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
摘 要:我國新時期的文化建設和古往今來長期的文化積累是分不開的,尤其是歷史上多民族融合時期,如蒙元時期形成的文化。蒙元文化對當時的整個社會文化氛圍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作為蒙元文化的典型代表,上都文化的發展也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文章根據文化繼承和發展的規律,論述了蒙元文化與新時期文化建設的緊密聯系,對整個民族文化的發源、發展和傳承演變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多民族文化;當代文化建設;傳承;關系
1 前言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元素、地域、承襲也包含很多方面。在民族大融合過程中,五十六個民族都繼承和發展了各自的文化,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不斷地發酵和醞釀,最終塑造了我國當代文化百花齊放的局面。作為對當代文化影響頗為深遠的蒙元文化一直是相關學者的研究重點。文章就蒙元文化的歷史地位和對現當代文化的影響展開分析,并就蒙元文化的發源地上都所承載的特殊文化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對蒙元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關系展開分析研究。
2 蒙元文化的發展史
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蒙古游牧人民組建成的大軍從游牧地區一路攻占到了中原,使蒙元文化的大帝國實現了歐亞疆域的大統一。隨著歐亞疆域眾多文化慢慢地融合和發展,蒙元文化不斷吸收各個民族和地域的文化,整體呈現出多元性、開放性和兼容性的特點,非常具有代表性。蒙元文化極其豐富多彩且繁榮發展,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使儒家、道家、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種教派體系得以發展。蒙元文化大發展也鑄就了元曲的蓬勃發展,實現了大爆發,不僅元代所代表的“曲”的藝術水平提升巨大,在整個文學發展歷程中,元曲對于我國敘事文化的推進也功不可沒。除此之外,還有“五戶絲制”等賞罰的法律法規也得到制定和推廣,維護了當時的社會秩序。還有一些協商推舉制度,也為優秀人才的發現和推舉以及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奠定了制度基礎。
隨著蒙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注定會出現整體文化的凝聚地和典型案例,上都文化的形成便是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和創新,是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兼容與發展,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原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包容性,當草原文化來到了農耕地域,當蒙古文化與中原文化碰撞時,統治者發現必須要以中原文化為基礎,才能更加有利于政治統治。上都文化作為那個時代的蒙元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其在整個蒙元文化發展史上都具有很長遠的意義??梢哉f,上都文化的重要性就像元曲在我國文化歷史中的地位一樣,非常重要,也是民眾普遍認知的標志性文化。
在蒙古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的過程中,最初也廣泛地進行自身民族文化的教育,但是后來發現部分蒙古文化是狹隘的、不可行的。而且當時的統治者也發現了中原文化的璀璨,相對于粗放式的蒙古文化,中原文化更加根深蒂固、深入細膩、影響至深。如果說蒙古文化是馬背上的文化,適合開疆拓土,那么從統治的角度來看,就必須要結合中原文化來進行統治。于是在認識到自身文化的落后和粗放之后,統治者將大小諸侯、公國和王朝進一步統一起來,進一步實現文化的大融合。蒙元文化的塑造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繼而后面就是文化的不斷融合和創新。蒙元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階段和組成部分,當代文化的建設必須要尊重蒙元文化,而且當代文化的形成也和蒙元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 蒙元文化的地位和影響力
12世紀,歐亞大陸的各個諸侯、小朝廷等都采用了封閉式管理,長期進行閉關、鎖關,文化無法溝通,經濟也無法大規?;ネㄓ袩o,這最終限制了社會經濟和人文的飛速發展。此時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一路南上,依靠著草原文化的彪悍性,攻占的地域和統治的地區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史無前例的蒙古大帝國。蒙古大帝國的出現勢必要進行大統一,這些諸侯和公國甚至部落從原本的老死不相往來、各自為政到整合在一起,文化不斷進行融通,勢必會促進歐亞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從而為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蒙古大軍攻占了很多地方,雖然蒙古人擅長征戰,但在具體的統治上還存在很多不足。游牧人出身的蒙古大軍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在前期他們直接進行大范圍的破壞,但到最后他們發現這是不合適的,對于整體統治都是不利的。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難,于是蒙古帝國開始進行文化交流,對被自己征服的國家進行安撫,也安排人對他們的文化進行學習,最終慢慢地積攢出第一批蒙元文化的優秀人才。這些措施給整體的統治帶來了很多好處,從而更好地促進民眾與官僚之間的和諧相處,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當年成吉思汗帶領大軍橫掃了歐亞大陸,遠東方向占領了朝鮮、緬甸,甚至對日本等領域也進行攻占過;中東方向則征服了波斯等地,進一步攻占了亞美尼亞和敘利亞,甚至奪取了俄羅斯,為蒙元文化的塑造打造了良好的文化基底。在三次西征之后,忽必烈繼承成吉思汗的意志,覆滅了宋朝,建立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廣收人才,當時可謂是高手如云,這些都對整體的蒙元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而作為蒙元文化孵化器的上都所形成的上都文化則將蒙元文化系統化。上都是夏都和蒙古大汗的發祥地,上都被稱為“蒙古人的故鄉”。上都作為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紐帶,是兩方最交融的地方,也是最能夠體現文化交融性的地方。
蒙元文化是人類發展史的壯舉,它對整個民族文化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我們還能夠看到很多蒙元文化的影子。
4 上都文化的地位和影響力
上都被稱為“蒙古人的故鄉”,不是隨意稱呼的,上都是蒙古和中原的樞紐。由于蒙古大軍占領的地域非常廣,涉及的文化也非常多,作為蒙元文化的發源地,上都文化也逐步形成。
上都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很多文化都在上都進行兼容和創新演化,在文化演變的過程中塑造出很多新的特色,如薩滿族、馬奶宴等都是文化撞擊融合所致的結果。另外,上都不僅僅是文化交融的地方,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亦是溝通東西南北的重要樞紐,就像如今的徐州一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上都在政治方面和軍事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決定了文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進一步催化,注定會帶來更創新的政治統治和軍事指導,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中西文化的結合,蒙古文化對于中原文化的重視和推進,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上都文化的構建基底。
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產物,是農耕文化、游牧文化和邊塞文化的聚集、融合傳承和積淀,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主流和主體,是中華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上都文化吸納了各種文化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使以上都文化為代表性的蒙元文化達到了一個歷史的新高度。當時蒙古帝國是非常龐大的,與當年的羅馬帝國不相上下,作為世界上的強國,上都文化為整個王朝奠定了文化基礎,還奠定了人文基礎,比如當時的元曲大發展,這種創新的文化模式就是當時蒙元文化的具體體現,其對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上都文化對整個蒙元文化貢獻頗多,上都文化作為蒙元文化的精髓和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底蘊,使一個國家從粗放式文化向高級的精細化文化發展。上都文化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于當代文化建設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性。上都文化的歷史地位很高,上都文化是非常具有研究意義的,對于整個民族的文化來說影響非常深遠。
5 上都文化與新時期文化建設的重要關系
上都文化作為蒙元文化的集中體現,我們在討論蒙元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的關系時,重點要從上都文化與蒙元文化的關系著手。自成吉思汗征戰各方,忽必烈建立元朝統一中國以來,我國的文化又經歷了明朝、清朝、民國政府,最終到了現在,在歷史的發展潮流中,文化也隨著外來文化的流入而發生了許多變化。目前外來文化的入侵現象也是比較嚴重的,歐美國家的文化通過電影、音樂、網絡媒介和各種平臺,以多種形式給我國本土文化帶來了沖擊。這時候對當代文化的有力建設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有力地發揚我國本土特色的文化,就不能讓我國本土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會錯失對本國多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漸漸失去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對整個國家、民族及文化的發展來說都是一種重大的損失。上都文化作為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融點,作為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點,它對目前的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何結合蒙元文化進行當代文化的建設,首先需要理清楚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有理清楚了兩者的重要關系,才能夠進一步踐行當代文化的建設。
上都文化中很多的精華文化可以作為民族的印記進行全面的推廣,現如今出現了孔子學院、漢朝禮儀培訓等對中國文化進行傳承的平臺,也已被新時期的年輕人和各國文化所接受,其本質上都是和包含上都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不斷地融會發揚。我們可以針對上都文化的特色,整理出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內容,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搭乘網絡傳播的東風,最終形成“互聯網+”的文化傳播網絡與平臺,進一步促進當代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6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文化建設也非常重要,蒙元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當下文化建設與傳播具有非常深遠的參考意義。文章針對蒙元文化的形成進行闡釋,針對蒙元文化的精髓上都文化進行分析,最終論述了蒙元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關系,并給了指導性意見,希望能夠給予讀者建設性的思考與建議。
參考文獻
[1]徐進昌.論蒙元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關系[J].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報,2015(1):8-9.
[2]劉源.蒙元文化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9):34-35.
[3]姚筆正.從蒙元文化淺析文化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表達[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6):22-22.
[4]谷禾.論民族多元文化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J].欽州學院學報,2016(1):19-20.
[5]張宇.多元文化視域下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6):12-13.
[6]李沛.淺析多元文化視閾下當代中國和諧文化建設[J].學術交流,2015(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