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鳴
【摘要】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早已應用到學校教育中。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教學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人工智能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到底是利是弊,怎樣正確看待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等等,都是當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應學會利用人工智能開展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注重“育人”的同時,為人工智能時代社會的人才需求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人工智能;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現狀
一、人工智能給當今小學語文教師以及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帶來的挑戰
1.人工智能逐漸取代傳統型的小學語文教師
(1)提高知識教學效率,進行客觀學情診斷
對于知識存儲這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確做得比傳統型小學教師要好。人工智能不僅能勝任所有學科的知識教學,還能在教學中不斷深化自身儲備,更新系統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互動中幾乎做到“零失誤”。
此外,人工智能不但可以進行定制的個性化教學,還可以進行客觀的學情診斷和數據分析。教師是具有情感的人,容易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心情好壞、身體狀態等因素都會影響教師的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扇斯ぶ悄軈s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不受任何情感等因素的制約,能客觀地進行教學,并分析、反饋出最真實的教學數據。
(2)避免小學語文教師消極怠工
對于一些經驗豐富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很多知識都是在進行重復的教學,偶爾有創新改革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導致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產生客觀上的消極怠工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但人工智能卻能很好地彌補這個缺陷,人工智能會自動加入改革內容并進行系統整合且不會任何產生情緒,避免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倦怠”的情況,能最高效地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3)人工智能具有相對“無限性”
人類相比于人工智能而言,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也會有逝去的那一天。然而人工智能可以將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料、視頻等保留下來,甚至可以利用虛擬技術進行教學情景再現,讓更多的學生身臨其境享有優秀的教學資源。
2.人工智能改變了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1)虛擬技術進行場景化教學
大數據整合學生學習情況,讓傳統的教學方式被改變。試想一些教學場景,國家二胎政策開放小學生人數增多,小學語文教師備課難度大、批改作業數量多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照本宣科、課程內容枯燥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人工智能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例如虛擬技術之“VR教室”就是場景化教學的重要工具,“VR教室”將虛擬技術與教學情境相融合,將抽象概念情境化,為小學生打造高度仿真、可互動學習的學習場景,改變了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讓教育變得更簡單、更生動有趣。
(2)人工智能定制個性化教學
人工智能將教學空間進行分級,讓教師根據反饋的數據優化教育和教學過程?!癆I智能批閱與精準教學解決方案”基于學情數據采集,協助老師開展精準教學,協助學生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為學校提供完整的“減負增效”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相較于傳統的教學而言,它不僅能像教師一樣進行“教授”,還可以積極實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生自主管理學習,將學習診斷和個性化教學方案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之上,超越個人有限的知識背景和認知偏好進行客觀的學習診斷和教學方案設計。
(3)“教育+人工智能”將教育提速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大勢所趨,教育也要緊隨時代發展,對小學生的培養不僅要考慮現在的發展更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與格局。我國也已實行“教育+人工智能”的實踐,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學校如何跟上節奏是當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二、人工智能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
1.對小學語文教育的影響
人工智能可以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工具。我國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具有全體性、發展性、未來性等特點。人工智能可為學生量身打造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可創設出一些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感受一些道德難題;可以不斷更新換代自己的知識系統,讓系統里的知識儲備一直符合時代的潮流……人工智能可以從各個方面將素質教育融入落實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2.對小學語文教師的積極影響
無論人工智能發展到何種程度,人類教師都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工智能讓小學語文教師產生壓力,正因如此,小學語文教師才會不斷鞭策自己,提高自身素養和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雖在知識儲備方面無法勝于人工智能,然而他們可以不斷強化自己的信息勝任能力。大數據時代信息量大,信息自然也就魚龍混雜,小學語文教師應能夠辨別出對學生、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深化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利用人工智能為自己的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便利。
3.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1)學生將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是“填鴨式”的教育,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表示,“當機器實現了海量存儲記憶,學校教育如果依然只重視簡單的知識傳授,讓學生背熟公式、年代等,那么我們已經落后了。死記硬背、大量刷題,機器肯定會秒殺人類?!比欢斯ぶ悄軈s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強調個性發展,學生被鼓勵去利用資源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
(2)由思維固化變為發散思維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需要接受知識,長久以往發散性思維得不到鍛煉導致思維固化。人工智能利用不同孩子的不同特性進行個性化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愿意發散自己的思維去學習。
(3)由單一的學習方式變為開放的學習方式
以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最常見的教學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或者用一些簡單的教具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人工智能時代學生學習的方式變得更多,學生的選擇也變得更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更系統、更全面,學習方式也更開放。
三、人工智能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機遇與挑戰
1.人工智能時代小學語文教學新的機遇
(1)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
新出現的能夠協助老師提高教學效率的“AI智能批閱與精準教學解決方案”, 利用AI技術,基于學情數據采集,協助老師開展精準教學,方便快捷精準批閱,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對學生定制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人工智能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發展水平等方面進行評估,對學生的朗誦作業、作文等進行分析,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判斷,隨后根據數據分析所得的結果為學生制訂適合他的學習方案。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還能基于學生的認知偏好、學習風格為他量身打造一套適合他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學習動力來自興趣,人工智能的出現可大大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虛擬技術增加教學的真實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虛擬技術,可帶領學生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可讓學生進入到傳統文化盛世,感悟國學經典;可和學生一起走進戰爭年代,感受民族英雄的偉大,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虛擬技術能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真實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2.人工智能時代小學語文教學新的挑戰
(1)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單一
人工智能的出現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變得單一。人工智能在知識層面的能力是優于小學語文教師的,但是 “教書育人”講究的是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人工智能缺少情感、道德素養,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缺少哲學和審美素養,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育人”上遠遠無法比擬于人的。
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學習能力也很快,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是扮演著傳遞知識的角色,他們還在向學生傳遞“真善美”,這些東西是人工智能所無法達到的。
(2)師生關系極端化
人工智能的介入導致學生對小學語文教師的依賴性大大減弱,甚至可能出現有的學生會過分依賴人工智能而忽視小學語文教師的地位的情況。人工智能也可能會導致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減少,學生可根據人工智能進行學習,也不會受到一些教師主觀性的對待,這種情況會導致小學生與小學語文教師的師生關系變得極端化。
四、人工智能時代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1.傳統教師和人工智能型教師共存
如前面所述,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領域模擬甚至超越人類,但人工智能永遠不可能代替人類教師。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的優點不容忽視,所以在這個時代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出最優的教育,讓傳統教師和人工智能型教師共存,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2.教育決策的支持
前段時間,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因此,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教育與人工智能二者應取長補短、互為聯系、相輔相成,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為國家人工智能培養新人才,同時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暢肇沁,陳小麗.基于人工智能對教育影響的反思[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01).
[2]辛繼湘.當教學遇上人工智能:機遇、挑戰與應對[J].課程.教材.教法,2018(09).
[3]余勝泉.人工智能教師未來的角色[J].開放教育研究, 2008,24(1):16-28.
[4]走進人工智能教育新時代[J].教育家,2017(34):6-9.
[5]胡敏中,賀明生.論虛擬教育技術對人類認識的影響[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17(2):57-60.
[6]伏彩瑞,關 新,朱華勇.“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筆談(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13-29.
[7]項賢明.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學為人師[J].中國教育學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