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蕓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 浙江 寧海 315600)
數學是一門系統的,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有許多知識點和考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運用比較學習法,讓學生加以區別,可以使教學重點與難點更加清晰,避免學生混淆所學知識點,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數學概念是邏輯推理的依據,是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小學數學中概念描述較抽象,小學生學習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難度。學生注意最多的是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概念或者是表面相似實際上有一定區別的屬性,容易造成學生混淆各個知識點。小學數學中的概念知識都是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合理有效的運用相同比較教學法,既有助于講清數學概念,又能使學生準確、牢固地掌握數學概念,了解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和本質屬性。
例如,在整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相應的法則學習過程中,學生從表面上看的話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兩位數加減法中要求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中要求小數點對齊。看似兩個無關的計算知識教學,本質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即小數加減法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前后學習的,不利于學生進行知識間的相互比較。因此,教師在計算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理解,依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學內容抓住機會,科學合理的運用比較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解題比較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依據教學重點和難點運用解題比較法。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比較法的形式有很多,解題方法的對比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一種農藥中,藥與水的質量比是5:12,現在有240克藥,需要加多少克水才能制成這種農藥?

通過從不同角度分析解答、比較解法,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揭示方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促進了知識轉移,使學生感受諸要素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在比較教學中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運算能力和思維能力。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解決問題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在解決問題教學中運用比較法,使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再進行全面的分析、思考,讓學生在理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而探索出正確的解題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結構,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步驟。也可以讓學生對簡單的解決問題與復雜的解決問題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弄清楚題目要求,掌握解決問題的結構,更好地掌握解題方法,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比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比較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比較中進行思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