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琳娜

【摘要】目的 對于腦梗死疾病治療中開展腦脊液內皮素檢測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診的腦梗死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同期選取非器質性病變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統計兩組患者腦脊液不同時期內皮素水平。結果 30例腦梗死患者腦脊液內皮素在發病3天之后到達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趨近正常水平。結論 腦梗死患者在疾病發作初期,腦脊液內皮素水平出現明顯上升,第三天到達高峰期,30天之后慢慢趨于正常水平,利用腦脊液內皮素檢測能夠幫助判斷腦梗死患者疾病發展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可靠的指導,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腦梗死;腦脊液;內皮素;病情發展;用藥指導;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2
腦梗死屬于臨床中發病率、致殘率以及復發率非常高的一類疾病,嚴重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是現在人類三大死亡因素之一,根據流行病學相關研究顯示,我們國家25歲至74歲人群中出現腦卒中的發病率為116/10萬,死亡率81/10萬,所以有效預防腦梗死疾病的出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現在關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缺少統一標準,比較認可的危險因素包含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吸煙以及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包含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無法解釋全部缺血性卒中疾病,大量心腦血管疾病研究資料中指出,內皮素屬于目前已知作用最強并且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類縮血管活性肽,最近幾年以來,對于內皮素和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選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接診的腦梗死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于腦梗死疾病治療中開展腦脊液內皮素檢測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診的腦梗死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同期選取非器質性病變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腦梗死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區間值為48歲,年齡最大區間值為77歲,平均(55.61±10.22)歲,全部屬于初次發病,通過臨床CT檢查顯示存在大面積梗死灶,同時伴隨昏迷、失語以及偏癱等表現癥狀;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最小區間值為47歲,年齡最大區間值為78歲,平均(55.40±10.31)歲,患者不存在器質性實質病變,身體狀況評定結果全部為良好。
1.2 方法
腦梗死30例患者在其發病之后3天、7天、14天以及30天接受腰穿,采集患者腦脊液4ml,將其置入到有EDTA二鈉以及抑肽酶試管中混合均勻,開展離心操作,每分鐘3000r,離心10分鐘,分離上清液,放置到零下20攝氏度冰箱中進行保存,通過酶聯免疫法檢測腦脊液內皮素水平,所應用儀器為酶標儀,試劑選取人內皮素-1酶聯免疫試劑盒,根據標準操作流程開展操作[2]。
1.3 觀察指標
記錄腦梗死組與對照組患者發病3天、7天、14天以及30天時的腦脊液內皮素水平。
1.4 統計學計算
本文兩組對比所獲各項數值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加以計算,利用“x±s”對于計量數據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對于計數數據加以。通過x2與t檢驗開展統計學處理,結算所得P值用于評價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30例腦梗死患者腦脊液內皮素在發病3天之后到達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趨近正常水平,對照組30例患者腦脊液中內皮素水平沒有明顯改變,基本保持不變,不同時間段腦梗死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腦脊液內皮素水平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 論
腦梗死指的是因為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受損引發腦動脈管腔出現狹窄,由于各類因素加快局部血栓形成速度,造成動脈狹窄加重或是完全閉塞,引發腦組織缺氧、缺血與壞死,從而產生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腦血管疾病[3]。內皮素不但在血管內皮中存在,更加廣泛存在于各種細胞與組織中,屬于調節心血管功能的關鍵因子,在維持基礎血管張力,穩定心血管系統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內皮素是通過21個氨基酸所組成,和靶細胞受體相互結合,提高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導致血管收縮,同時能夠作為神經肽起到調節神經元作用,內皮細胞受到刺激合成同時釋放內皮素-1,刺激內皮素-1合成的主要因素包含胰島素、腎上腺素、細胞因子、血管壁剪切力、血栓素、血管緊張素、血管加壓素以及缺氧等物理因素[4]。內皮素縮血管的作用比較持久,受體分布比較廣泛,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腦梗死患者產生內皮素水平升高主要是因為缺血性腦梗死疾病早期應激反應導致腎上腺素分泌量升高,加快內皮素分泌速度,梗死區域微血管遭受損傷,造成受傷內皮細胞釋放內皮素在微血管的滲漏增加,缺血缺氧導致微血管內皮細胞、膠質細胞以及神經元合成內皮素水平升高,腦血管痙攣或是血栓形成產生血管低灌注表現,內皮細胞張力獲得解除,從而增加內皮素釋放。內皮素水平升高會使血管痙攣現象加重,進一步加重內皮細胞損傷程度,并且降低血管舒緩因子的分泌量,使內皮素縮血管作用獲得加重,腦梗死患者腦內毛細血管長達560km,同時欠缺肌肉運動,處于病理狀態下,壓力減小,管徑變細,內皮細胞十分容易遭受損傷,造成內皮素釋放量升高。通過本文對比研究資料可見,30例腦梗死患者腦脊液內皮素在發病3天之后到達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趨近正常水平,對照組30例患者腦脊液中內皮素水平沒有明顯改變,基本保持不變,不同時間段腦梗死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腦脊液內皮素水平對比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為腦梗死患者提供腦脊液內皮素檢測,能夠幫助判斷病情變化,并且有效指導臨床用藥,具體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童 瑜,廖可立,黃頌,張國樂.腦梗死及腦出血患者血漿內皮素的臨床觀察[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04):41-42.
[2] 萬素芹,王姝瑾,丁邦厚.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漿內皮素和血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13):13-15.
[3] 曹麗平,高 敏.舌咽三步針配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漿內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9,60(13):1129-1133.
[4] 陳宗存,符沙沙,陳金逸,吳祖榮,符茂雄.腦梗死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內脂素及內皮素的關系[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7,30(10):105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