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創新創業 《經濟法》 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邵黎,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經濟法。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99
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提出要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這在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不容忽視的重點問題的背景下,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雖然響應國家的號召,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但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一個現實:并非所有人都有條件創新和創業,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創新創業。因此國家也出臺了關于創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相關指導意見。要深化高校創高新創業教育,就要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加強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豐富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滿足其在創新創業時的需求,為其創新創業成功提供必要的知識素養和基礎。其中,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而言,經濟類、財務類、管理類作為他們的專業知識,固然居于核心地位,但法律知識作為法治社會必需的基本常識,也不能忽視。整個社會的運轉、個人的工作及生活、創業的過程都會涉及到對現行法律法規的了解,這就要求現代大學生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防范及抵御各種風險,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各種糾紛,從而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教育部在2000年將《經濟法》確定為經管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此課程的開設對經管類專業人才法律素質的提升起到了顯著的效果。近年來,圍繞創新創業的要求,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改革和探索,以培養雙創人才為目標,將創新思維融入專業建設、課程及教學。其中,《經濟法》課程作為基礎課程,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綜觀傳統的《經濟法》課程教學,還存在明顯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教學內容廣而不精
首先,針對經管類專業開設的《經濟法》課程和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從內容上有非常大的區別。從我國法律體系來看,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如公司法及其他企業法,包括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如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保險法等,另外還有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還有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如財稅法等。由上可知經濟法的內容非常龐雜。法學專業開設的《經濟法》課程主要包含上述內容。但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法》課程除上述內容之外,通常還將部分民法商法及訴訟法的內容納入其中,如合同法、公司法、訴訟及仲裁法等,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廣泛而分散,各個部門法之間關聯性不強,未形成體系,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
其次,受課程地位及各個專業學分學時分配的限制,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的課時會受到限制,一般只會安排一個學期的課時內來進行教學。比如筆者所在學校,開設此課程的經管類專業,有48學時及32學時之分,但總體來說課時都非常緊張。而面對龐雜的內容,教師無法面面俱到進行講授,只能有所取舍,節選重點內容或者與專業關聯性強的法律帶領學生學習,即使這樣也完全無法達到法學專業學生學習的深度,而且受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實現創新創業背景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同時,短時期內要將大量理論性較強的法學知識傳授給初學者,學生在前期的學習中沒有法學課程及相關常識鋪墊,會感覺跟所學專業缺乏聯系,實用性不強,學習興趣無法提高。
(二)創新創業教學理念不明確
當今高校人才培養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目標,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創業素質和技能。但傳統的高等教育階段基本都是理論學習為主實踐為輔,《經濟法》課程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和學生均將此課程作為一門普通的基礎課程,對于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涉及到資格考試的專業,學生重視度較其他專業稍高,但總體來說重視度均有限,對于此課程中涉及的在就業和創業上的實踐運用就更加難以得到重視了。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比較單一
《經濟法》作為經管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各專業在教學時都傾向于合班教學,課堂學生人數眾多,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通常是兩個合班教學模式,人數80-120不等。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輔助多媒體手段。課堂中老師主導進程,學生相對被動,在有限的課時內需要完成大量教學內容,留給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的空間也不多。另外,教學地點基本限制在教室,操作性練習不夠,受專業及客觀條件限制很難走出教室進行旁觀庭審,模擬法庭等實踐活動。
(一)以創業為導向,整合教學內容
《經濟法》課程內容十分龐雜,怎樣將繁瑣的內容重新組織和取舍,使之與創新創業相結合,是一個急需思考及探索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圍繞創業的整個過程及在創業中會遇到的法律困境,將《經濟法》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將課程所涉及到的具體的部門法通過這一主線歸類,以配合和適用于創業的過程。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突破理論知識的限制,主導學生進行模擬創業,比如首先要設立一個企業,學生需要學習《公司法》及其他企業法相關知識,了解一個公司或企業的設立流程、章程的制定、企業內部結構、企業破產等相關法律等。創辦企業之后,在運作中會涉及到合同簽訂、勞動人事、財稅相關的事務,可以將《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及《財稅法》加入進來,企業在生產運行過程中還需要遵循《產品質量法》《反不正常競爭法》等法律的規定,這些都可以在此版塊帶領學生系統學習。同時,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遇到的經濟糾紛,就涉及到訴訟及仲裁等相關部門法。以創業實踐為主線,以模擬企業為支撐,講授實踐中會遇到的法律問題,避免了純粹理論講述的枯燥及部門法知識的零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有主線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發揮法律知識在創新創業中的最大效果。另外,針對不同專業特點及創業模式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或者針對一些高校正在進行的創新創業孵化項目,進行專門的經濟法知識的指導和教學。
(二)以創新創業為導向,調整《經濟法》課程的教學理念
在上述整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教學理念的調整,要將創新創業滲透進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比如在模擬企業的創設、經營及解決糾紛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怎么思考開拓新的經營模式、怎么用法律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問題等。
(三)完善教學方法
傳統的《經濟法》課程教學方法主要有理論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加入思維導圖輔助法、學習任務驅動法等方式。
1.思維導圖輔助法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學習及工作方法,因其簡明高效,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中。它是指用線條、圖形等比較形象的方式將頭腦中抽象的思路給表達出來,通過圖形將主題從主干向四周發散,把復雜的信息變得簡單,便于清晰思路,理清層次,找出重點。將思維導圖用于《經濟法》課程教學是一種新的嘗試。傳統的《經濟法》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通過文字化的傳輸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加之法學課程本身的理論性較強,學生容易感到枯燥無味,思維導圖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圖像、符號等方式展示出來,把一節課、一章節的內容提煉成知識圖譜,通過關鍵詞進行連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各種知識點的層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通過梳理和制作思維導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在具體教學實踐上,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教學內容按章節或者上述所提按模擬創業的教學內容分類予以梳理和展示。用關鍵詞或關鍵知識點為主題,利用線條、圖形將教學內容繪制成知識網絡圖,通過各種支干或連線將知識點連接起來,清晰地展示知識點的脈絡及關系。例如在講授《合同法》版塊時,可以將合同按照訂立——履行——終止及違約責任等思路來制作思維導圖,并在支干中加入案例輔助學生理解。其次也鼓勵學生在預習及復習的過程中制作思維導圖,通過繪制知識結構圖來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及總結。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有正向的作用。
2.學習任務驅動法
學習任務驅動法指課程教學由傳統的“教師主講,學生聽取”轉變為“教師布置,學生操作”上來。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可以是拋出案例進行分析、也可以布置思維導圖制作等學習任務,將學生分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協作查閱資料,整理內容,制作思維導圖,準備主題發言或PPT演示等,最后各小組以團隊形式派出代表來進行陳述和總結。為了避免部分學生不積極參與,學習任務僅由個別學生完成的情況,還可以在最后陳述及演示階段隨機抽選各小組代表。根據小組代表的展示或小組提交的任務成果對整個團隊進行評分,作為課程成績量化的組成部分。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及參與度,讓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到自我驅動去搜集資料、整理案例,從而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同時在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和思維能力。另外,小組通力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也鍛煉了他們的創新和協作能力,這對于創業素質的培養也有益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經濟法》課程的教學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進行創新,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對教學目標和理念進行調整,在教學方法上引入思維導圖輔助法和學習任務驅動法進行改革,發揮《經濟法》在學生創新創業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華武,夏旭麗.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經管類經濟法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為例[J].南昌高專學報,2011(6):85-87.
[2]齊晉,陳新玲.《經濟法》課程與行業融合實踐性教學模式構建[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53-56.
[3]劉雪萍.創新創業人才需求導向下《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8(3):186-187.
[4]黃森林.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與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比較及教學模式改革[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