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泰田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關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充分把握好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的有機聯系,進而從根本上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而提供必要的基礎。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分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的相關策略等內容,希望本文分析能夠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閱讀教學 實效性 實施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需要著重關注課堂閱讀教學工作,進一步有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和方法,以此從根本上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從具體情況來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某些教師往往為了張揚個性,大膽創新,可能盲目地追求技巧,挖空心思來實現創新,但這只是表面的,會導致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缺乏實效性,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想實現更高效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使其實效性得到顯著提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相對應的改進。
一、要針對課本進行深入的鉆研
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而言,著重做好課文的探究和鉆研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課文教材相關內容都是專家學者通過精心的優選和編排制作而成的,因此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科學性,合理性,所以要想體現出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從課本教材下功夫,進行深入的鉆研。要打造高質量的閱讀教學課堂,需要著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針對教科書中的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以此為基準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針對重點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把握各類因素,選取與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方法,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如果語文教師自身沒有針對語文的教材和文本進行深入理解,沒有吃透,對于編寫的意圖和教學目標沒有充分的明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教學偏差,不能落實教學重點內容,甚至存在南轅北轍的情況,而這對于整個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要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的預習
要想實現更加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使有效性進一步增強,需要著重做好學生的閱讀預習和引導工作。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從根本上來講,整個閱讀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在課前著重做好預習和準備工作,讓學生做好初讀,對文章進行初讀之后,進行及時有效的查漏補缺,這樣才能體現出更為顯著的實效性。在學生初讀的過程中,很多字音或者詞語往往沒有讀準,讀順,對于某些詞語或者重點段落不能深入的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進行針對性的解答,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和訓練,讓學生在切實預習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得出自身的體會或者收獲,通過這樣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進一步有效培養語感,進而提升其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如果學生沒有針對整個課文形成總體的印象,對于課文的重點不能充分熟悉就進行學習,這樣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深刻或理解得十分膚淺,不能充分掌握整篇文章的深刻內涵。因此,著重做好課前預習工作,針對閱讀文本進行有效掌握,這是十分關鍵的內容。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時刻提醒學生 “書不讀熟不開講”。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要逐步引導學生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且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有效地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相對應的解答,并且提前進入到學習狀態,同時要著重做好課前檢查工作,指導學生應用不同的方法針對相關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和學習,整理,以此更有效地把握文本的內容,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應用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同時需要針對具體語段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品讀,特別是針對核心段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確保學生和文本能夠真正意義上緊密的接觸,通過更加生動細致的語言與實踐活動,進一步走近本本,實現學生和文本能力的交流,以此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要體現出應有的實效性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痹谛W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此確保教師的作用和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和指導過程中,要以新《課標》為指導,進一步把握新《課標》的相關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課堂真正意義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科學合理的引導之下,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地位。教師要真正意義上成為課程的開發者,教育活動的設計者和引領者,同時還要成為學生閱讀和學習理解的設計者、主持人,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教學的傾聽者、激發者。例如,針對課堂教學工作而言,要著重做好朗讀指導工作,這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實際的教學中設置比較多的朗讀環節,這樣能夠引導學生更有效地讀好每一個句子,每一段話,采取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例如齊讀、分組讀、分角色朗讀、范讀、引讀等等,不厭其煩,進行更科學合理的指導和示范,通過領讀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針對具體的課文內容進行讀準讀好,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體現出應有的教學實效性。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重做好對話、練筆等相關指導工作,在效果方面要體現出生命力和精準性。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準,進行不斷的改進和重新,進一步實施全新的策略,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進行自主探究,使其不斷地實踐和完善,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為其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提供基本條件。
四、有針對性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提升其實用性
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在針對多媒體手段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不能只是追求觀賞價值,要充分地增強其實效性。對此,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工具,在利用教學工具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注重欣賞性和豐富性,要充分體現出教學重點,例如,在針對詩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配樂誦讀,畫面映襯等相關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視聽氛圍中進一步增強整體閱讀的豐富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對于相關內容有獨特的理解和感受,這樣才能體現出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著重把握實際的教學內容,針對教學節奏進行充分的控制,在利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要把它當成至關重要的輔助手段,教師要充分體現出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使學生能夠在視聽感受中進一步沉淀內心,對于實際的教學內容能夠有深入的理解和認知,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五、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
要想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著重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也是關鍵所在。在具體的教學反思環節要針對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然后查漏補缺,落實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實踐反思的思路。教學反思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要著重針對備課,上課,實際課堂的教學氣氛等一系列相關環節進行高度的關注,著重把握好教師、學生、語文教材等一系列相關內容,以此作為反思的基本點,進而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指導水平,讓學生能夠在自我批評的過程中實現更加理想的教學成效。同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也能夠突破經驗的束縛,不斷對教學診斷、糾錯、創新,逐步成長學會教學,在根本上提升教學水平,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而提供必要的師資保障。
總而言之,通過上面的分析和探究,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做好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工作,進一步提升實際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高度關注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充分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以此為根本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進行不斷的反思和完善,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實現創新,以此增強整體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語文學習編輯部《課堂教學藝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