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
【摘要】目的 中醫是我國治療疾病的傳統方式,本文主要針對影響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與發展的因素進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優化措施。方法 本文選擇南陽市兩家具有二級甲等資質的中醫院、兩家綜合醫院以及一級醫院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彼此之間對于中醫護理技術的影響。結果 二級甲等中醫院對于護理技術的應用為95.0%,高于綜合性醫院的84.0%,更高于以及醫院的70.0%。結論 對于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的因素很多,需要給予合理化的對策來積極改善。
【關鍵詞】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體制結構;護理效果;發展因素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中醫是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精髓,但是隨著西醫和手術治療手段的引入,人們對于中醫的重視程度有所降低。但是西醫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卻比較嚴重,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恢復,中醫又重新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而且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中醫護理依舊還在探索建設與完善階段,因此加強對于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與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善方式和優化策略尤為關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南陽市兩家具有不同資質的中醫藥,以及兩家綜合性醫院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彼此之間對于中醫護理技術的影響。主要由醫院內的中醫醫師進行指定,并策劃相對應的調查問卷,并且分發給醫院內的從事中醫護理的不同工作人員進行填寫,從而收集起來分析最終的結果檢查。
1.2 方法
將由中醫專家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分發,共計600份,主要的填寫對象是在上述六所中醫院中從事護理工作的工作人員,調查的內容包含了中醫護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后期共收回調查問卷600份,有效率達到了100%。
1.3 觀察標準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兩家中醫院以及兩家綜合醫院和兩家綜合中醫院的護理操作應用情況,然后進行綜合的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1.4 統計學意義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采集并加以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借助t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用[n(%)]表示,借助x2進行檢驗分析。
2 結 果
首先是對于兩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來說,調查人數有200人,這其中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160人,占比為80.0%;常規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24人,占比12.0%;偶爾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6人,占比3.0%;不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10人,占比5.0%;這兩個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對于中醫護理總體操作的使用率達到了95.0%。接著是對于兩家二級綜合性中醫醫院來說,調查人數有200人,這其中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58人,占比為29.0%;常規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80人,占比40.0%;偶爾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30人,占比15.0%;不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32人,占比16.0%;這兩個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對于中醫護理總體操作的使用率達到了84.0%。最后是對于兩家一級綜合性中醫醫院來說,調查人數有200人,這其中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20人,占比為10.0%;常規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40人,占比20.0%;偶爾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80人,占比40.0%;不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有60人,占比30.0%;這兩個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對于中醫護理總體操作的使用率達到了70.0%。上述這些實驗軟件所分析得出的數據結論,在統計學上是符合統計學分析意義的,因此可以利用這些實驗數據進行相應的研究。
3 討 論
3.1 影響因素
中醫的護理理論體系不完善,對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目前,中醫護理理論體系還處在一個初級的發展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具有鮮明特點的理論框架。在具體疾病護理過程中的結構框架還存在著很多的紕漏,這就很容易使得相應的護理技術不夠先進,在進行臨床應用的時候存在著應的安全隱患[1]。第二個因素是現階段從事護理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很多的中醫院會要求護理人員每年進行定期的培訓和學習,但是就系統性而言還比較薄弱。很容易使得護理人員在學習以后并不能夠學以致用,對中醫醫護理論和培訓失去其本身的意義[2]。第三個因素是對于中醫護理技術的規范性要求不夠明確,由于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所約束,使得中醫護理體系所涉及護理工作并沒有法律所依據,護理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第四個影響因素則是醫生和患者對中醫的護理技術的認知程度不同,造成了在護理工作中的一些矛盾誤會,使得護理工作不能被患者所認可,造成了在臨床應用中的推廣困難。
3.2 解決對策
為了加強我國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首先要深化中醫護理體系的建設,重視臨床實踐教學,為中醫護理在臨床應用中的順利展開奠定扎實的基礎[3]。要重視中醫護理文化的傳承與培養,構建中醫護理文化的傳播機制,加強對中醫護理文化的普遍認知。并在此基礎上促進中醫護理臨床應用推廣工作的落實,積極完善中醫護理法規建設[4]。最后還需要加強中醫護理隊伍建設,針對中醫護理人員掌握的中醫理論和技術情況對護理人員進行重點培養,以保證中醫護理隊伍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門華琳,郭茜茜,李鵬陽,范軍臣,張會敏,楊 玄,王玉玲.中醫護理技術在癌因性疲乏護理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J/OL].護理研究,2019(08).
[2] 趙 英.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推廣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4).
本文編輯:董 京