為輔助者、支持者和“思政理論”指導者。在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和課堂教學思政教育目的的設定、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思政教育案例的選取過程中專業教師提供思政理論指導,把握價值引領的方向正確。必要時可以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部組織思政教師編寫相關的《課程思政建設參考方案》,以專業學院(系)課程群為單位,幫助專業教師梳理課程及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目標,挖掘整理可選擇的思政教育教學案例。同時應該鼓勵思政教師積極參與專業教師承擔的“課程思政精品項目”建設及與課程思政建設相關的教學改革和科研項目研究。
專業課教師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最佳主角”,成為責任人、帶頭人。積極思考研究如何在專業課原有的學術框架內回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專業發展的中國問題?如何在專業學術前沿的國際比較中彰顯中國智慧凝聚專業發展的中國力量?等問題。以達到用學術推動價值引領、“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的“課程思政”建設實質性目標。同時應該承擔起“課程思政精品項目”建設及相關教科研項目研究的主要任務。
厘清了課程和教師的角色定位和任務分工問題并不等于萬事大吉了,要架構好“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還應解決好目標設定、價值遵循和融入方式三個基本問題。
(一)精準設定課程教學思政目標是“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架構的首要問題
所謂教學目標即是指通過教學活動所要達成的效果,通常認為其應該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價值目標三個部分。課程教學目標是整個課程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基礎的分析、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突破方法的選取、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案例的選取、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在“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架構過程中精準設定課程的思政教學目標是首要的問題。通常在設定課程教學目標過程中專業課教師更注重“雙基目標”即基本知識目標和基本能力目標,而思政教育目標特別容易被忽視。課程教學的思政目標可以用“基本價值觀引領”來概括,應該包括與課程相關的專業精神培養和行業法規教育。例如: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行業法規教育。有些課程還可以包含傳統文化教育與文化自信的培養。課程教學的思政目標應該明確寫入課程教學大綱,同時也應該細化分解至每一堂課的教學目的。這樣才能使“課程思政”建設有的放矢。
(二)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價值遵循是貫穿“課程思政”的主線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首先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遵循。這是由社會主義高校“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的辦學要求決定的。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挖掘古今中外愛國科學家的故事、專業領域重大科研攻關過程中的感動瞬間等素材,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筑牢職業道德防線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首要任務。
2.“四個自信”教育
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在各類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專業領域重大科學研究突破、技術成果實現以及由此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等元素,培養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又一重要價值遵循。
3.科學精神培育
科學精神培育應該成為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基本價值遵循。嚴謹、求實、創新、奉獻的科學精神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脊梁,在專業課教學中應該巧妙用專業學術領軍人物、愛國科學家的成長故事、先進事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4.工匠精神培育
在實習實訓課程中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元素,通過大國工匠故事、傳統工藝傳承等素材,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精神,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價值遵循的題中應有之意。
(三)巧妙的融入方式是“課程思政”教學實效性的有效實現途徑
如果把“課程思政”建設比喻成為學生烹制一道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的思想大餐的話,至此我們已經明確了菜系、選好了廚師、營養師、準備了豐富的原料。最后這道大餐是否讓食者食之有味、回味無窮便要取決于烹飪方式了。因此巧妙地融入方式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如果說“思政課程”教學更注重育人的顯性教育功能,那么“課程思政”教學則更應該注重育人的隱性教育功能。決不能簡單的把“課程思政”建設理解為在專業課上穿插講一段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更不是在專業實習實訓課程中讓學生制作一部具有明顯“紅色印記”的作品。而是將思政教育元素像“油”“鹽”“醬”“醋”一樣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這道“菜”,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政教育。達到所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換句話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責任田里思政教師已經將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種子種下,專業課和綜合素養課的責任田里應該種的是本科學、本專業知識理論的種子,但各類教師都應該收好一段渠,確保渠里的水含有一定濃度的思政教育元素,用渠里的水澆好責任田。這種融入首先需要教師本身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踐行者、自覺傳播者,同時還需要構建起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話語體系,建立起包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討論、辯論、案例分析等教學活動體系在內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體系。
注釋: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78.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