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要】目的 分析門診部護理操作中較為常見的情況并對其預防措施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于我院門診部2017年4月2日~2019年3月3日行診治的118位病人實施探究,應用電腦將其隨機劃分為對照組(n=59)和觀察組(n=59),對照組門診病人行基礎護理及管理,觀察組門診病人施行新型門診護理。對研究中病人糾紛情況及認可滿意程度開展比較探析。結果 觀察組病人中十分滿意81.36%,一般滿意15.25%,不滿意3.39%優(yōu)于對照組50.85%、32.20%、16.95%,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糾紛事件概率1.69%低于對照組13.56%,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析門診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并開展優(yōu)化處理,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門診部;護理工作;常見問題;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隨著我國民眾對門診護理質量需求的提升,如何改善護理效果成為廣大學者研究的對象[1]。而分析[2]發(fā)現,找到護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正可提升護理質量,因此本文以在我院門診部行診治的118位病人實施探究,其中半數施以基礎護理及管理,半數行新型門診護理。對研究中病人糾紛情況及認可滿意程度行探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我院門診部2017年4月2日~2019年3月3日行診治的118位病人實施探究,應用電腦將其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位。對照組病人中男30名,女29名,歲齡22~65歲,平均(43.80±5.15)歲。觀察組病人中男32名,女27名,歲齡24~65歲,平均(44.33±5.26)歲。本研究中所擇取的病人資料差異均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疾病情況詳述及治療指導。觀察組:通過網絡檢索及臨床調查分析門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會議研究解決及預防措施,制定試行護理方案。在方案應用中找到不足之處加以微調,正式落實于門診護理工作中。具體實施:合理制定護理人員值班安排,盡量減少護理人員疲憊感,降低工作強度,提升護理人員護理積極性。行禮儀用語培訓,改善自身不良態(tài)度,以和藹的微笑及禮貌的語句與病人開展交流,取得病人的認可及信賴,工作時將自己放置于病人位置分析病人所需,思考病人所想,及時解答病人的疑問并保障講解清晰,必要時可詢問病人自己是否講述清楚。護理人員需保障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并定期開展考核工作,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門診護理。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組織護理人員開展門診病癥知識教育及實操,提升護理人員知識掌握水平,不斷更新自身護理技巧,掌握新型護理措施。服務能力,開展簡單心理學習,對病人行定期評估,掌握病人心理狀況并對出現不良情緒的病人進行開導與幫助,可通過講解病癥及注意事項情況消除病人憂慮、不安心理,也可以加強治療方案講述,使病人身心得到放松,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治療,提升依從性。獎罰,制定獎勵與懲罰政策,嚴格落實護理管理,對于表現好的護理人員予以適當獎勵,鼓勵護理人員開展優(yōu)質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①滿意度:依據門診部資料制定問卷,由擇取病人開展?jié)M意程度評價,其間包含常規(guī)與細節(jié)護理,問卷為10分制,含括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分別為8分以上,6~8分,6分以下;②對病人與護理人員間發(fā)生的糾紛情況進行祥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開展數據統(tǒng)計探析,具體采取軟件SPSS 20.0、Excel數據庫,其中計數、計量資料檢驗分別應用x2、t,表現為百分率、均數方差,P<0.05為差異較為顯著。
2 結 果
2.1 ?比較滿意度
行滿意度評分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糾紛事件情況
行糾紛事件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分析發(fā)現,門診部護理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工作安排密集,態(tài)度及服務、業(yè)務能力需加強,賞罰制度不明。因此需開展合理排班,加強溝通培訓、知識及技能學習,嚴格落實護理規(guī)范,制定獎罰措施。
本研究中,觀察組認可程度及糾紛情況發(fā)生件數均有所改善,證實施行新型門診護理效果較好,能提升護理人員與病人關系,改善糾紛情況。此結果導致因素可能在于新型門診護理將門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預防與解決,從而制定出適宜的護理方案[3],對原方案有優(yōu)化性。實施過程中加強護理人員業(yè)務、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讓病人得到更為優(yōu)秀的護理服務。另外在護理開展中加強態(tài)度、語言培訓,護理人員能站在病人角度思考問題,想病人所想,從而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4]。可建立友好的護理人員與病人關系,提升病人對其信賴及認可的程度,從而對護理人員態(tài)度較好,依從性較高,配合性有所提升,有難處及問題先告知護理人員,從而得到解決而不是以糾紛形式出現,改善了糾紛出現情況,對病人自身及醫(yī)院發(fā)展均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新型門診護理效果較好,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白 ? 芳,王 ? 程,海 ? 敬.兒科門診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調查分析與預防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3):6621.
[2] 康 ? 媛,李 ? 敏.門診護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與處理對策[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9):135.
[3] 王瑞花.門診護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飲食保健,2016,3(17):144-145.
[4] 林麗娜.門診輸液護理管理質量問題分析和對策[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6(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