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樹根 張娟


【摘要】目的 觀察芪參益氣滴丸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左室射血分數及6分鐘步行試驗(6MVT)等指標的影響。方法 對本院心內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5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8例,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實施標準西藥抗心衰治療方式,治療組則在常規心衰治療的基礎上服用芪參益氣滴丸,兩組療程均為4周。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左室射血分數及6分鐘步行試驗(6MVT)等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5%,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治療組心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左室射血分數及6分鐘步行試驗(6MVT)距離明顯增加,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結論 芪參益氣滴丸配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療效優于常規西醫治療。
【關鍵詞】芪參益氣滴丸;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癥狀體征;左室射血分數(LVEF);6分鐘步行試驗(6MVT)
【中圖分類號】R28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冠心病(胸痹病)心功能不全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安徽省蕪湖市心血管科采用芪參益氣滴丸治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氣虛血瘀型)28例,并設28例純西醫治療為對照組,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旨在觀察其對臨床癥狀體征及心功能和6分鐘步行試驗(6MVT)的影響,臨床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第九版《內科學》冠心病心力衰竭診斷標準[1]。中醫辨證標準按照2002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氣虛血瘀型心衰病的診斷標準[2]。
1.2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實驗中納入的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為56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在開展研究之前按照NYHA心功能進行分級,其中Ⅱ級者有39例、Ⅲ級者17例,患者癥狀均表現為胸悶氣短、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動則喘息,或者表現為心悸、舌黯淡有瘀斑、脈細弱、雙下肢浮腫,存在異常癥狀者均屬于中醫里的辯證氣虛血瘀。以隨機數字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兩組例數相等均為28例。其中對照組中男12例、女16例,年齡50~88歲,平均(58.8±9.6)歲;觀察組男11例、女17例;年齡48~90歲,平均(59.5±9.8)歲。排除存在嚴重心律失常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類型者。統計患者平均病程6.27±3.11年。評價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心功能分級等臨床資料,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所有此次研究中所納入的研究對象均以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所推薦的標準心衰藥物進行治療,即為:ACEI、?- 受體阻滯劑聯合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進行治療,在此治療基礎上治療組選用芪參益氣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20030139)進行治療,其用藥劑量為0.5 g/袋,每天3次,連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評定療效。
1.4 ?觀察指標
評價分析采取治療措施前后患者癥狀、體征等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定期做好心電圖復查,此外在患者用藥前后需要做心臟彩超此類常規檢查,還需要進行左室射血分數(LVEF)變化情況的觀察;
臨床療效的評定:評定標準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即為:心衰等癥狀基本控制,心功能改善至2級以上;有效則為患者心功能改善1到2級;無效則為心功能改善情況低于1級;惡化:心功能不全進一步加重者;
6分鐘步行試驗(6MVT);
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胸悶不適癥狀加重以及是否存在胃腸道反應或者皮膚黏膜出血以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數據需要進行準確核對、錄入,統計處理方式采用SPSS23.0軟件。計量資料表示為(x2)均數x±s標準差,組間數據比較檢驗方式為t;以百分比表示為計數資料,組間數據對比的檢驗方式為x2。總有效率%=(顯效+好轉)100%。
2 結 果
2.1 ?對比分析采取治療后患者取得的臨床總有效率
采取治療措施以后,評價對比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心功能等一系列指標評分,均明顯改善,統計所得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觀察組為9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見表1。
2.2 ?比較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
與治療前相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左室射血分數均明顯提高,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左室射血分數具有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見表2。
2.3 ?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6MVT
采取治療措施之前,分析2組6MVT,組間數據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采取規范心衰治療措施以后,相較于治療前,較 6 min步行距離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對比評價治療后2組間6MVT,和對照組相比較,治療組具有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應用芪參益氣滴丸進行治療后, 評價心衰患者活動耐力具有明顯改善。見表3。
3 討 論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在臨床上發生率較高,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是各種類型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嚴重階段,臨床以冠心病導致的心功能不全最常見,臨床癥狀表現為胸悶氣短以及疲乏無力和咳嗽,甚至還存在呼吸困難、下肢水腫以及夜間憋醒等癥狀,此疾病類型大多發生于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以上癥狀都是心血管病終末期的表現形式之一,隨著病情的發展具有較高的致死率。雖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后,原發病采取規范心衰治療等措施以后,能夠明顯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預后效果,但是并不能有效控制心功能不全的發病率、死亡率[3]。
在此次研究采用芪參益氣滴丸治療措施為主題,在此藥方中以黃芪位主藥,其效果在于大補元氣,有利于氣旺以助血行,在活血的同時不傷正,氣旺以利運化,利水而不傷陰,具有理想的補氣利水效果[4];丹參、三七在臨床實踐中具有活血祛瘀的效果,有利于通脈止痛;降香在辛散溫通方面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有利于理氣行滯;以上諸藥配伍,在實踐中能夠充分發揮益氣活血以及通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的功效,總結此治療方式的應用優勢為以下幾點:“多靶點、多途徑、多環節”。
參考文獻
[1] 葛均波,徐永健,王 ? 辰.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19-227.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3] Sirico D,Salzano A,Arcopinto M,et al.Anti remodeling therapy: new strategi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in post ischemic heart failure part E [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14,82(4):195-201.
[4] 張智萃,郭利平.芪參益氣滴丸臨床應用及實驗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3,2(5):5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