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麗
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禮儀文化內容,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能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文中選擇高職英語教學為切入點,分析課堂教學中滲透禮儀文化教學的措施,提高高職生英語素養水平。
關鍵詞:高職英語;禮儀文化;教學策略
英語禮儀文化教學依托英語知識語言文化理解與交際;禮節學習,英語禮儀作為外顯行為,直接體現出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英語教學中難免涉及中西禮儀文化差異,需要教師科學選擇禮儀文化內容,并對教學過程進行恰當編排與設計,順利實現禮儀文化教育的目的。
1 培養跨文化交流意識,搭建社會實踐平臺
高職的相關教師要著力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這一任務展開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提高自己對于這種意識的認知,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其一言一行對學生們都有著指導以及示范作用,教師提高了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更好地對學生們展開教學,更好的去培養和提升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講中文,進行全英授課會提升這一教學效果。
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是大學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綜合素質提升的有力抓手,學生在了解了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及方法后,就要更好的付諸于實踐,其中實踐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參觀實習、職業訪談、社會調研、公益活動、科技活動、創新創業大賽、專業競賽等,為學生搭建自我專業技能提升的平臺。
例如,職場咖啡屋這樣的小型沙龍活動,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在沙龍中我們會邀請到一些企業新人講解自己的求職經歷及初入職場的心路歷程,還會請到一些專業資深的名企HR為大家講解職業生涯規劃及求職的技巧,請到本專業優秀教師及優秀畢業生講解專業領域的筆試面試技巧,這些活動讓學生們收獲指導而且對于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也能在現場得到解決并獲得一些合理性建議。
2 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對高職學生進行英語禮儀文化熏陶屬于一個漫長而持久的工作,在這過程中,單靠教師課堂教育和引導很難達成對學生教育的目標。而且在實際開展英語禮儀文化教育時,需要打破傳統教育中對于即時性知識的過度關注,需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如何對已獲得的知識進行延伸。單就這一層面而言,教師可以借助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課外活動等內容中積極接觸、體驗和學習英語禮儀文化。比如,母親節來臨,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個探究性任務,預設英語禮儀文化情感課堂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利用西方國家母親節慶祝方式向媽媽表達感恩之情和來自節日的祝福。在這個任務提出之時,很多學生都陷入了思考:如何在家庭生活情境中向媽媽進行英語禮儀文化表達。
自發的通過手機、網絡查詢、篩選并下載一些較為相似的慶祝方案和表達方式,而且自己動手對這些方式進行整理和記錄,作為自己的預備方案。與此同時,教師也可通過多媒體將自己收集到的一些代表性圖片和音頻內容展示給學生,通過這些真實感人的圖片和視頻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然后引入“Family”話題,鼓勵學生對自己設計的慶祝方案進行交流和分享,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方案并加深對學生英語禮儀教育的培養、訓練和熏陶。值得注意的是,將英語禮儀文化和學生家庭生活完美銜接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和推崇,它能為學生直觀反映個人體驗、集直觀、真實情感體驗與一身,對整個教學過程和結果產生一定延續性和推動性影響,將英語禮儀文化教學從一門課程教學轉化為生活體驗和人個美德的培養計劃,引導學生開始關注身邊人感受,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品德教養的優秀公民。
3 滲透具體英語禮儀文化內容
在學習與“Introduction”相關的內容和章節時,教師可以如此像學生介紹:1.在英語國家,稱呼對方名字是一種禮節,而且美國人更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的名字,這樣顯的雙方距離比較近,既關系親切之意,有親切感,同時代表能夠和他人快速達成共識。特別是男子,比如本杰明·漢克斯,在與人介紹時經常會說:“Im Matthew Hanks,please call me Matthew.”可以叫我本杰明。2英語國家人在與人打招呼時,一般習慣加上稱呼或者頭銜。比如正式場合與人打招呼,一般會在此人的姓名前加上稱呼和頭銜。如Mr或者Ms;President或者Professord等等。通常對女性,不管其結婚與否,都用Ms ,例句“Ms.Han,this is a professor from University of Oxford,Logan brown.”韓女士,這位是來自牛津大學的洛根·布朗教授。在整個介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順序的安排,一般是為職位低者介紹職務高者,將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為男子介紹女子。如:Ms Hannah ,this is Owenmy ,a friend of mine,a doctor of cardiologist.漢娜女生,這位是我的一個朋友歐文,心臟內科醫生。3.握手禮儀。英語國家的人在相互介紹時,為表示友好,會進行握手,無性別差異,但一般雙方為男女時,男士可以先伸出手,如果女士沒有握手的欲望,為表紳士,男士不能強迫對方。另外,他們還有與人擁抱、親吻臉頰的習慣,這些通常是家人、非常熟悉、即將分別或者長時間沒有見面的朋友,不分男女,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交往禮儀。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禮儀文化知識傳授,英語教師要將相關內容滲透作為教學重點,促進學生語言文化素質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中外文化交往的主要方式就是英語,掌握英語禮儀文化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靜.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中禮儀文化教育的影響[J].現代教育,2015(10):51-53.
[2] 張愛萍,金小雪.將西方國家的禮儀文化與職業英語課堂教學結合的探究與實踐[J].電子制作,2015(07):188-190.
[3] 殷曉宇.英語課堂滲透西方禮儀文化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