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婉婷

【摘要】目的 分析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的療效觀察。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胃癌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并將所有40 例患者按照就診先后順序分為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的參照組(n=20)和采用快速康復護理的研究組,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評價。結果 采用快速康復的研究組在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兩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差異具有臨床對比意義(P<0.05)。結論 采用快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胃癌圍術期患者的康復速度,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快速康復;胃癌;圍手術期;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1
胃癌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中國位居榜首,占總人數的50%[1]。大多數的胃癌患者在發現病癥時已經處于中晚期了,并且中晚期患者的存活率非常的低。若是能在胃癌早期檢測出病癥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此時的存活率較高。由于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并且手術很同意出現一些并發癥,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相關文獻記載,快速康復護理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按照就診先后順序平均分成兩組進行調查研究,分別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包含20例患者,病例選取時間始于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結束。兩組患者均以確診為胃癌患者,并為合并有其他重大心、腦、腎疾病,將對本次護理方法不認同患者排除在外,同時排除病歷資料不完整或出院后失去聯系患者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齡區間在46歲~75歲之間,中位年齡(58.27±3.35)歲;參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0:10,患者的年齡范圍在45歲~73歲,平均(59.15±4.17)歲。對兩組患者的上述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差異較小,不存在參考價值和對比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已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通知書。
1.2? 方 法
給予所有40 例患者常規檢查,并實施手術治療。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康復護理。研究組患者接受快速康復護理,方法:(1)術前護理,根據患者的不同文化水平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告知疾病的相關常識,包括:發病機制、危險因素、治療方式、并發癥、注意事項等[2],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開展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增加其護理依從性和治療信心;并在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吹氣球訓練,以此增加患者的肺功能;叮囑患者術前6h禁止進食;(2)術中護理,保證手術室的溫度與濕度,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指標進行密切監測;(3)術后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定期觀察引流管的情況,防止脫落,定時為患者翻身,防止出現壓瘡或切口感染等,并鼓勵患者多喝水,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性訓練。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觀察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等臨床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次研究中涉及的40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其中兩組計量資料如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等對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 果
采用快速康復護理的研究組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參照組,兩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胃癌是一種惡性腫瘤,主要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發生病變,目前胃癌的發病率在我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占據首位,而且發病會有區域性的差別。比如在我國的東西部以及沿海地區的發病率更高[3]。相文獻記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鑒于此,本次在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間選調出40例胃癌患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觀察臨床指標,觀察組更具有優勢,再一次驗證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胃癌患者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 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9(38):181.
[2] 王 雯.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快速康復理念的臨床應用觀察[J].保健文匯,2019(5):11-12.
[3] 王鵬程.快速康復護理在胃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