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昊
摘要: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對廣大青年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養愛國情感的前沿陣地。新時代向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國企共青團和青年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希望可以提供具有啟發意義的指導。
關鍵詞:新時代;共青團工作;創新實踐
青年人富有激情與活力,青年員工的加入,能夠為國企注入青春能量,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但是青年的思想狀況缺乏足夠的穩定性,容易產生消極思想,缺乏對于工作的堅持和努力,導致阻礙企業發展“反向力”的形成。因此,做好企業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加強青年教育培養,對于最大效能地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至關重要。
一、當前國企共青團和青年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團的組織生活難度大
一方面的原因來自團的工作經費不足,導致許多活動無法開展。另一方面在組織網絡學習活動時,缺乏統一的學習平臺和監督人員,使得學習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標準。在線上學習時,團組織的管理力度不足,使團員青年在學習中易產生懈怠心理。
(二)團干部工作能力不強
在某些單位組織中,團干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對待團工作缺乏積極性和責任感。同時對單位的團組織工作缺乏了解,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宣傳工作難以推進。一些團干部因為要處理工作家庭等許多問題,導致能夠分配給團的相關業務的精力和時間不足。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共青團工作的開展。整個團組織也未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主題教育工作的開展方面有所欠缺。
(三)宣傳內容干癟,缺乏特色
部分團組織在進行宣傳時,內容趨于死板化和程式化。只局限于講座、開會等幾種形式。形式相對單一。許多宣傳活動在內容上沒有達到青年對于團活動的期待。其次,針對青年們關心的生涯規劃問題做得不到位。許多內容不貼合實際,難以引起團員們的共鳴和認同,團員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難以找到組織的歸屬感。
二、新時代國企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創新實踐方法
(一)改革組織運行方式
要嚴格按照團中央大抓團的基層建設要求,改進組織機構設置和運行機制,擴大團組織的有效覆蓋面。根據青年員工規模大小和分布特點,積極探索按“區域關系”“業務關系”來設置團組織的常設和臨時機構,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建在哪里,構建縱橫交織的網絡化組織體系,徹底消滅組織設置上的空白點;完善團員代表大會和委員會制度,調整人員構成,提高一線團干部、團員的比例,增強團的代表大會、委員會的代表性;改進團的運行機制,梳理和細化現有工作機制,形成以工作督導落實制度、激勵約束制度、聯系青年制度為構架的制度體系,明確各級團組織工作范圍和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內容,強化崗位工作責任制。
(二)黨政部門加強對團工作的支持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后備軍,在團組織經費方面要予以一定的幫扶。黨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共青團的青年工作,定期進行檢查和考核,積極參與團組織的相關活動,讓團組織與黨組織同頻共振。為團員入黨提供有效路徑,激勵團員積極配合團的工作,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拓寬團員的上升渠道,在優秀團員的評選工作上可以采取和黨組織合作的方式,確保選拔出真正有能力、有理想、有立場的先進分子成為預備黨員。
(三)加強團干隊伍建設
推進團干部選配、任用、評價和考核工作,不拘一格從黨員、團員中選拔優秀人才,從基層一線、從普通青年中選拔關鍵崗位負責人,建設專職、掛職、兼職干部相結合,符合團組織特點、充滿生機活力的團干部隊伍,并落實好團干待遇;建立團干部直接聯系青年制度,每名專職、掛職團干部經常性聯系100名左右不同領域的團員青年,兼職團干部直接聯系30名左右普通青年,努力做到經常有聲音、有互動、有話題、有線下活動、有面對面交流。
(四)搭建信息化團青平臺
當今團員青年構成全部是“80后”“90后”,普遍具有“高、大、快、強”的時代特點,喜歡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互動參與性強并極具特色的工作平臺。針對這一事實,運用目前較為流行的微信“企業號”或其他類似業務功能,探尋搭建一個與時代合拍共振,與工作無縫對接,與成長息息相關的,專注服務于青年的信息化平臺。欄目設置上要滿足工作、學習、互動、溝通等綜合需要。通過信息化平臺,利用互聯網數據化優勢,讓工作體現在粉絲量、閱讀率、轉發量、評論量甚至高頻詞當中,根據即時反應調整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五)豐富活動形式
在活動的組織上,要以廣大團員青年切實關心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可以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來把握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和對當前團工作的滿意程度。同時內容組織上,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明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當今的熱點時事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最新指示批示精神,要進行及時的學習和宣傳,讓黨的重要精神和深刻思想深深扎根在青年群眾的心中。增強青年團員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把個人成長和國家發展聯系起來。活動開展要遵循黨章和團章,遵循上級團組織制定的相關規則。在活動形式上,組織人要拓展思路,比如參觀紅色景點、舉辦交流會等。同時,可以在不同節日開展不同主題的團日活動,如“學雷鋒日”可以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清明節可以開展青年祭奠英烈活動等。
三、結語
企業需要共青團的更多作為,青年盼望共青團給予組織保障、搭建更多的平臺,團組織本身也渴望在服務企業、青年和自身的過程中實現更大發展。要切實了解青年群體的所思所想所需,在此基礎上開展工作,真正做出成效,凝聚人心。青年工作目前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各級團組織要針對目前廣泛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趙欣杰,江舟,李愛菊.企業共青團與青年工作創新研究[J].商情,2019,(42):292.
[2]孫延靖.關于網絡時代的青年和社會發展與共青團工作創新[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9,(1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