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穎 曾興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躁狂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9例)和觀察組(n=39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而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率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躁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運用于躁狂抑郁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對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均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優質護理;躁狂抑郁癥;服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1
躁狂抑郁癥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常兼有抑郁與狂躁兩種狀態表現,且具有一定的反復性與交替性等特征[1]。通常情況下,躁狂抑郁癥患者可自行支配個人意志進行精神活動,往往通過其行為表現不易辨別,因此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對該病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從而導致病情的延誤及惡化。為深入研究優質護理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對其展開以下觀察及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躁狂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9例)和觀察組(n=39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22例;年齡20~57歲,平均(38.5±2.5)歲。觀察組中男18例,女21例;年齡20~58歲,平均(38.4±2.7)歲。兩患者的各項組間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其結果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躁郁癥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包括日常生活護理、用藥干預、病房護理等基本內容。觀察組躁郁癥患者給予優質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當患者入院后,積極接待患者,并主動為其介紹主管醫師、病房環境以及住院制度等,以緩解陌生環境對患者帶來的緊張感。耐心詢問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既往病史,同時對患者的社會功能、生活能力、睡眠及營養等情況進行綜合的評估,依據該結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優質護理方案。積極保持與患者的有效溝通,了解其興趣愛好、文化層次以及人格特征等,對患者躁狂抑郁的發病因素進行分析。引導患者表達自己的情感,對其情緒波動情況進行觀察,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有效釋放負面情緒。(2)用藥干預:告知患者服用抗躁狂抑郁藥物的重要性,并提醒患者注意服藥劑量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在用藥治療過程當中,引導患者感受藥物治療后情緒的變化情況,強化其定時定量的用藥習慣。鼓勵患者與康復良好的患者進行交流,引導患者之間進行相互鼓勵,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家庭干預: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的治療以及康復情況,提醒家屬多多陪伴患者,給予更多的理解與關心來支持患者。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躁郁癥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及治療依從性。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78例躁郁癥患者的數據資料全部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文中計數(x2檢驗)、計量(t檢驗),P<0.05表示對比數據有很大差別。
2 結 果
觀察組躁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情緒低落及情緒高漲均是躁狂抑郁癥的主要臨床表現,多呈現為反復發作的狀態,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躁郁癥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通常較難治愈,且在治療后,由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而極易出現反復發作等情況[2]。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患者的康復預后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中,為患者提供了優質護理干預,經過該護理干預后,躁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率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由此可知,將優質護理運用于躁狂抑郁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對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均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雅靜.優質護理干預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6):220.
[2] 楊 ? 陽.優質護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