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省
摘要:通過對Y市Q幼兒園幼兒一日生活養成教育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案例,發現了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雖然幼兒園開展了養成教育活動,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基于這些共性問題,本文提出了幼兒一日生活養成教育方案,促進幼兒生活常規的學習。
關鍵詞: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幼兒
幼兒期作為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也是一個人良好行為品德培養的最重要的階段,是一個人教育的萌芽階段。在幼兒期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優良品格,可以影響其一生的行為習慣,而習慣一經養成,就很難再改變。養成教育就是對幼兒良好行為進行培養的一種教育模式。養成教育包括對幼兒的衛生、行為、性格等方面進行培養。同歸對幼兒一日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為進行教育,塑造幼兒正確的行為及良好的習慣,為其人生發展打好基礎,起到幼兒教育的積極正面作用。
1.研究背景
本論文通過對Y市Q幼兒園幼童進行一日生活調研觀察,發現在幼兒園對幼兒的生活的管理教導內容包括有:“早睡早起,安靜入睡”、“進餐不挑食,安靜進餐”、“學會自己清潔(洗手、洗臉等)”、“愛護公共設施”、“學會禮貌,主動打招呼”等數十種行為習慣的教導。在進行幼兒養成教育中,我們要求在教育中應該對幼兒進行由簡到難的培養,但是在我們的觀察中,老師和學生家長經常會進行超過幼兒年齡的教育。這種行為造成幼兒無法對老師的語言及行為進行理解,也就無法順利的對幼兒行為進行培養。因此就需要通過日常實例來對幼兒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養成教育方案。
2.幼兒一日生活實例
實例一:芳芳是幼兒園三歲的小朋友,現在讀小班,上幼兒園的一個月時間,讓她成為了幼兒園里的小明星,因為她在睡覺時候,總要摸著旁邊小朋友的頭發才能入睡。一開始老師只發現芳芳平時在睡覺時候總是睜著眼,無論怎么困都不睡覺,但是經過老師的觀察,才發現原來是一直摸著旁邊小朋友的頭發,當老師把手拿開時,芳芳的手又很快放了上去。后來,老師才發現只要芳芳沒有頭發摸,他就可以一直醒著。
行為分析:芳芳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去了外婆家里,外婆家有一只毛茸茸的寵物狗,因為換了環境不是很習慣,所以導致芳芳不愿意睡覺,到點了還醒著,而這時外婆已經睡著了,只有寵物狗還醒著,只好摸著寵物狗玩,可能是玩累了,就摸著寵物狗睡著了。也就是從那一次開始,芳芳只有摸著寵物狗才能睡著,寵物狗身上毛茸茸的感覺成了芳芳的寄托。
實例二:童童是一名小班的學生,但是還是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想要做什么,比如在要上衛生間時候,由于其不能好好表達其想法,導致總是在憋不住的時候大哭,導致總是尿褲子。在習慣方面,也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在吃完飯后,別的小朋友都在等老師拿來紙巾擦嘴,而他則是直接拿衣服擦。
行為分析:因為童童的父母長期出門在外,導致其一直由爺爺帶著,當童童有什么事情時候,爺爺總會主動幫忙去做,這就導致其生活習慣沒有很好地養成。以為孩子還很小,這些日常瑣事由家長代勞就行了,因此就造成了童童的日常行為習慣的不能自主。
實例三:小杰今年兩歲半,自從適應幼兒園生活以來,就一直是有禮貌的小朋友,遇到家長老師都會主動的打招呼,倍受人喜愛,但是當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候總會吵架,導致生氣哭鬧。老師觀察發現,因為她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因此家里的所有玩具、零食平時都是他一個人在享用,因此沒有學會如何和別人進行分享。
行為分析:小杰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是因為在家里他總是一個人玩,占有所有的東西,因此不知道如何同他人進行協作。于此同時,他父母也沒有發現他有這樣的行為習慣,導致日常生活中不會得到正確的指導。而其父母的文化程度比較高,對待他人禮貌有加,同時也注重對小杰的引導,因此小杰有了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在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時,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
(1)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的不當行為無法得到及時糾正引導;
(2)幼兒園老師在工作中雖能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對幼兒進行合理引導,但是沒有對每個幼兒進行細致觀察,從而制定相應的引導方案;
(3)家校溝通存在一定的隔閡,未能進行有效溝通,制定可行的養成教育方案。
3.幼兒一日生活養成教育策略
(1)幼兒園老師在生活中應該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并在幼兒教育日常中進行使用,通過特定的情景來組織具體的活動,并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興趣。進而避免對幼兒進行單純的訓導和灌輸,要樹立幼兒養成教育是長期的過程,不能通過短暫的嚴格紀律教育來達到教育目標。對于小班的幼兒一日生活養成教育,老師可以通過進行幼兒研究和合作來進行兒童培養。比如老師在對幼兒進行社會規則教育時,老師可以通過和幼兒探討如何進行交往,怎么樣的交往方式才是正確的,通過商討來使得幼兒明白規則,也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使兒童了解相關的內容。
(2)幼兒教師應當同家長進行密切聯系,將教育方式取得家長的支持。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強化幼兒教育效果。可以通過開展家長座談會,使得老師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并基于在家表現來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同時,對于剛入園的小朋友,可以組織進行早上休息時間來讓家長參與其中,使得幼兒適應新環境和新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應在幼兒中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榜樣學習,使得幼兒更好的適應學習日常。
(3)對于不同性格、年齡、性別的幼兒,由于其在生活常規中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應該讓老師對不同的幼兒分別采用對應的教育方式,制定個性化的教育主題。
(4)老師在施教時,可以采用更為形象生活的形式,比如說改變兒歌,引導幼兒學習生活常規。比如在吃東西時候,為了教導幼兒養成謙讓的美德,老師可以通過編制兒歌“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給長輩,小的留給我。”并佐以動作來對幼兒進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但能吃到水果,還明白了如何養成謙讓的美德。
結語
本文通過對幼兒園一日生活進行調研分析,得出當前幼兒養成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養成教育方案。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明確,我們可以對幼兒養成教育進行深入分析挖掘,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可以有效的為現有的教育方案提供改進依據,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