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君
摘 要: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保存是每一個工作單位的基本內容,在高校當中,對于數據的要求更加嚴謹,學生的相關信息更是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如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更好地履行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學生個人信息的及時更新、日常的管理教育、學習生活的狀態等都是輔導員需要關注的內容。大數據技術可以簡化輔導員煩瑣的日常工作,提升輔導員隊伍的工作效率及成果,同時需要學生、輔導員及學校各部門的齊心協力。
關鍵詞:大數據;輔導員;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2-0156-02
大數據,顧名思義也就是大量的數據,現在是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前進發展的重要資源,對于數據的分析及處理是幫助人們做出正確決策的重要基礎,對于數據的管理已經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高質量的數據將成為龐大的隱形資產。
一、大數據時代對高校的沖擊
現在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尤其是新時代的青年,可以在互聯網中勾勒出他們的生活軌跡。注重學習主動性的高等院校對于學生的成績要求較低,部分學生在課余時間過于自我放松,認為在校期間的理論課程學習對以后的就業沒有實際幫助,作業任務等相關內容可以在網絡上搜索,這部分學生常常沉迷于社交平臺與游戲,這直接導致校園內出現課堂出勤率低且抬頭率低的情況。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具體的學習,因此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面對問題時所能想到的大多是在網絡上搜索解決,在解決事情的方法以及對事物的想法上缺乏自我思考的過程。往年學校在舉辦校園活動時,學生積極性強、參與度高,但在流量無限的網絡時代學生的關注度轉移至社交軟件以及網絡游戲,不論是舉辦活動的學生還是參加活動的學生大多缺乏活力,熱情不高,活動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都是大數據時代給學校所帶來的沖擊,但是,這既是挑戰也同樣是機遇,如果能夠把握機會與時代及時接軌,那么能夠優化校內的管理工作,節約時間和精力,更加有利于學校的發展。
二、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及現狀
2017年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應認真負責地履行九大職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研究。
九大職責涉及方方面面,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心理的狀態以及自身的學習發展都需要高校輔導員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在實際工作中較難完美實現。原因在于,其一,重復性的工作內容。從入學開始,輔導員就要采集并整理所有學生的個人信息及家庭情況,核對學生學費繳納情況,安排宿舍,所有的數據都會形成表格存放在輔導員的電腦并上傳給教務、學工等部門進行核實,但在之后的工作中由于學生基本信息、學籍狀態及專業的變化,仍然會常態化地要求輔導員重新更新數據,多次進行重復作業。其二,日常工作瑣碎耗時。輔導員會在開學前提前準備針對新入學生的第一次班會內容,其中涉及學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每天仍會有許多學生通過QQ、微信詢問已強調的內容,并且,給學生批假這一工作占據了大半時間,減少了履行其他職責的時間。其三,缺乏針對性訓練。輔導員崗位工作煩瑣,既要關注學生管理又要注重個人的發展,手機要保持開機狀態,缺少私人空間。因此,輔導員的離職率較高,而重新招聘的輔導員大多是在沒有接受過相關職業培訓的情況之下倉促接手學生,之后再請教前輩相關的工作方法,工作中也很難抽出學習時間去充實自身。
三、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
輔導員工作在學生還未報到時就已經開始,需要準備學生登記的表格、個人信息表格以及宿舍安排表等內容,在學生正式入學之后更是肩負著“一職多務”的工作,隨時與教務、保衛、后勤、團委、心理中心等部門保持聯系,在信息時代下,學生管理工作也必須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才能夠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穩定,優化學校人才素質的培養方案,完善部門機構之間的信息渠道,實現學生教育與數據平臺的融合。但在現實之中,由于種種原因,大數據技術在實際應用之中較為局限,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數據零散,缺乏時效性。輔導員在接觸學生之后,學生所有的基本信息都要進行統計,包括學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聯系方式、身份證號、戶籍所在地、家庭住址,以及家長的姓名及聯系方式等等,在臨近畢業時還需要統計他們的就業單位,這些數據并不能夠一勞永逸。在3—4年的學習過程中,部分內容隨時會發生變化,轉專業或者更換地址及聯系方式,這都需要后期不斷更新數據,但是學生并不會主動將新的信息告知,更會有上報虛假信息的情況發生,對學生信息一一核對較為困難。因此,大多是在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時才會發現信息的錯漏,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展開。
2.缺乏數據管理體系,數據一體化程度低。盡管學生在進校前,招生部門就已經建立了數據庫,但入學后,實際報名的學生還是要在輔導員處領取表格填寫相關信息,大多學校現階段仍然使用電子表格的形式進行編輯保存,這樣的工作需要輔導員將文字材料進行錄入,耗時且需要重復作業,缺乏對于數據軟件的應用。高校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數據系統,教務系統、財務系統、就業系統,但各個數據系統之間并沒有形成一體化的結構,并且各平臺的數據更新不夠及時,受權限限制,學校和院系系統之間數據不能互通,學生基本信息、專業、班級如有改變,各系統不能即時同步更改,需要后期人工編輯,做重復勞動。
3.受傳統性思維的影響,缺少數據的實際應用。即使已經出現非常便利的大數據平臺或軟件,但由于數據的轉移和新軟件的學習推廣等問題,在部分高校中的普及程度不高,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員仍然受傳統的思想所限制,認為新的數據平臺與之前的內容相差不遠。其實,現階段的大數據技術能夠更加細化的分析,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輔導員對于學生日常的管理包括早操、早自習、上課及晚自習的出勤率,一年一度的綜合測評,評獎評優及貧困生補助等內容,這都需要輔導員平時的關注與統計,但傳統的方法依靠人工數人數并記錄,每日工作較為瑣碎,與時代脫節。
四、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科技日新月異,對于大數據的使用已經成為主要競爭力之一,教育領域同樣如此。作為高校,更應該與時俱進將學生管理工作與大數據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平臺及相關軟件不斷創新學生的管理方法,更加貼合實際,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提高對數據的重視程度,建立統一的信息處理平臺。在大數據時代,替代人工作業借助更加科學、便利的數據平臺進行電子簽到,自動統計,將所有數據進行整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高校在收集學生信息時可以直接使用網絡數據共享平臺,學校、家長及學生本人三方可編輯,既可以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又可以將學生信息統一整理,建立起完整的數據信息處理平臺。學校應加強對于數據處理技術的重視,各部門將工作進度由書面存檔后再電子登記變為實時電子記錄后確認書面存檔,將數據化、網絡化的辦公模式形成習慣。
2.加強數據一體化建設,破除部門壁壘。各部門之間雖相互協作,但壁壘分明,數據系統之間關聯性弱,各系統之間信息有誤的情況時有發生,學校應加強數據信息的集成共享,制定統一的標準,在信息采集及后期維護的過程中嚴格把控數據信息的質量,并且單獨設立數據信息管理部門。在其他各部門同樣設置數據管理崗位與數據部門對接,工作職責就在于數據系統的日常維護、學生信息的異動及更新,以及信息平臺的建設。加強數據一體化建設之后可以使學生信息更加準確,各部門工作更加有效率,實現了信息共享,避免出現重復性工作,減輕輔導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學生信息處理的自動化程度。
3.與時俱進,深度利用學生數據信息。時代在不斷進步,在工作中應及時地轉變思維,與時俱進,以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取代傳統的數據整理,大數據幫助學校管理部門將學生信息系統整合,掌握學生完整數據可以推動全員育人工作的建設。數據系統可以隨時對學生學習情況及興趣特長整理分析形成反饋,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還能幫助學生匹配相適應的崗位,達成高質量就業的目的,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學生在校情況完全數據化使學生的評獎評優工作更加全面客觀、公平公正,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學生評價機制。大數據同樣可以幫助輔導員根據學生的網絡動態分析他們的身心狀況,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做出預測,有效規避風險,同時可以對已經發生的事件迅速提出相應的對策,大幅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這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高校輔導員應及時轉變工作方式,利用大數據從費時且無用的瑣碎事務中解脫,通過鍛煉自己整理融合數據的能力,形成探索數據背后的價值并以此制定有效行動進行快速實時行動能力,以積極的心態將大數據與學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合格學生管理工作者。
參考文獻:
[1]? 郭淑媛.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100-102.
[2]? 熊偉.關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109.
[3]? 陳力軍.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與對策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20):80.
[4]? 王子南.淺析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才智,2019,(20):25.
[5]? 魏穎.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9,(41):197-198.
[6]? 潘婷.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6):62-65.
[7]? 先曉兵,陳鳳,王繼元,王加年.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